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态势探究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态势探究

【中图分类号】F276.44    【文献标识码】A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基于重大技术突破和发展需要,能够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明显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并有很大增长潜力的产业。它是新兴技术与新兴产业相结合的产物,同时也是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重要标志,具有技术含量高、市场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综合效益优等特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既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亦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提出及发展态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发展大致经历了从传统制造业和服务业到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演进过程。为了扶持技术创业,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快速发展,1991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和办法》,并配套制定了财政、税收、金融、贸易等一系列优惠政策。1992年,国务院颁布《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纲领》,指出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包括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和航空航天技术及相关产业。此后,我国的高科技产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开启了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

在“十一五”规划及此前的相关规划文件中,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途径和措施是“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十一五”规划要求:“按照产业集聚、规模发展和扩大国际合作的要求,加快促进高技术产业从加工装配为主向自主研发制造延伸,推进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着力培育一批具有高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和高成长性的新兴产业;支持一批创新型产业群,培养一批国际化的高科技企业;扶持一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培育一批国际高新技术产业公司;支持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世界著名商标的企业,推动一批骨干企业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可见,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形成并确立的,具有先导性、支柱性等特征。

进入21世纪以来,重要科技领域发生革命性突破的先兆已现端倪。从互联网到量子信息,从人工智能到生物技术,一场新的技术革命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为把握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历史机遇,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我国将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培育经济新动能的抓手。2010年9月,国务院审议并通过《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这是我国首次明确提出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此后我国经济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十二五”规划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优先发展方向进行了初步定位,明确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包括七大领域,即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十三五”规划从指导思想、战略定位、政策措施等方面,对全面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其发展目标和具体方向逐步明晰。“十三五”规划指出:“瞄准技术前沿,把握产业变革方向,围绕重点领域,优化政策组合,拓展新兴产业增长空间,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使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5%。”“十三五”规划还提出了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领域。

“十四五”规划就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出了新的构想和要求。“十四五”规划指出:“构筑产业体系新支柱”,“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应用,增强要素保障能力,培育壮大产业发展新动能。”与“十三五”规划相比,“十四五”规划中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领域由七个增加为九个。

为推动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顺利实施,2012年,国家统计局颁发《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2)》;2017年,《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版)》正式发布,文化产业诸多产品和服务被纳入目录;2018年,国家统计局发布《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加入了相关新兴服务业(领域),明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行业范围,为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自“十二五”规划提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为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奠定了重要基础。2021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13.4%,比2020年提高1.7个百分点,比2014年累计提高5.8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座城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城市生产总值(GDP口径)的比重都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21年,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24.7%、20.4%、30.5%和39.6%。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亟需完善科技创新模式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本质是高研发、高技术,这决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和资本投入。从这个意义上说,科技创新模式的选择和优化决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水平和效率。改革开放以来,科技创新经历了两条不同的发展方式。一是以科研院所为主体的科技创新方式,二是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方式。前者以“大院大所”云集的北京、上海为代表,科技创新需求主要来自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政府科技主管部门;后者以深圳为代表,它有先于其他城市形成的市场经济体制和市场主体,深圳对科技创新的需要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市场,即企业本身。在近20年的时间里,深圳涌现出很多高新技术企业,这些企业具有很强的市场敏感度和强烈的创新动力。

科技型企业形成了一套由企业主导的自主创新体系,不仅促成了企业主导的自主创新模式,而且顺理成章地打通了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边界,实现二者的融合,有助于进行创新链全流程整合。创新链由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开发试验研究与新技术产业化组成。基础研究是对科学和技术领域中的基础性问题的研究,是科技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基础研究主要解决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问题,为开发试验研究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和技术基础;开发试验研究主要解决新技术产业化的问题,是开发试验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环节;新技术产业化主要解决技术商业化、商品化问题,是创新链上最具活力和发展前景的一环。创新链的全流程整合就是做好这四个环节的高效衔接和协同配合。

纵观世界各经济体的科技创新版图,我们不难看出,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过程中,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在基础研究方面的作用至关重要。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日趋融合的过程中,基础研究分为两大类,即纯科学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两个部分。由政府科研单位和高校进行的主要是纯科学研究。企业进行基础研究活动,毫无疑问要受到自身发展需求的驱动,它们大多拥有方向性的应用目标,即采取的是应用基础研究,这是创新链的有机组成部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一些先发国家的高技术企业开始兴起,并呈现出积极的发展趋势。随着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基础研究的内涵也在逐渐丰富,为了适应快速、高频率的技术进步与科技创新,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应用基础研究已经成为基础研究的重要内容。

全球科技创新活动及其成果产业化的实践表明,科技型企业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投入,建立完整的创新链流程,不仅能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还可以极大地优化企业的创新资源配置,提高企业的创新效率。当企业进入到高研发和高技术的发展阶段,也就是成为科技型企业之后,在研发投入方面将会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多一些,还是对开发试验研究的投入多一些?公司的财务费用是每天产生的,属于短期费用;而机会成本是一种长期和中期成本,它和企业的战略决策密切相关。未来,越来越多的科技型企业将会认识到,增加对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投入,是一种机会成本最低的选择,这有利于企业的中长期发展,也有可能引导行业的发展。在此过程中,他们还可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那些走在基础研究前沿和应用基础研究前沿的高科技企业,大部分都已经在产业中占据了“头部”地位,对整个产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在不断的成长与发展过程中,企业深刻意识到,市场占有率是它们在产业中立足的根本,而技术领先则是它们在产业中保持引领地位的核心优势。

