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统筹推进军事斗争准备
当前,我国面临的安全挑战十分严峻复杂,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明显增多,战争风险现实存在,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打一仗。对各方面可能发生的战争风险,我们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只有“信其有”并做好应对准备,坚持不打无准备之仗,才有可能阻遏敌手可能采取的行动。军事斗争准备要立足最困难、最复杂情况,对突出短板弱项扭住不放、持续用力,把各项准备工作往前赶、往实里抓。
(一)统筹陆上海上军事斗争准备
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近年来我国在陆上与某些国家存在边界领土争端。2021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陆地国界法》出台,它凝聚了新中国成立70多年时间里,与陆上邻国打交道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展现出我国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坚定不移。
突出海上军事斗争和军事斗争准备。当前,我国在海上方向将长期面对遏制和反遏制、分裂和反分裂、侵权和反侵权等多种矛盾和斗争,海上安全环境更趋复杂。要把战略目光投向海洋,突出海上军事斗争和军事斗争准备,在这方面的积累,将决定未来海上态势,决定未来我国维护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战略主动。
(二)统筹传统领域和新型领域军事斗争准备
军事斗争准备既要关注陆地、海洋、空中等传统领域,也要关注太空、网络空间、深海、极地、人工智能等新型领域。太空是现代战争的新高地,谁控制了太空,夺取了制天权,谁就可以进一步夺取制空权和制海权。军事智能化快速发展,正在引发军事领域“链式”突破。要加强军事智能核心技术、关键原理和基础理论攻关,创新智能化作战思想和作战概念,抓好成果推广和深度应用,构建我军特色的智能化军事体系。在2024年3月“两会”期间,习近平主席在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上强调要全面提升新兴领域战略能力。习近平主席指出,新兴领域战略能力是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重要组成部分,关系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关系国家安全和军事斗争主动,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具有重要意义。要强化使命担当,深化改革创新,全面提升新兴领域战略能力。要统筹海上军事斗争准备、海洋权益维护和海洋经济发展,提升经略海洋能力。要优化航天布局,推进我国航天体系建设。要构建网络空间防御体系,提高维护国家网络安全能力。要加强智能科技重大项目统筹实施,加大先进成果应用力度。
(三)统筹重点方向和其他方向军事斗争准备
台海方向始终是重中之重。近年来,美变本加厉搞“以台制华”,大打台湾牌,诸如大幅度提升对台关系层级,国会议员和议长窜访台湾频繁化;美台官方勾结常态化;军事交流与合作公开化;对台军售常态化、高端化、持续化……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始终是全党全国人民的愿望和期盼,也是人民军队的神圣使命,必须以此为重点加紧准备。同时,台海、南海、东海、朝鲜半岛是整体联动的,军事斗争准备需要一体筹划。当前,朝鲜半岛无核化进程受阻,韩国尹锡悦政府抱定“亲美联美”主张,不断搅动半岛紧张局势。日本岸田文雄政府秉持修宪强军路线,配合拜登政府对华战略,积极加入美国构建的各种针对中国的机制。在南海,美国拉拢菲律宾小马科斯政府,利用仁爱礁等问题同中国对抗,同时美西方又以“航行自由”为名不断挑衅,使南海不时风高浪急。这些方向都要统筹兼顾,做好应对准备。
六、全面加强练兵备战
军队是要打仗的,而且是能打得赢的。虽然我军在不同历史时期担负的具体任务不同,但战斗队的根本职能始终没有改变。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主席和中央军委坚强领导下,人民军队聚焦能打仗、打胜仗,全面提高新时代备战打仗能力。
(一)打好破除“和平积弊”攻坚战
军队处于长期和平环境,容易染上“和平积习”。习近平主席反复强调,军队不谋打仗、不能打仗,那要军队干什么?当兵就是要打仗,这就像工人要做工、农民要种田一样,打仗和准备打仗是军人的天职。忘战必危,怠战必败。思想上的锈蚀比枪炮的锈蚀更可怕。我军毕竟几十年没打仗了,“和平病”已渗透到方方面面。要对“和平积习”好好摆一摆、挖一挖,来个大起底、大扫除,打好破除“和平积弊”攻坚战,切实把战斗队思想立起来,把战斗力标准落下去。要大兴研究战争之风。研战知战方能胜战。各级领导干部要集中精力研究军事、研究战争、研究打仗。要紧贴作战任务,作战对手、作战环境,大兴作战问题研究之风,把我军将来要打的仗弄明白。要坚持刀口向内,拿出自我革命的精神来,自觉来一场大学习,着力提高战略素养、联合素养、指挥素养、科技素养,做到懂打仗、善谋略、会指挥。
