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青年“摸鱼”症候的生成与治理

部分青年“摸鱼”症候的生成与治理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摸鱼”出自“浑水摸鱼”,原指人趁形势混乱私自攫取利益,现引申为在工作中偷懒,不认真不出力,具有一定的贬义性,常用于网友的自我调侃。“摸鱼”可以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指学生上课期间利用手机、电脑等智能设备进行与课程无关的活动。当代青年被认为是网络社会的原住民,相较于其他群体,其更容易受网络的影响。近年来,青年“摸鱼”行为引发了大众持续关注与讨论。

部分青年“摸鱼”的心理状态

欲达而不求速。成本效益理论是经济学的重要范畴。通常情况下,生产成本与产出效益的关系背反。在网络社会,时间成本的管理已愈发由传统成本转为传统成本和机会成本交织。只要时间成本相对低廉,“摸鱼者”便有寻租机会成本之隙,通过营造虚假勤奋的形象来实现自我满足。例如,有人在朋友圈发布堆满文件的图片,再配个瘫倒的表情包,以示自己很努力、很辛苦,而实情却可能是工作远未达标。持“摸鱼”态度的部分青年满足于“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用畸形行动博取所谓的心理满足,奋斗的形式大于内容。而一旦时间成本消耗殆尽,“摸鱼者”便不得不通过“糊弄”来勉强完成任务。部分青年陷入这种“泥淖”,短期内也许能达到某种“欲”与“达”的矛盾和解,但长此以往则会损害身心健康。

从众的比较。网络空间中价值观相近的青年集聚于社群平台,凭借文字、表情、音视频互刷、点赞等行为完成对彼此身份的指认,并不自觉将其嫁接到现实的人际交往中。网络的虚拟性、装饰性、不确定性等可能会加剧青年现实生活中的负面情绪,使其容易转去求助或依赖网络空间中的“人设”。比如,个别青年可能会受“别人发了加班的朋友圈而我不发仿佛我就没有努力”的心理影响,随即通过做出勤奋的样子来掩盖行动不足的事实,以求得“圈内人”的心理认同。这种话语层面的“释放”无疑为好逸恶劳者提供了粉饰懒惰的托辞。

从众俗称“随大流”,是在群体压力下, 个体在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自愿地与群体中的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表现为个体的意见与行为和群体中的多数人相符合的从众是一种非常微妙的社会影响形式。人们在群体中做的一些事是从众的,他们会在真实或想象的群体压力下采取行动或态度。通常,我们周围的人不会对我们发号施令或明确要求我们按某种方式行事,但他们的行为却的的确确地传达了一套我们难以抗拒的期望和社会规范。大量的研究表明,文化对人的行为的塑造超乎我们的想象,且在不同文化下对从众的评价是不一样的。人们都喜欢自己周围的人具有可预测性,支持共同的社会规范并尽量减少偏离这些规范,可能有助于协调该群体应对外部威胁。关于从众的研究也一再证实,那些不从众者在实验情境中和日常生活中都容易受到群体其他成员的排斥和孤立,这种排斥和孤立对不从众者来说是痛苦的和厌恶的。因此,一些人认为被自己的团队所接受,拥有良好的声誉是一件具有价值的事情,求得“圈内人”的心理认同具有其自身的功能性,但是我们要对我们付出的真实成本有足够的谨慎和适时的调整。

“反卷”的表达。亚里士多德从政治学角度曾给“善”作过界定,“政治学上的善就是正义,正义以公共利益为依归”。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人类社会实现实质公平正义提供了新的现实图景和实践路径。当前,随着我国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开始不断显现,就业、教育、住房、医疗、婚恋、甚至养老等问题成为青年普遍关心、关注的重要问题。刚步入社会的青年人面临着多重压力,因此产生较为普遍的恐慌感和焦虑情绪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人的成长进步是需要一定的压力,压力能够让人们不断突破自我,迈向人生的更高阶段,但需要注意的是压力是否在人们的承受范围之内。一些青年试图通过“休闲”来释放压力。“摸鱼者”更在意的也许并不是结果,而是过程中的“获得感”。这种看似“心卷而身不卷”的自我矛盾现象,是青年群体的一种自恋意识的表达,也是青年间歇性自我休息或自我安慰的表现,释放出的是希望被理解、被接纳的信号。

部分青年“摸鱼”的社会因素

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容易引发个别青年对“不确定性”的防御心理。心理学家发现在国家层面中不确定性规避与经济的发展水平没有太大关系。也就是说,经济发展水平无论好与弱的国家,同样存在不确定性规避强和不确定规避弱的情况。特定现象的出现根源于特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书中指出:“社会地位和欧文相同的大多数人都认为,工业革命只是便于浑水摸鱼和大发横财的一片混乱。”这里“摸鱼”的人专指当时引发社会变革的以投机心理趁乱“捞一把”的小资产者。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经济、社会百废待兴,“摸鱼者”的空间相对较小。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①经济全球化和层出不穷的不确定性事件,使得不平衡不充分在一定范围异化为“求平衡、求充分”却“不得”后,内部相互挤压、倾轧、伪装的心态,现象化为“内卷”“摸鱼”“划水”等非理性内耗。加之部分青年囿于自身知识水平能力局限,虽然在短期内无法实现经济或社会地位的跃升,却又不肯轻易放弃现有的某种固化状态、跳不出既定的舒适区,进而出现了“摸鱼”现象。

