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四大类问题
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是指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所列类型问题的违纪行为,即“四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方面的违纪行为。“四风”问题包括两对“孪生兄弟”:一是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二是享乐主义与奢靡之风。
(一)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
201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必须看到,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大量存在,一些问题还相当严重,集中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上。
对于形式主义,习近平总书记批评道:在形式主义方面,主要是知行不一、不求实效,文山会海、花拳绣腿,贪图虚名、弄虚作假。有的不认真学习党的理论和做好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学了也是为应付场面,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不求甚解,无心也无力在实践中认真运用。有的习惯于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热衷于造声势、出风头,把安排领导出场讲话、组织发新闻、上电视作为头等大事,最后工作却不了了之。有的抓工作不讲实效,不下功夫解决存在的矛盾和问题,难以给领导留下印象的事不做,形不成多大影响的事不做,工作汇报或年终总结看上去不漂亮的事不做,仪式一场接着一场,总结一份接着一份,评奖一个接着一个,最后都是“客里空”。有的下基层调研走马观花,下去就是为了出镜头、露露脸,坐在车上转,隔着玻璃看,只看“门面”和“窗口”,不看“后院”和“角落”,群众说是“调查研究隔层纸,政策执行隔座山”。有的明知报上来的是假情况、假数字、假典型,也听之任之,甚至通过挖空心思造假来粉饰太平。
什么是官僚主义?官僚主义是封建残余思想作祟,根源是官本位思想严重、权力观扭曲,主要表现为脱离实际、脱离群众,高高在上、漠视现实,唯我独尊、自我膨胀,盲目依赖个人经验和主观判断。
(二)享乐主义与奢靡之风
什么是享乐主义?享乐主义的实质是革命意志衰退、奋斗精神消减、追求感官享受。更重要的是,享乐主义看似是思想觉悟不高、自我要求不严的问题,实则是危害极大的“慢性病”,对党员战斗力的锈蚀犹如“温水煮青蛙”,在不知不觉中进行、在悄无声息中完成,也许比明火执仗的对手更具杀伤力。
什么是奢靡之风?奢靡之风包括:大兴土木、热衷于造节办节、超规格接待、个人生活奢华等。奢靡之风绝非小事,不仅大量浪费国家和人民的宝贵钱财,而且成为消极腐败现象得以滋长蔓延的温床,严重侵蚀党的肌体,削弱党的凝聚力战斗力。此风不禁,后果不堪设想。
可以说,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拉开了党和群众的距离,也在党员干部中埋下了毒瘤祸根,败坏了党风政风,污染了政治生态。当前,我们要充分认识“四风”问题的顽固性、反复性、危害性,发扬钉钉子精神,拿出“宜将剩勇追穷寇”的勇气,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力度,一刻不放松、半步不后退,一环接着一环拧、一锤接着一锤敲,使“四风”无缝可钻、无处可逃,推动党内进一步风清气朗,党心民心更加凝聚。
四、从“六项规定”到中央八项规定:党的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腐败是危害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最大毒瘤,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我们党自成立起,始终高度重视反腐败斗争。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科学分析当时的国内外形势,制定了夺取全国胜利和胜利后的各项方针政策。这次全会着重讨论了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问题。毛泽东同志在这次大会上指出,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因为胜利,人民感谢我们,资产阶级也会出来捧场。敌人的武力是不能征服我们的,这点已经得到证明了。资产阶级的捧场则可能征服我们队伍中的意志薄弱者。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我们必须预防这种情况。为此,七届二中全会首次提出加强党的建设,提出“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现在,在西柏坡纪念馆内有一块醒目的展板,上面写着:“一、不做寿;二、不送礼;三、少敬酒;四、少拍掌;五、不以人名作地名;六、不要把中国同志同马恩列斯平列。”这是1949年,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作出的“六条规定”,是中共中央“进京赶考”前定下的“规矩”。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西柏坡,面对纪念馆内的“六条规定”,逐条进行了对照检查。习近平总书记说,“不做寿,这条做到了;不送礼,这个还有问题,所以反‘四风’要解决这个问题;少敬酒,现在公款吃喝得到遏制,关键是要坚持下去;少拍掌,我们也提倡;不以人名命名地名,这一条坚持下来了;第六条,我们党对此有清醒的认识……”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党一定要保持艰苦奋斗、戒骄戒躁的作风,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这是对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的“两个务必”的重申与延续。
