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消息|中央网信办启动专项行动整治网络直播领域虚假和低俗乱象 编辑:徐宁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为督促网络直播平台落实主体责任,强化网络主播行为管理,推动网络直播行业健康有序发展。近日,中央网信办专门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1个月的“清朗·网络直播领域虚假和低俗乱象整治”专项行动。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络直播如雨后春笋般亮相,在满足人们对网络文化需求的同时,也成为不良信息滋生传播的“重灾区”。不和谐、不文明的网络直播乱象,严重破坏了网络空间的和谐与稳定。此次,中央网信办开展“清朗·网络直播领域虚假和低俗乱象整治”专项行动,旨在清理网络直播领域中的杂草,创造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环境。
以网络主播之手除草。在人人拥有麦克风的时代,网络直播入门门槛不高,也造成网络主播的水平良莠不齐。《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截至2023年12月,全网职业主播数量达1508万人。可见,提升网络主播素质,抓好网络主播队伍规范管理,对净化网络直播生态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强化专业资质认证管理,在金融、教育、医疗卫生、司法等需要较高专业水平的领域,加强资质核验,并展示其服务资质、职业资格、专业背景等认证材料名称,对无认证资质、假冒专业人士身份开展直播的账号依法依规从严处置,以“零容忍”整治,促使网络主播树立正确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让新时代网络空间天朗气清。
以平台之手除草。网络直播平台风生水起,各种直播内容也如过江之鲫不断涌现,给用户带来足够的想象空间和惊喜。但凡事都有边界都有度,网络直播也不是什么都能播什么都可播。网络直播平台作为内容分发的重要渠道,对网络直播领域虚假和低俗乱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以往类似整治行动中,一些网络直播平台已经开始加强内容审核,对违规主播进行封禁处理,这些举措有效遏制了低俗虚假直播的蔓延势头。平台企业应以专项行动为契机,把好“第一关”,盯紧新问题,完善内容审查和过滤系统,夯实内容审核主体责任,对违规内容“零容忍”,让乱象内容无藏身之地、无露头之日。
以网民之手除草。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92亿人,形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网络社会。共建网络文明,让网络家园更美好,广大网民责无旁贷。网络直播专项整治是为了网民利益,作为网络直播用户的网民,也要树立共建网络文明的责任意识主动意识,在网络直播互动中,展示文明形象,杜绝污言秽语、攻击谩骂等不良行为,做到合理消费,避免非理性打赏,守好自己的“钱袋子”。助力形成网络空间联合共治的良好格局。
“清朗”长治,网络久安。要做好网络直播乱象的清理除草工作,打造一个清朗、健康、充满活力的网络空间,推动网络直播行业进入健康轨道,真正成为丰富人们精神文化、服务人民群众生活、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正能量平台。(来源:宣讲家网)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