加快推动京津冀地区科技成果协同转化

加快推动京津冀地区科技成果协同转化

京津冀协同发展九周年

全面学习 深入领悟 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网上学校

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在津沽大地上

天津北方网讯: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九周年。为深入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纵深推进行动”,加快构建更加紧密的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市委宣传部、南开大学、天津市发改委共同主办“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学术研讨会。京津冀三地专家学者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现实问题深入探讨交流,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建言献策。

加快推动京津冀地区科技成果协同转化

李国平

加快京津冀地区科技成果协同转化是发挥北京科技创新优势,打造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的重要工作,也是促进京津冀创新链和产业链的深度融合,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

京津冀地区专利成果转化率低,特别是区域内转化率占比过低,已经成为影响与制约京津冀创新协同的关键问题之一。京津冀地区发明专利授权量主要集中在北京,但京津冀高专利产出并没有转化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模优势。导致京津冀地区科技成果协同转化不足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作为科技成果产出方的高校科研院所,其转化积极性不高;二是作为科技成果接受方的企业,其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小,同时北京的创新产出结构与津冀产业结构匹配度过低,需求与技术错位影响了科技成果的协同转化;三是科技服务业和科技金融支撑能力不足;四是科技资源布局不合理,协同转化的空间支撑不足。京津冀地区也没有形成像粤港澳大湾区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那样的支撑科技成果转化的空间载体。

为加快京津冀地区科技成果协同转化,需要在以下四个方面发力:

一是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增强高校科研院所协同转化能力建设。变高校科研机构单独的“闭门研究”为多方直接参与“开放合作研究”,在国家重大应用研究类和技术研发类的科研成果考核中,不仅仅要考核专利数量,更要考核专利转化率,积极培育和发展跨区域的新型研发与成果转化机构,将高校科研院所基础研究或应用研究成果转化为可供企业直接进行产业化的技术成果,成为连接高校科研院所科研成果(供给方)与企业产业化应用的纽带。

二是增强京津冀地区企业承接科技成果协同转化的能力。主要包括优化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特别是提高京津冀制造业所占比重,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围绕北京的创新链布局津冀的产业链,特别是对接中关村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技术,重点布局这些技术的产业创新和成果转化环节,推动中关村与京津冀各地园区形成“研发-孵化-转化”的产业链合作关系。

三是增强科技服务业和科技金融对科技成果协同转化的支撑能力。研究制定科技服务业扶持政策,从政策与资金多方面支持技术转移、检验检测等科技服务业企业发展。大力发展科技金融,加快推进金融支持科技成果协同转化。。

四是优化京津冀科创资源布局,拓展协同转化的空间支撑。以建设北京国际科创中心为重要契机,以“三城一区”为核心支撑,强化中关村、滨海新区和雄安新区三大科创核心的作用,打造京津和京雄石两大科创走廊,建设京津雄科创金三角。在京津冀区域内布局建设一批科技园区、研发基地,建立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和成果转化项目协同推进机制,共筑科技研发产业链,打造一批支撑科技成果协同转化的创新基地,进一步拓展协同转化的空间支撑。

(作者为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

(《天津日报》第09版 理论创新)

责任编辑:崔静涵校对:张弛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