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的消息,2024年6月3日,京唐城际铁路北京副中心段控制性工程——跨通济路桁架型钢箱简支拱桥顶推完成,这也是该段建设工程的最后一座桥梁。待全线建成通车后,乘客可从唐山站直达北京城市副中心站,这将进一步加强京津冀之间的联系。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历史的巨笔,常在关键处落墨;伟大的征程,总在改革中奋进。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近年来,北京市落实“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要求,坚持规划引领、创新发展、生态优先、协同发展,让城市副中心建设日新月异、生机勃发。
画好规划引领一张图。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疏解非首都功能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牛鼻子”,是习近平总书记为北京治理“大城市病”开出的一剂“良方”。8年来,北京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意见》,602条区级任务措施有序推进,一年一个新节点,一步步把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北京市四套班子及70余个市级部门、近3万名人员迁至副中心办公,61家北京市属国企及下属企业实现落户,北京城市副中心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成效显著。友谊医院、安贞医院、北大人民医院等优质医疗资源相继落地,北京市教委统筹全市63所优质学校“一对一”支持通州区学校,人大附中、北京五中、北京小学等中心城区优质资源,相继在城市副中心落户。
下好创新发展一盘棋。一边拔节生长,一边砥砺创新。近年来,北京市坚持创新发展,为副中心高质量发展打开局面、蓄足后劲。副中心党工委管委会高效统筹北京市方方面面的力量,有效推动央地联动、市区联动、部门联动,提高重点任务和重大项目落实的积极性和协同性,实现“副中心的事副中心办”。据报道,自2020年以来,副中心已实际承接市级赋权308项,涉及19个市级部门。全面落实优化营商环境6.0版改革措施。走访“服务包”企业,在服务企业协同考评中排名全市前列。城市副中心围绕行政办公、商务服务、文化旅游、科技创新“3+1”主导功能,重点培育数字经济、现代金融、先进制造、商务服务、文化旅游、现代种业六大产业集群,加速布局未来信息、未来健康、未来能源三大未来产业,以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助力未来之城加速崛起。据北京市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城市副中心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100家;技术合同成交额达494亿元,较2013年增长65.2倍;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收入超过430亿元;金融业已成为城市副中心第三大支柱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11.6%,成为主导产业之一。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为28.3%,较2014年提高9.5个百分点。
绘好生态优先一幅画。从规划到建设,绿色始终是北京城市副中心最鲜明的底色,更是副中心生机勃发的有力印证。据通州区召开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周年主题宣传活动绿色发展专场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023年,通州区细颗粒物(PM2.5)累计浓度为38微克/立方米,与2019年相比,同期下降8微克/立方米,空气优良天数267天,较2013年增长近1倍;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全区8个国市控考核断面水质均值均达到Ⅳ类及以上,北运河、运潮减河等上榜“北京市优美河湖”。据报道,通过大范围植绿补绿增绿,城市副中心“两带、一环、一心”绿色空间格局已基本形成,400余公里绿道横贯南北,8个万亩森林组团串联东西;辖区森林覆盖率达33.70%,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副中心成为北京平原地区首个“国家森林城市”。从曾经的东方化工厂变身为斩获绿色设计国际大奖的“城市绿肺”;从工业重镇张家湾化身为潮流时尚的设计小镇……8年来,“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画卷正逐步从蓝图畅想变为生动实践,百姓家门口推窗见绿、出门见林的“微幸福”空间持续扩展。
实现协同发展一体化。瓣瓣不同,却瓣瓣同心。三河、大厂、香河统称“北三县”,是廊坊市的飞地,与副中心隔着一条潮白河。处理好与“北三县”的关系,是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标准、统一管控,通州区与北三县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势,持续夯实“四统一”机制,一体化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交通一体化取得新突破,据报道,目前已建成连通城市副中心和北三县的高速公路3条、开通跨界公交线路22条,开通国贸、望京至北三县定制快巴线路11条,有效提升车辆人员通行效率,通州区“十一横九纵”、北三县“五纵八横”路网格局加速形成。产业协作水平取得新成效,编制印发《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新增产业禁限目录》,促进差异化产业链布局;连续五年举办北京通州与廊坊北三县项目推介洽谈会,累计签约项目和合作事项211个。深化公共服务合作取得新成果,副中心政务服务中心一体化办事大厅在河北省大厂县揭牌运行,在全国率先实现政务服务跨域通办。据报道,十多年,副中心深入推进“通州-北三县”“通武廊”等就业公共服务一体化,累计举办专场招聘会70余场,提供就业岗位18万个。
潮头登高再击桨,无边胜景在前头。回望过去,我们激流勇进、破浪前行,走过“打基础、补短板,有序拉开城市框架”的开创阶段;展望未来,我们登高望远、奋楫扬帆,向着“立长远、强功能,全面上台阶”的发展新阶段踔厉奋发、砥砺前行、再谱新篇!(来源:宣讲家网)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视频转载自新华社,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