历史的经验值得借鉴,我们党始终绷紧的是作风建设这根弦,始终保持的是“赶考”的心态。如今,时代已经给出新的考题,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中央八项规定的出台是“六条规定”在新时代的继承、创新和发展,体现的是党一以贯之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的决心和定力,更体现出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与担当。
五、中央八项规定让党风政风焕然一新
八项规定一子落地,作风建设满盘皆活。中央八项规定已经成为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金色名片”,成为改变政治生态和社会面貌的标志性举措。
中央八项规定刚出台时,曾有人担心会不会是“一阵风”。徙木立信,锻铁成钢,时间给出了答案。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全党上下抓铁有痕、踏石留印,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在“为民、务实、清廉”的旗帜下,全国党员“穿百姓鞋、走百姓路”,开始了心灵深处新一轮的征程。这是一次直面现实的“问题清扫”。“舌尖上的浪费”“车轮上的铺张”“舞台上的奢华”“会所中的歪风”……群众反映强烈的作风之弊、行为之垢,在正风肃纪的铁扫帚下无所遁形。移除文山会海、叫停政绩工程、严管铺张浪费,破除形式主义的“客里空”,打掉官僚主义的特权感,抑制享乐主义的庸懒散,刹住铺张挥霍的奢靡风。
当年,“六条规定”帮助我们党克服了骄傲自满、贪图享乐的情绪,抵挡住了“糖衣炮弹”的攻击,没有在当时的考验面前败下阵来。现今,中央八项规定让党风政风焕然一新,让中国共产党在社会矛盾相互交织、国内国际局势错综复杂的形势下肩负起人民的重托。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25275起,批评教育和处理312907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221369人。强有力的警示和震慑,让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作风问题得到有效遏制。
2024年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94.9%的受访群众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彻落实成效表示肯定。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以作风建设的新成效庄严宣示:八项规定已经深刻改变中国,八项规定还将继续改变中国。
(一)中央八项规定带来的深刻变化
第一,党风政风焕然一新。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全党上下形成了良好的政治生态。党内上下级关系、同志关系变得更加清爽,党员干部从繁文缛节、文山会海、迎来送往中解脱出来,以务实的改革精神、清廉的工作作风,察民情、晓民意、解民忧、排民难。
第二,社风民风持续向好。中央八项规定不仅改变了党风政风,还带动了社风民风的持续向好。通过规范党员干部的行为,中央八项规定纠正了与之相关联的“违规”行为,带动社会风气整体好转。
第三,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中央八项规定不是五年、十年的规定,而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严的基调不动摇,紧盯普遍发生、反复出现的作风顽疾,靶向发力、重点突破,推动作风建设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2025年3月29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布了2025年2月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汇总情况。当月,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1459起,批评教育和处理15209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9292人,这是连续第138个月公布月报数据。从查处问题类型看,在履职尽责、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假作为,严重影响高质量发展方面,2月共查处问题5235起,占当月查处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总数的88.7%。2月查处的违规收送名贵特产和礼品礼金、违规吃喝、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三类问题,分别占当月查处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总数的53.4%、21.3%、12.4%。从查处级别看,2月全国共查处地厅级领导干部问题64起,查处县处级领导干部问题844起,查处乡科级及以下干部问题10551起。其中,乡科级及以下干部问题占查处问题总数的92.1%。这表明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落实不仅聚焦高层,更注重基层,确保全面从严治党覆盖到每一个角落。
(二)中央八项规定带来的启示
第一,坚持问题导向,精准靶向施治。在中央八项规定的实施过程中,始终坚持问题导向,针对监督执纪实践中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补充和完善相关规定。例如,《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九十八条新增了“以讲课费、课题费、咨询费等名义变相送礼”的处分规定。这种精准靶向施治方式,有效解决了“四风”问题的顽固性和反复性。
第二,强化监督执纪,确保落实到位。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通过专项治理、明察暗访等方式,严肃查处并通报了多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这种强有力的监督执纪,确保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落地生根。
第三,作风建设要常抓不懈。各级党组织通过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确保作风建设常抓不懈、久久为功。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