思政课的参与不足容易导致个别青年价值观偏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思政课的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理论性、价值性、实践性的基本属性只有在教与学的互动中才能得以实现。没有学生主动、真心、深入的参与,思政课就会变成教师单向度的“灌输”,教育效果也必然大打折扣。负责思政课的教师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和法律观为主要内容,更好地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通过在实践中进一步深化对课程思政的认识,探索课程思政建设规律,在遵循规律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加强课程思政的供给侧改革,提升课程思政的品质和育人效能,帮助青年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加强思想品德修养。

错误义利观误导容易促使个别青年精神放逐。家庭作为青年义利冲突价值判断的第一所“学校”,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功能。新时代青年成长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好时期,成长发展的物质条件极大改善,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更加强烈。社会开放程度的提高推动了青年对个人和社会、牺牲和奉献、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等的多重理解,促使其追求不同角色的价值实现。在义利观方面,“摸鱼者”舍弃社会公共价值的“义”而追逐私人价值的“利”。部分青年容易受偏执的成功观、错误的合作观、淡漠的责任观、狭隘的劳动观等观念的误导,一方面渴望被众星捧月,急切期望获得他人的认可、获得快速上升的渠道;另一方面却又知识体系单一、社会实践不足、劳动技能匮乏,于是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容易产生恐慌、无助的情绪,遭遇失败后又极易放弃,“摸鱼”由此成为这种状态下精神放逐的理由。

多方合力,引导青年摆脱“摸鱼”泥淖

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青年的健康成长始终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部分青年陷入“摸鱼”误区,既有个人原因,也有社会整体环境因素。未来,助力青年走出“摸鱼”泥淖,需要国家、学校、家庭等多方合力。

国家层面,应疏通青年成长发展的痛点、堵点。政府应精准有效实施宏观调控,大力解决困扰青年发展的“急难愁盼”问题,疏通青年成长发展的痛点、堵点,为其提供劳有所获、住有所居、心有所盼的发展生活环境。企业应积极优化管理,正确处理好权责关系,兼顾效率和公平,自觉抵制“唯GDP”“唯KPI”的短视行为以及挤占公共资源、寻租乃至造假等违法行为,创设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艰苦奋斗、求实创新实现自我价值的清朗环境。此外,市场经济催生了多元的价值观念,互联网打破了传统的时空概念。因此,一方面要尊重市场经济规律,深化完善人才评价机制,给予青年发展以平等的机会。另一方面要解放思想,破除圈层固化,鼓励青年锤炼勤奋刻苦、持之以恒等优秀品格。

学校层面,应讲好用好新时代“大思政课”。“大思政课”能够实现思政课程、专业课程以及各类课程的深度协同,引导青年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目标,激励青年将自己的梦想与祖国和人民的命运紧密相连,实现从知识到能力再到价值的提升。首先,要全面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在教学内容方面,“大思政课”要坚持问题导向、关注社会现实、倡导实践检验,积极回答中国之问、时代之问、学生之问。可以把历史变迁融入教学内容,让学生深刻了解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和中华文明史,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解,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其次,要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应按照不同学段学生身心特点和成长发展规律,循序渐进、螺旋上升、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比如,小学阶段提倡故事性参与、初中阶段提倡情景式参与、高中阶段提倡议题式参与、大学阶段提倡调研式参与,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最后,要积极探索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掌握话语权被很多学者认为是意识形态传播的主要方式。未来,应充分运用各种新媒体新技术,用好基于优质在线资源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以立体化、可视化教学方式实现思政课入脑、入心、入行动,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成为思政课改革的最大增量。

家庭方面,应着力培育青年“能吃苦、肯奋斗”的良好品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正所谓‘天下之本在家’。”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言谈举止、对生活诸事的处理方式、对待他人的态度等细节都深深映射到孩子的成长行为中。因此,首先要发挥家教示范作用。家长要坚持行为自律,通过书籍伴读、话题讨论、共同劳动等方式助力青年形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思维习惯、劳动习惯等,使青年能够不断克服前进过程中的“本领恐慌”,健康地成长成才。其次要涵养优良家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孩子们从牙牙学语起就开始接受家教,有什么样的家教,就有什么样的人。”我国历来有重视家风建设的传统,家庭教育已经成为推进以德树人、全面育人的首要阵地。只有在青年心里埋下“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种子,才能避免其遇到困难就“摸鱼”、碰到竞争就“躺平”、小有进步就“凡尔赛”、感觉不公就抱怨“割韭菜”的现象。最后要形成良好的家庭语言环境。温馨、亲切的家庭语言环境有助于化解青年的疲惫和压力。如果家庭成员能够及时捕捉到青年网言网语中的真实情感,并将其负面影响消融在良好的家庭语言环境中,将在很大程度上助力青年的情绪调整。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青年、热情关怀青年、充分信任青年,鲜明提出党管青年原则,大力倡导青年优先发展理念,推动青年发展事业实现全方位进步、取得历史性成就。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拥有更优越的发展环境、更广阔的成长空间,面临着建功立业的难得人生际遇,也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重任。未来,广大青年应牢牢抓住机会,找准属于自己的位置,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努力实现精神富饶和自我超越,展现青春最美的模样。

(作者为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燕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注: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研究专项“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风险治理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1VSZ029)和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清华大学)、燕山大学教改研究项目“高校‘大思政课’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建设‘三进’典型案例研究”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1页。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张弛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