(二)推动一切工作向能打仗打胜仗聚焦聚力
习近平主席强调,能打胜仗是党和人民对人民军队的根本要求。要坚持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归正工作中心,全部精力向打仗聚焦,全部工作向打仗用劲。政治工作对战斗力形成和发挥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把政治工作贯穿到战斗力建设各个环节,融入到军事斗争准备全过程,强化官兵当兵打仗、练兵打仗、带兵打仗思想,加强战斗精神培育,激发官兵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英雄气概。打仗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打保障。战争形态越发展,作战对后勤的依赖性越大。打现代战争,后勤必须先到位、后收场、全程用,必须快速响应、全维参战、精确保障。武器装备是军队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军事斗争准备的重要基础,是国家安全和民族复兴的重要支撑,是国际战略博弈的重要砝码。武器装备建设要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来抓,既要敢于亮剑,也要重视铸剑,确保研发和生产的武器装备适应能打仗、打胜仗要求。
(三)抓好实战化军事训练
军事训练是我军在和平年代提高战斗力的重要途径,是未来战争的预演,来不得半点漂浮和虚假。训风不正是对官兵生命、对未来战争极大的不负责,危害甚大,必须坚决克服。习近平主席强调,实战化军事训练必须坚定不移,坚持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打仗需要什么就苦练什么,部队最缺什么就专攻精练什么。如果不能实战化训练、没有实效,那就不要练,摆那个假把式,对人力物力不是浪费吗!要练就要真练,坚持在近似实战环境中摔打磨砺部队。2018年,习近平主席身着戎装,亲自向全军发布开训动员令。此后每年,习近平主席都亲笔签署开训动员令,要求全军各级坚决贯彻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决策指示,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和军事斗争形势变化,紧盯科技之变、战争之变、对手之变,大力推进战训耦合,大力推进体系练兵,大力推进科技练兵,全面推进军事训练转型升级,练就能战善战的精兵劲旅。全军指战员要弘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战斗精神,刻苦训练、科学训练、安全训练,练强指挥能力,练好战斗本领,练硬战斗作风,确保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通过军事演训提升真打实备能力。军事演习是仅次于实战的检验人员素质、军事装备和战术水平的途径。近年来,我军结合形势变化不断进行军事演训。如2022年8月,针对美国国会众议长南希·佩洛西窜访台湾地区,我军举行了大规模环台岛军事演训,实现了许多历史上的第一次:首次离台岛最近演习;首次对台岛实施合围;首次在台岛以东设实战射击靶场;常导系统首次穿岛进行射击演训,且穿越了“爱国者”导弹密集部署的空域,在美国“宙斯盾”的眼皮底下精准打击目标。2023年4月,针对美方不顾中方严正交涉和反复警示,执意允许蔡英文“过境”窜美,美国政府三号政治人物、国会众议长麦卡锡又同蔡高调会见,我军进行了环台岛战备警巡和“联合利剑”演习。这次演习震慑力更强,两个行动合二为一,塑造全向围岛慑压态势。参演兵力从台岛的西部,北部、东部及南部对台湾岛形成不断进逼的合围态势;全军兵种要素齐全,战区陆军远箱火,海军驱护舰、导弹快艇,空军歼击、轰炸、干扰、加油等机型,火箭军常导火力单元等任务兵力,是一次要素齐全的全军兵种联合作战演练;实战性极强,所有参演要素实兵实装实弹,执行战备警训的舰机雷达开机,随时处于战备状态;目标明确清晰,重点检验夺取制海权、制空权、制信息权的能力;航母编队参演,山东舰航母编队穿越巴士海峡,进入台湾东南海域,展开在西太平洋海域的演训活动。上述军事演习不仅震慑了“台独”势力,也集中展示了我军实战化训练锻就的实战能力。
当然,在祖国统一的方式上,“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对两岸同胞和中华民族也最有利,但也一定要做好武力统一的准备。党的二十大报告庄严指出:我们坚持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选项。国家统一、民族复兴的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祖国完全统一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
责任编辑:李颖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