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消费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绿色消费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图分类号】D58    【文献标识码】A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①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明确提出要“全面促进消费,加快消费提质升级”②。2023年底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推动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实施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促进政策,积极培育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③国家层面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恢复和扩大消费的相关政策措施,释放了绿色信号,各地也纷纷行动。但从目前绿色消费的现状、趋势、认知以及实践来看,人们对绿色消费仍存在一些误区。以绿色消费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应从理念、政策、产业发展、保障机制等方面多管齐下、全面创新。

我国绿色消费的现状和趋势

消费、投资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当前,我国国内经济结构性矛盾和周期性因素叠加,中小企业生产信心仍不稳固,内生动力较为不足。同时,外部环境负面影响持续,高通胀、高利率以及乌克兰危机的负面影响还将持续。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41.76万亿元,同比微降0.2%。消费取代了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增长作用逐步提升。2013—2023年,我国居民消费支出年均增长超过9%。2023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6796元,比上年增长9.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0%。④

绿色消费保持增长趋势,尤其在新能源汽车消费领域。随着绿色消费理念在我国日渐深入人心,全社会绿色低碳消费需求不断提升。例如,2021年“双11”期间,节能电风扇、节能中央空调成交额同比分别增长274.1%和118.1%。截至2022年2月底,全国已累计创建绿色商场500多家。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市场占有率达31.6%。在新能源汽车主要品种中,与上一年度相比,三大类新能源汽车品种产销量均呈现明显增长。⑤

供给侧和消费侧等多重因素叠加,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绿色消费的增长潜能。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发布的《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报告(2022)》显示,2020年能经常做到购买绿色产品的人数占比为三到四成,到了2022年,人数占比已超过六成。⑥但需要指出的是,目前供给侧、需求侧以及基础设施等多个节点的支持力度仍有待提升。

从供给侧看,部分绿色产品价格高品类少、企业绿色产品缺乏认证标准等是制约绿色消费行为的主要原因。《2021中国可持续消费报告》指出,消费者不购买低碳产品主要是因为两大障碍:一是无法辨识低碳产品,二是低碳产品选择有限。从消费侧看,居民浪费食物、过度购买衣物却闲置、频繁更换电子产品等现象依然存在,绿色消费观念有待进一步加强。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消费方式产生了明显变化。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世界自然基金会联合发布的《中国城市餐饮食物浪费报告》指出,我国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量为每人每餐93克,浪费率为11.7%。作为全球人口大国,我国每年浪费的粮食数量不容小觑。据统计,我国每年浪费的粮食约为3500万吨,接近中国粮食总产量的6%。电子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加快使得不定期换新成为不少年轻人的选择。以手机为例,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发布的报告提出,近五年来我国平均每年的手机销量达到4.3亿部,占全球手机总销量的30%;每100名中国居民拥有114部手机,超过世界平均水平。食物浪费、可回收物被废弃等将会给生态环境造成极大负担,值得绿色消费政策关注。

从基础设施现状来看,一些农村地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抑制了绿色消费需求。以新能源汽车为例,其重要配套设施是充电桩,但由于农村地广人稀,充电桩建设投入高、盈利周期长,导致相关企业建设的意愿不高,进而抑制了农村居民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意愿。据统计,2022年农村地区新能源汽车销量仅占农村地区汽车总销量的4%,远远低于行业总体25.6%的水平。这既不利于农村居民绿色出行,也不利于重点领域消费绿色转型。

数字消费成为主流,在促进绿色消费的同时存在“碳锁定”风险。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新型消费模式得以拓展、规模不断扩张。⑦据统计,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8.84亿人,贡献了7.16万亿元网上零售额。可以说,数字消费已经逐渐成为主流消费方式。数字消费的蓬勃发展对绿色消费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一方面,相比传统消费方式,数字消费极大地促进了消费便利化,减少了交通出行和消费场所的资源能源消耗,具备减排作用,是支撑和扩大绿色消费的创新方式。另一方面,数字技术为绿色消费提供了有力支撑,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加持下,可以深挖绿色消费隐藏的规律与模式,提高各个环节的减排节能效率。

