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粒造福人民的谷种——记杂交谷子专家赵治海

做一粒造福人民的谷种——记杂交谷子专家赵治海

凛冬已至,寒气袭人,又到了一年一度“迁徙”到南方的时节,张家口市农科院团队来到海南,开启了新一轮的育种攻坚。在海南省三亚市崖州区梅东村的一处张家口市农科院试验田里,一位个头不高、黑瘦的老人正坐在小马扎上,仔细察看谷穗开花情况。他就是河北省杂交谷子创新技术中心主任、张家口市农科院首席专家赵治海。

几十年来,赵治海与团队成员们心怀党和人民,披星戴月,风雨无阻,孜孜不倦,在攻克杂交谷子的道路上奋勇向前。从“做好每一朵花的杂交”开始,赵治海带领团队自主研发培育出“张杂谷”系列品种24个,在全国14个省区累计种植4000多万亩,增产粮食逾40亿公斤,让中国粮仓装上了更多中国粮。因贡献突出,他与知名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并有“南有袁隆平,北有赵治海”之称,荣获“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多个奖项,并当选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农家子弟,情系乡梓永不忘

“我是农民的儿子,为农民做事,是党交给我的神圣使命。”这是赵治海给自己的定位。

出生在张家口怀来县农家的赵治海,吃小米饭长大,从小看着父辈们紧蹙眉头掰着手指头算,要种多少亩地,打多少斤粮,才能养活一家人。从那时起,年幼的赵治海便在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一定要研制出让土地多打粮的种子。这颗“种子”伴随着他的整个学农生涯,激励着他坚定地走上了谷种研究的道路,不惧风吹雨打,逐渐生根发芽、破土而出。

1982年,赵治海刚从河北农业大学毕业,就马不停蹄来到张家口坝下农科所报到,这个如同初升太阳般的青年,怀揣拳拳之心,深入到试验田中。自此,他为之奋斗一生的杂交谷子事业正式拉开帷幕。

谷子靠天收不挑地,很适合在相对干旱的地方种植,是我国北方主要粮食作物。农民能不能填饱肚子很大程度看谷子的产量,为了提高谷子单产,我国从上世纪60年代末开始研究谷子杂交育种技术。20多年里,全国20个省市的30多家科研单位联合攻关,却均未取得实质性突破,于是杂交谷子课题成为业界公认的一块“硬骨头”。

面对同行们都一筹莫展的“硬骨头”,赵治海却咬紧牙关决定迎难而上!多少个日夜,他脑海中总是浮现出父老乡亲掰着手指头算粮食、一家人忍饥挨饿就为了将饭多匀给孩子们的辛酸画面,即便在睡梦中也泪湿枕头。他下定决心,再难也要把它拿下来!彼时的他已是一名党员,党支部的其他同志也都十分支持他的想法,从此,张家口坝下农科所的同志们拧成一股绳,汇成一股劲,齐心协力攻坚克难!

要啃下这块“硬骨头”,并不是有决心就够的,更需要持之以恒的艰辛努力。赵治海一头扎进试验田里,20多亩试验田,几十万株谷穗,一株一株地看,一株一株地比较。就这样,寒来暑往,冬去春来,失败,实践;再失败,再实践。历经岁岁年年,试验反反复复。终于在2000年,世界上第一个谷子光温敏两系杂交种——“张杂谷1号”诞生了!赵治海激动不已,泪水夺眶而出。

研制出新品种仅仅是第一步,接下来如何让“张杂谷”走出试验田,走入农民的田中,又是一次新挑战。赵治海出身农村,了解农民的心理,他常常十几天连轴转,去农民家里,去田间地头,“厚着脸皮”向他们讲解“张杂谷”,回答他们所顾虑的问题,让他们放心种植。

“种植‘张杂谷’五亩能脱贫,十亩能致富,百八十亩盖房娶媳妇。”这段在张家口当地流传的话,溢满了农民种植“张杂谷”增收后的喜悦,也充满了对赵治海的感激。

“作为农民的儿子,让父老乡亲吃饱肚子,不再忍饥挨饿,是我最朴素的愿望,也是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义不容辞的责任!”赵治海说。

忘我耕耘,心中只有试验田

农业科研是一个周期漫长、付出极大的工作。一个优良品种的诞生,耗时耗力,要适应恶劣的环境,忍受身体的病痛,还要面对来自家庭的压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农业科研人,就要做好鞠躬尽瘁、呕心沥血的准备。

刚开始进行谷子杂交试验的那几年,冬季的大量工作要在张家口的温室中进行。温室外零下10多摄氏度,滴水成冰,但温室内却高达20多摄氏度,温暖如春。赵治海经常是一身寒气进去,满头大汗出来。长期这样冷热交替工作,感冒成了家常便饭,他和一些同事还患上了严重的湿疹和关节炎,天气稍有“风吹草动”,就要忍受病痛的折磨。