企业是科技创新活动的最大主体,其投入具有“乘数效应”。只有通过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不断增强科技研发能力和水平,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然而当前,我们的科技创新模式还存在一些短板,突出表现之一就是企业主导的科技创新模式还未成为主流,部分科技创新资源错配,科技创新活动面对一些阻力,进而导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存在短板和瓶颈。为此,首先,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营造有利于企业创新的政策环境,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充分激发企业创新的内生动力。其次,加快形成以企业为主导的技术创新格局,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高企业在全球创新网络中的地位,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从而提升技术创新的效率与效益。最后,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一大批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后劲来自未来产业

从产业发展的逻辑角度来认识战略性新兴产业,首先要明确它与未来产业之间的联系。战略性新兴产业指的是已经完成了对重大技术的试错,并且已经具有确定的产业形态和明确的发展模式的产业、产业体系和产业集群。它的重要特征是具有重大技术突破、重大发展需求、重大成长潜力和重大引领带动作用。未来产业着眼于人们对未来的畅想,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和不确定性,正处于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试错阶段,正在创造新应用场景和新消费需求,催生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如果说在技术进步缓慢的年代,新兴产业主要是需求导向的产物,那么在技术进步加速的年代,新兴产业则是在供给创新和需求导向共同驱动下形成的。重大技术突破将会释放出强大力量,加快产业化进程,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广泛带动作用,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未来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延伸和深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则是未来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结果。质言之,今天的未来产业就是明天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现代化产业体系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均为先导性产业,其区别主要在于产业化水平和创新程度。前者的产业化水平高于后者,后者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程度高于前者。未来产业是对未来经济发展模式具有颠覆性影响的新兴产业或者处于萌芽状态的产业,而战略性新兴产业则是技术相对成熟的产业。

2019年2月7日,美国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OSTP)发布了《美国将主导未来产业》研究报告,这份报告覆盖了被称为美国“基础设施”的人工智能、高端制造、量子技术和5G四个核心技术,呼吁更多的投资和更少的管制,以创造一个更好的发展环境。2021年1月,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建议拜登政府建设未来产业研究所,开展未来产业交叉研究,构建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再到产业化全链条的新技术研发体系,推动创新链整合。2018年,英国国家科研与创新署启动“未来领导者研究基金计划”,投入专项资金资助未来产业创新领域的年轻研究员,为开发未来新产品和新技术提供机会。2019年9月,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发布《高科技战略2025》,其中列出了十大领域,包括无人驾驶、智能诊断和智能治疗。

深圳市是中国最早探索未来产业的地区,也是全球范围最早布局未来产业的城市之一,其成功经验值得借鉴。《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深圳“十四五”规划纲要)进一步阐明深圳“构建高端高质高新的现代产业体系”的构想,并提出“构建未来产业策源地”的具体思路。强调深圳要聚焦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紧盯产业前沿和关键环节,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努力在新一轮国际科技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深圳“十四五”规划纲要指出,要对产业发展趋势、重点技术展开预测,对前沿技术展开前瞻性的布局,构建一批“未来产业发源地”。这就要求对重点技术提前布局、提前研发、提前攻关,对于已经成熟的技术要进一步提升技术含量,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水平。

在6G网络的基础上,对6G网络中的关键技术与体系结构进行预研,并重点对6G网络中支持超高速数据流的内容分发与传输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加强对量子信息、量子科技发展的研究,力争在一些重点领域实现突破。积极参加诸如深海空间站、完整的深海潜水器等重大装备的开发,在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开展空间环境探测、地球科学研究、空间实验和应用研究,为国家重大科技计划的实施提供关键技术支持。加强北斗导航系统应用和推广,为我国高精度地基增强系统建设和北斗导航系统的产业化发展奠定基础。在电动汽车的关键零部件、燃料电池电堆、动力总成等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研发并制造出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氢燃料电池汽车整车,构建从氢能的基础研究、关键材料与零部件到整车集成和产业化的完整产业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既从一般意义上提出发展未来产业的要求,也具体谋划了未来产业的中长期发展。其明确指出:“着眼于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先机,培育先导性和支柱性产业,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化、集群化、生态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7%。”依托产业规模优势、配套优势和部分领域先发优势,形成创新发展的产业集群优势,不断优化创新发展环境。强化高铁、电力装备、新能源、船舶等领域的全产业链竞争力,补齐核心技术和零部件短板,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产业链。

“十四五”规划第九章“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第二节“前瞻谋划未来产业”提出了未来产业发展的具体领域:“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在产业基础雄厚和优质科研资源、人才资源集聚区,建立一批国家级的未来产业技术研究院,注重科技创新前沿技术的多路径探索,通过各种渠道充分挖掘新兴技术的潜在价值,将新兴技术与传统产业进行跨界融合。注重科技创新的交叉融合,注重融合基础上的颠覆性技术创新,对具有颠覆性意义的基础研究成果进行研发和应用。

2022年,我国共有24座城市GDP总量超过1万亿元。在这些城市中,有16个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成都、杭州、武汉、南京、无锡、长沙、郑州、佛山、济南、合肥、东莞)在相关规划和政策性文件中提出发展未来产业。它们所提及的未来产业涉及到23个行业,主要包括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与细胞技术、第六代移动通信、氢能与储能、空天科技、深地深海、光子芯片和区块链等。可见,各地都意识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要保持未来产业的领先优势;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需要以未来产业的不断试错与培育为基石。

(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深圳行业研究院研究员)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张弛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