需要强调的是,数字消费也存在一定的“碳锁定”风险。一是数字化的便捷消费方式刺激了冲动消费,也容易导致浪费。由于其高度依赖快递行业的迅速扩张,增加了运输、仓储和包装材料等环节的碳排放。二是数字技术依托数字基础设施,而目前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发电消耗的主要是化石能源。如果不解除数字基础设施对化石能源发电的依赖,未来数字技术的进一步大规模应用将可能成为“双碳”目标的潜在挑战因素。

消除对绿色消费的认识误区

鼓励扩大绿色消费,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扭转一些社会公众对绿色消费的认识误区。

误区一:绿色消费倡导节约,不利于经济增长。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绿色消费倡导的不是不消费或极度节俭,而是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下的适度消费,减少因“舌尖上的浪费”“面子消费”以及不健康的膳食结构与饮食习惯带来的传统消费饱和乃至过度的资源浪费现象。随着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优化消费结构、提升消费幸福感成为重要环节。引导、减少、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将这一部分节俭的购买力转移到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消费上,既能够扩大绿色消费的市场规模,又能够提升人民的生活幸福感。

误区二:绿色消费成本高,减排作用并不大。事实上,如绿色家电产品,虽然购买价格贵一些,但更节能环保,降低了后续运行的能源支出。绿色消费也不单指绿色实物消费,也包括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如选择公共交通出行、使用网络会议代替线下会议等,既能够减少出行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又能够降低出行成本。类似的,“光盘行动”也是非常重要的绿色消费行为。食物从种植、运输到加工中间包括十几道流程,造成的全周期碳排放量并不低。《自然·食物》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世界粮食体系占全球人为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三分之一以上。由此可知,点菜“量力而行”既能够减少食物浪费,又能够有效促进减排,形成社会良好风尚。这样的消费选择还有很多,个人或家庭绿色消费的减排效果虽然有限,但所有消费者的绿色消费选择将会形成全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的巨大合力。通过消费结构、消费规模的调整和优化,能够倒逼生产、设计、销售以及回收等环节的服务改进,促进良性循环,提升减排效果。

误区三:绿色消费重点在城市。虽然我国农村消费规模扩大和消费结构升级仍有很大空间,但绝不能简单地把城市淘汰的产品推向农村,或者照搬城市促进消费的政策,要保障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农村由于地域广阔,村庄内部社会互动性更强,社会风俗对农民行为的影响也更为显著,“面子消费”“人情消费”等现象时有发生,而这些现象背后隐藏的生态环境压力不可忽视。不仅如此,农村还是城市绿色消费产品的重要来源,在农村推广绿色消费,既是从源头释放绿色消费潜力,也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举措,具有多重效应。此外,物流及售后保障是扩大农村绿色消费的重点,建立绿色、快速、便捷的物流运输方式,不仅能够提供更为方便的绿色产品获取渠道,也能够为农村绿色产品的出售提供便利的环境。

误区四:绿色消费只是年轻人的新时尚。绿色消费需要全民参与、全民行动。大部分中老年人具有节俭的生活习惯,对价格更为敏感,往往在节水、节电等方面表现良好。老年人群逐渐成为家庭消费碳排放的最大贡献者。《自然·气候变化》发表的文章《发达国家老龄化社会面临的碳减排挑战》指出,2005年—2015年,发达国家老年人群(60岁以上)在增加温室气体排放方面发挥了主导作用,并且正在成为最大的贡献者。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未来应该重视老年人在绿色消费重点领域的贡献。此外,绿色消费也可以借助大数据等技术以及数字经济的便利性与智能性,精准识别与捕捉“丁克”家庭、单身主义者等特定人群的个性化需求,提供定制绿色消费体验,创造更为适宜的绿色消费场景。

误区五:“绿电”不需要节约。随着能源绿色低碳转型,风、光、水等非化石能源迅速发展,“绿电”在全社会电力消费中的占比越来越高。2023年,我国可再生能源总装机年内连续突破13亿千瓦、14亿千瓦大关,达到14.5亿千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超过50%,历史性超过火电装机。风电光伏年新增装机翻番,接近全球年新增装机的60%。⑧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松节能意识,甚至浪费宝贵的能源资源。“绿电”生产虽然不消耗化石能源,但从全生命周期来看,发电、输电、配电、变电到用电的各个环节都需要大量投资,消耗土地、金属矿物等重要资源。因此,我国能源战略强调节约优先,将节能作为煤炭、石油、天然气和电力之后的“第五大能源”。

