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党建> 正文

【党员课堂】张小平:推进乡村治理,高质量党建引领是关键(3)

三、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优化路径

在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方面,虽然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在实践运行中也存在一些新的问题。

(一)“四议两公开”制度在实践中要进一步优化

“四议两公开”制度在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比如,部分村庄为应付检查而走程序,简化决策流程;年轻村民外出务工,对村务不知情,村务公开可能会流于表面,群众监督渠道有限。比如,部分村干部对制度流程不熟悉,议题设计不到位,导致决策质量不高。再比如,部分乡村结果公开后缺乏跟踪反馈,村民难以有效监督。部分乡村涉及一些复杂议题,因此需要对现有机制进行创新,从而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四议两公开”制度在实践中的优化路径。主要是由基层党组织牵头,从各个方面入手。一是细化操作规范,制定村级“四议两公开”实施细则,明确议题范围、表决比例、公示标准等。二是加强能力培训,对村干部进行流程培训,提升议题策划、矛盾调解和信息公开能力。三是引入数字化工具,通过村级事务管理平台或微信群直播会议,扩大村民参与面,尤其针对外出务工人员,让他们知晓村中事务。四是强化监督问责,乡镇纪委定期抽查执行情况,对未落实的村庄进行通报批评;设立村民监督小组跟踪项目落实。五是拓展应用场景,将机制延伸至小微权力清单,实现村级事务全覆盖。

(二)“四治融合”模式在实践中要进一步优化

“四治融合”模式在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一是部分村民对公共事务缺乏参与热情,依赖政府或村干部决策,导致自治流于形式。二是偏远地区法律人才匮乏,法律援助覆盖面不足,村民法治意识淡薄,矛盾纠纷化解依赖传统调解,法律顾问服务难以常态化。三是城市化进程中传统道德观念淡化,道德榜样的示范作用有限,一些激励措施难以长期维系群众积极性。四是智慧治理平台建设和维护成本较高,老年群体对数字工具接受度低;部分农村地区网络基础设施薄弱,线上治理与线下需求脱节。五是治理涉及多部门职责交叉,其协作效率有待提高;网格化管理中存在多头指挥现象、信息共享不足等,导致了一些重复性工作。

“四治融合”模式在实践中的优化路径。主要是由基层党组织牵头,从各个方面入手。一是优化自治形式,推广“网格小单元”、“自管会”等微治理模式,缩小治理单元;通过积分兑换、荣誉表彰提升参与动力。二是推进“一村一法律顾问”全覆盖,常态化开展“法治医生坐诊”或“板凳课堂”普法;整合乡镇综合执法队,明确权责清单,避免“多头执法”。三是挖掘本土文化,通过村志村歌唤醒集体记忆;将移风易俗纳入积分管理,通过“道德评议团”监督执行;定期评选“好家风”、“最美家庭”,利用短视频等新媒体传播正能量。四是分层推进数字化,在基础较好的地区推广智慧平台,在偏远地区保留线下服务渠道;做好培训和协助工作,帮助老年人使用智能设备;强化数据整合,打通公安、民政等部门数据壁垒,实现“一网统管”。

(三)“第一书记”制度在实践中要进一步优化

“第一书记”制度在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一是资源依赖与可持续性不足,比如部分村庄过度依赖第一书记个人或派出单位资源,一旦第一书记任期结束,项目可能因后续支持不足而停滞。二是考核压力与形式化倾向,部分地区考核指标过于量化,导致第一书记为应付检查而“填表造数”,忽略实际需求。三是行政负担与能力短板,第一书记需兼顾党建、产业、治理等多重任务,但部分干部缺乏农村工作经验,导致形成能力短板。四是管理松散与激励不足,部分地方存在“两头管、两头松”现象,第一书记脱岗或工作懈怠;偏远地区补贴不足,影响工作积极性。

“第一书记”制度在实践中的优化路径。一是明确权责边界,构建协同机制。比如,驻村第一书记和村党支部书记通过“清单式”划清权责。二是实施“双核驱动”协作模式。比如,实施第一书记引入资源、村支书协调落地的“外引内联”模式。三是优化资源整合与可持续路径。比如,实施“组团服务”共享资源,整合第一书记团队,实现“一人资源、全团共享”;强调离任的第一书记要培养1-2名后备干部,确保项目延续性。四是优化科学考核与减负增效。比如,实施“榜单式”差异化考评,按照“优秀、良好、待提升”分档,优秀者优先晋升,考核结果单列不占原单位指标,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五是强化保障与激励体系。比如,实施“严管厚爱”结合,建立召回撤换制度,对履职不力者及时调整,同时为第一书记提高补贴,解决后顾之忧。六是推进能力提升与培训创新。比如,开展“订单式”培训,送课下乡。

总之,在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机制运行中会遇到新难题、新问题,要通过高质量党建积极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推动乡村治理体制机制更加完善。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张一博校对:范璧萱监审:李文鼐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