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社会> 正文

李俭: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4)

四、“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的重要意义

第一,“民生为大”是中国共产党宗旨的重要体现。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党提出“打土豪、分田地”的口号。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无数先烈为救人民大众于水深火热之中付出生命。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利益福祉挂在心头、摆在首位。西方曾放言:“历代政府都没有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共产党政权也解决不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已从解决温饱迈向全面小康,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

第二,“民生为大”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我们既要不断提高经济水平,又要缩小收入差距,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对于一个人口规模巨大、资源相对不足的发展中大国来说,兼顾效率与公平无疑是相当大的挑战和艰巨任务,应通过制定和实施更多更好的社会政策,实现有利于共同富裕的再分配,为全体人民提供更高水平的生活保障,以及充足、平等、高质量的公共服务。

第三,“民生为大”是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中国化时代化实践。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明确,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畅想未来社会时提出,要建立一个“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联合体,他们的理论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指明了社会建设的根本指向是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曾指出,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要致力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着的需要,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综而论之,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及其在中国化时代化的进程中,始终强调社会建设、现代化建设与人民幸福的统一性,这奠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理应坚持“民生为大”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基础,从学理上解释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为什么是一种“民生为大”的现代化。

第四,“民生为大”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是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根本途径,我们必须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矢”去射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的”,做到有的放矢。正因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要以满足14亿多人口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现实需要为着眼点,以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中心开展各项工作。

“民生为大”是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所在。精准扶贫政策、累计减少贫困人口近1亿,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西方现代化模式往往伴随着贫富两极分化、社会矛盾激化,而中国式现代化通过共同富裕的目标,确保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

第五,“民生为大”是激发广大人民群众投身现代化建设积极性的必由之路。淮海战役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渡江战役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新时代的中国式现代化,不是少数人的现代化,必然是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的现代化,是全民共建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做好做大‘蛋糕’的同时,进一步分好‘蛋糕’”。这要求我们,坚持效率和公平相统一,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做那些现实条件下可以做到的事情,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坚持把民生福祉放在第一位,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才能激发广大人民群众投身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只有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这种现代化才能成功。

第六,“民生为大”指明了中国式现代化兴衰成败的关键所在。世界现代化进程是从西方国家开始的,当今发达国家也主要是欧美国家和深受西方文化影响的其他资本主义国家。这就给人们一种错觉,似乎现代化就是西方化。一些西方国家更是将西方现代化自定义为世界现代化发展的标杆和明灯,要求其他各国的现代化必须以之为模型,亦步亦趋。然而,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探索和推进拓展,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以资本为逻辑的超越。中国式现代化是遵循人本逻辑的现代化,这决定着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做到“民生为大”,强调人的主体性地位,把为人民服务看作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原动力,从而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独立自主迈向现代化、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提供了全新选择。

责任编辑:范璧萱校对:李天翼监审:李文鼐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