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生态文明实践:筼筜湖的蝶变

厦门生态文明实践:筼筜湖的蝶变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厦门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1988年,时任厦门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的习近平同志主持启动“综合治理筼筜湖”,到现在已历经5期整治。36年来,厦门市久久为功,一张蓝图绘到底,筼筜湖综合治理实现了从点到面、从水下到岸上、从单一治理到联合共治的转变,探索出一条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生态文明实践路径。

如今,信步厦门筼筜湖,两岸绿树成荫,秀丽逶迤的湖面上白鹭点点,人与白鹭和谐共处,厦门人都称这座湖是自家的“城市新客厅”。

但就在30多年前,筼筜湖并不是这样。当时,城市污水大量排入,水体发黑发臭、垃圾遍地、鱼虾白鹭绝迹……筼筜湖的污染问题是当时摆在厦门面前的一道发展课题——要不要以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

在《闽山闽水物华新》一书中,记录了当时习近平同志对这一问题的清醒认识:“保护自然风景资源,影响深远,意义重大。”“我来自北方,对厦门的一草一石都感到是很珍贵的。”面对不断恶化的筼筜湖生态,1988年3月,习近平同志主持召开“综合治理筼筜湖”专题会议,组建了筼筜湖治理领导小组,创造性地提出了“依法治湖、截污处理、清淤筑岸、搞活水体、美化环境”的“二十字方针”。

“二十字方针”为筼筜湖治理指明了方向,在相关职能部门和专家的参与下,一整套治理方案出炉。但难题也随之出现了,治理的经费从何而来?

在根治污染的决心之下,厦门此后不仅连续三年每年投入1000万元财政资金,还同时多渠道筹措排污费等资金,治理力度空前。与此同时,从1989年厦门市政府颁布的《筼筜湖管理办法》到其后10多部涉海法规,治理每向前推进一步,都有不断升级的法律制度作为保障。

此后,厦门历届市委、市政府先后开展了五期综合整治,一张蓝图绘到底,共投入资金约19.9亿元,循序渐进、久久为功。

为了治污,环湖周边数十家重点污染企业被关停,南北两岸排洪沟口、雨水口全面截污,还建设了16座污水提升泵站和1座海水泵站。

为了清淤,坚持每10年进行一次大的清淤,共清淤550万立方米。

为了搞活水体,建了近七公里的海水输送管,还充分基于自然将潮水引入筼筜湖,大幅改善了湖区水动力条件。

同时,沿湖修建了大量公园绿地,种植9个品种约2.6万平方米红树植被,形成了“四湖六园”的格局。经过30多年的持续治理,筼筜湖实现了从点到面、从水下到岸上、从单一治理到联合共治。

如今,筼筜湖的水质越来越好,生物多样性在不断增加。湖区近年共发现63种游泳生物、123种浮游植物,累计发现15目37科88种鸟类。

如今,筼筜湖治理工作已被列入中国政府对外援助项目“海岸带综合管理”研修课程,面向全球100多个发展中国家开展培训和经验推广。2021年,筼筜湖生态修复还作为中国生态修复典型案例之一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相关论坛上发布。

如今,生态环境优美的筼筜湖已经成为厦门高颜值生态花园城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张弛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