误区六:促进绿色消费要提供经济激励。经济激励是促进绿色消费的常用手段,但其作用有限。经济激励手段难以将高收入转化成为高绿色消费。甚至,过度经济激励也可能适得其反,如峰谷电价补贴到一定程度会使得实际用电成本较低,刺激居民过度用电,容易造成过度能源消耗和排放增加。相较于经济激励,物理环境的改变、信息提醒、身份认同等在促进绿色消费方面具有更加显著的作用。如增强节能减排意识的宣传教育、方便查询的能源排放数据等,对于引导和促进绿色消费具有重要作用。

以绿色消费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坚持节约优先理念,加强绿色消费的宣传教育。通过生态文明和“双碳”目标的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绿色低碳生活的意识。在鼓励绿色消费的同时,坚持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良美德,是消费行为转变的前提。宣传教育的形式要与时俱进,善用多种宣传渠道,为不同需求的受众提供喜闻乐见的高质量产品。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等平台扩大宣传范围,通过发放宣传手册、组织社区活动、开展科普讲座等方式使绿色发展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可以联合学校、企业等多元主体参与宣传,发挥以点带面作用,形成绿色消费新风尚,让绿色消费蔚然成风。

丰富社会治理手段,完善绿色消费的政策体系。激发绿色消费潜力需要完善的政策体系作为支撑。首先需要加大财政、金融等宏观资金支持力度,优化绿色消费相关投资环境。其次需要充分发挥价格机制作用,完善居民用水、用电、用气阶梯价格制度,引导用户错峰用能。除常规经济激励约束之外,政策引导不应忽视居民绿色消费行为背后的社会因素影响,应打造、树立和奖励典型绿色低碳社区模范,引领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新风范。在监管方面,应健全绿色市场监督管理体系,尤其要做好绿色产品的认证工作,帮助消费者更快识别绿色产品,树立绿色消费的意识。

重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推动绿色消费和绿色生产之间形成良性循环。绿色消费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托于市场的供需关系平衡。如绿色产品设计、绿色包装、绿色种植等,将消费与生产之间的链条绿色化,推动运输、冷链、加工等各个方面的优化,最后实现终端的回收和循环利用。因此,应发挥“绿色”社会品牌效应,增强个人对“绿色消费者”身份的认同感,提升企业的绿色竞争力。同时,应激发居民绿色消费需求,倒逼企业生产更为耐用、更高品质的绿色产品,从而实现生产和消费的两端发力,创造绿色经济新增长点。

加快绿色消费基础设施建设,补齐消费场景短板。绿色消费涉及衣食住行用等各类消费场景,绿色意识转变为绿色消费行为需要配套的基础设施。例如,交通领域应加快实现适宜使用新能源汽车的地区充电站“县县全覆盖”、充电桩“乡乡全覆盖”,同时鼓励各地提供新能源汽车消费券,从而打开广阔的农村绿色消费市场。在居住环境方面,应继续推进老旧小区用电改造、实施绿色建筑标准、打造更多绿色商场。

鼓励多方合作,构建绿色消费长效机制。绿色消费需要政府、企业以及消费者等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协同推进。政策层面,需要规范化管理绿色产品市场,建立监督保障机制,打造敢于消费的环境。企业层面,可以通过绿色低碳标签、绿色标准认证、财务信息披露等方式增强绿色竞争力,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营销模式,提供物美价廉的绿色产品,形成促进消费的场景。消费者需要主动学习、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让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成为行动自觉,进而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消费的新风尚。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夏克郁、冯竞瑶对本文亦有重要贡献)

【注: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双碳’目标下中国绿色低碳发展形势与对策:‘十五五’预研究”(项目编号:2024STSCX01)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

②《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新华网,2022年12月14日。

③《李强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摘登)》,《人民日报》,2024年3月6日。

④《2023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6796元,比上年实际增长9.0%》,中国经济网,2024年2月29日。

⑤《2023年我国汽车产销量首次突破3000万辆》,新华网,2024年1月11日。

⑥《〈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报告(2022年)〉发布》,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网站,2023年6月29日。

⑦石洪景、陈梨芳:《数字经济带动绿色消费发展的实现路径》,《生态经济》,2023年第5期。

⑧《能源绿色转型步伐加快》,《经济日报》,2024年2月21日。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张弛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