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政治> 正文

张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述的原创性贡献及其重大意义(5)

(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这一新历史方位对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我们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理念推向实践,创新发展党的民族工作,开创党的民族工作新局面。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

第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必行之举。习近平总书记所揭示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四个必然要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然要求、是党的民族工作开创新局面的必然要求),充分表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贯穿始终的任务。

第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创新发展的核心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民族工作创新发展,就是要坚持正确的,调整过时的,更好保障各民族群众合法权益。“坚持正确的”,就是要坚持有利于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策举措;“调整过时的”,就是要调整可能强化差异性而削弱共同性,强化各民族意识而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策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所揭示的做好党的民族工作的四个关系(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物质和精神的关系),落脚点在于正确处理中华民族一体与多元的关系。

第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就是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彻到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就是要把是否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衡量新时代每一项具体的民族工作是否可行、是否有效的根本标准。如何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中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五项举措,即要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坚决防范民族领域重大风险隐患。

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述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成果,是百余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把握民族国情、开展民族工作、解决民族问题的经验和智慧结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第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共同”等理论,丰富发展了以斯大林提出的“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及共同心理素质”为主要内容的马克思主义关于现代民族共同体特征的理论观点。

第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和意义,以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正确把握的关系等方面的重要论述,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意识、民族团结、民族平等的理论观点。

第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关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等重要论述,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发展民族文化、推动各民族共同发展的理论观点。

(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

第一,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特征的深刻揭示,充分证明了中华民族不是“想象的共同体”,也不只是各民族的“总称”,而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民族实体,极大推进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开辟了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领域。

第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和意义,以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正确把握的关系等方面的重要论述,创新发展了关于民族平等、中华民族团结、“两个共同”、“三个离不开”的理论观点。

第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关系的重要论述,创新发展了关于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特别是从精神层面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观点。

第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的重要论述,创新发展了关于做好党的民族工作的理论观点。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深度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原理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与现实,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大一统理念、家国情怀,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等内容的紧密结合和有机统一,显著拓展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构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为开辟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作出决定性贡献。

(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为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提供思想指南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看重理论,是因为理论能够指导行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既全面系统又深刻清晰地阐述了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实践指导意义,为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既高屋建瓴又具体明确的思想指南。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范璧萱校对:李天翼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