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县域冠军产业的“拔尖”密码

解锁县域冠军产业的“拔尖”密码

105012024081800007085

位于南丹县的正华有色金属有限公司的制氧站。(正华有色金属有限公司供图) 图片来源:新华社图库

近日,人民网研究院发布《县域冠军产业发展报告》,从我国县域冠军产业相关政策支持、县域冠军产业发展特点、县域冠军产业的成长密码、县域冠军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县域冠军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议五方面,对县域冠军产业进行了系统研究。县域冠军产业缘何“夺冠”?其中蕴含的“拔尖”密码是什么?还需我们用心解锁。

县域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县域冠军产业覆盖国民经济的一、二、三产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压舱石”,这是县域冠军产业“拔尖”奥秘之一。县域冠军产业包括农产品种植与加工型、资源加工型、纺织服装加工制造型、设备和器材制造型等类型。据了解,在农产品种植与加工型中,新疆伽师县的新梅种植面积占全国40%,产量占全国60%;在资源加工型中,贵州省玉屏县锰矿储藏丰富,近年来该县中伟铜仁公司生产的镍钴锰三元前驱体材料出货量稳居全球第一;在纺织服装加工制造型中,近三年来,福建省惠安县校服产业年均产值达250亿元,约占全国校服市场份额三分之一以上;在设备和器材制造型中,江苏省丹阳市的镜片年产量4亿多副,占全国总产量的3/4,被誉为世界“眼镜之都”。

激发经济活力的“硬支撑”。民营经济是市场经济最富活力、最具潜力、最有创造力的重要力量。民营经济兴,则县域经济强。发展县域经济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指出,民营经济具有“五六七八九”的特征,即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我国县域经济主体以民营企业为主,县域冠军产业主要由民营企业构成。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9月,我国已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8万家,其中民营企业占95%左右;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万家,其中民营企业占80%左右。民营企业代表着活力,民营企业众多,为激发县域经济活力提供了重要支撑。

吸纳就近就业的“蓄水池”。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产业是就业的“蓄水池”。据报道,2024年初云南省委书记王宁到德宏州调研时,听老乡讲述了一个真实情况:儿子在大城市打工,一个月工资4000多元,出门在外吃穿住开销大,存不下多少钱。事实证明,大量背井离乡、出门在外打工的农民,不仅收入不高,还加剧了“一老一小”留守等问题。破解这一难题的重要举措,就是大力促进就地就近就业。据了解,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是全国最大废旧布角料集散地,全县现有2400多家企业从事纺织生产,近5万人从事再生纺织业。苍南县宜山镇被称为“纺织之乡”,镇里有6万多常住人口,其中,近2万人从事废布料的回收及再加工。县域冠军产业一般是全县最大的就业行业,它提供广阔的就业市场,聚集了全县主要的就业人口,对吸纳农民就近就地就业方面起到愈发重要的作用,是县域稳就业、保民生、促发展的重要渠道。(来源:宣讲家网)

作者单位:北京市永定门接济服务中心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图片转载自新华社,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吴成玲校对:张慕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