几十年在艰苦环境中工作,赵治海的身体早已“千疮百孔”。然而,他一进入试验田,就进入了忘我的状态,身上的病痛也就抛之脑后了。有一次,赵治海因劳累过度,晕倒在试验田中,过了好久才被同事史高雷发现,之后大家都格外留意他的健康状况。史高雷说:“只要一发现赵老师说不上话来的时候,就得赶紧把药拿给他,否则后果难以想象。”医生曾多次建议赵治海手术治疗,然而他却一一拒绝:“不行,我不能做手术,如果术后效果不好影响我研究怎么办?”

育种工作进行没多久,为了进一步加快工作进程,赵治海团队从1984年开始便把部分试验任务放到了海南,每年冬季便开始像候鸟一般迁徙生活,一走就是半年。当时经费不足,条件有限,刚开始在海南基地住的是茅草棚,后来住工棚,不抗晒,还漏雨,老鼠和蛇经常光顾,但这丝毫不能动摇赵治海的决心与毅力。

一个人的时间与精力终归是有限的。赵治海对事业的倾情付出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对家庭的照顾。从播种到收获,赵治海全程都要扎进谷子地里,不能错过谷苗任何一个生长环节:“这是没办法的事啊,只要错过一点,就可能试验失败,整个团队的工作又要推倒重来了。”为了让他更加安心地在海南进行育种试验,赵治海的妻子杨少青默默承担起工作和家庭的双份艰辛。赵治海幼年丧母,是父亲、祖母和外祖母将其抚育长大。多年来,他每个春节几乎都是在试验田里度过的,无法陪家人过年。1983年、1984年和1985年,均在2月间,家中三位老人相继去世,彼时赵治海正在试验田里育种,只能由妻子代他给老人送终。每每想到这里,赵治海心中满是愧疚。

赵治海几十年的科研道路上,不单收获了鲜花与荣誉,他背后付出的汗水与泪水更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但是,如果让他在生命与杂交谷子事业之间做选择,他还是会坚定地选择杂交谷子:“因为这是党的事业,人民的事业,所有苦痛都算不了什么。”赵治海眼含热泪说道。

开拓创新,为国为民食为天

“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和收获,但是还远远没有达到我的理想目标。”赵治海绝不满足于自己已经取得的成绩,而是不断思考科研成果能够为社会、国家作多少贡献,能够惠及多少人。

“在种植上,追求高产是不变的主题,但不考虑环境承受力去追求高产不是我们的初衷,如果那样做就会给国家和人民埋下定时炸弹。”赵治海说。近些年来,他带领团队辗转于全国各地,根据当地特有的气候土壤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因地制宜,不断探索各种“升级版”的“张杂谷”。在赵治海团队的努力下,围绕杂交谷子种植模式的创新实践“大戏”在全国各地不断上演:

在甘肃敦煌,“张杂谷”在播种后配合地膜覆盖,适应全年无有效降雨的气候条件,亩产高达400公斤,为当地旱作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探索了新路径。

在广西宾阳,“张杂谷”与甘蔗间作,与当地亚热带季风气候下的种植结构结合起来,每亩增效200多元,成为南方蔗农发展高效农业的新模式。

在新疆库尔勒,“张杂谷”牧草谷子和当地特有的畜牧业结合起来,通过粮畜转换,实现“藏粮于畜”。

…………

赵治海最爱与他的团队成员们一起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悠悠万事,吃饭为大;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种源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必须下决心把我国种业搞上去……为了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赵治海奋斗的脚步从未停歇。

这些年,伴随着党中央脱贫攻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步伐,为落实党的强农政策,向科技要粮食,赵治海一直致力于研究培育、推广种植“张杂谷”,使祖国耕地的薄弱地带也逐渐“强劲”起来。

同时,“张杂谷”也插上了翅膀,飞出了国门。2009年以来,“张杂谷”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农业援非项目,也是“南南合作”项目之一。2021年,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将中国的杂交谷子与杂交水稻、菌草一起写入《中非合作论坛—达喀尔行动计划(2022—2024)》。“张杂谷”的到来,温暖了非洲人民的胃与心。

一颗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项技术能够创造一个奇迹。在我们这个有几千年农耕历史的大国,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未来大有可为。赵治海表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精神,和全国农业战线的广大科研工作者一道,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行,为推动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不断提高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作出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应有的贡献。”

(作者单位:河北日报社)

责任编辑:魏翔校对:张慕琪最后修改:
0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