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以统一要素资源市场为关键 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要素资源是经济发展的“核心支撑”,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五大要素的配置效率,直接决定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当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已进入深水区,各类要素深层次矛盾交织,要素市场仍存在“制度壁垒、配置低效”等问题。比如,土地要素的资源错配与财政依赖、劳动力要素的制度壁垒与服务割裂、技术要素的创新割据与转化低效等仍然存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必然要求加快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各类要素资源市场的统一与优化配置。
一是在土地要素市场方面,关键是“城乡统一、规则衔接”。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我国城乡建设用地市场分割,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面临规则不统一问题。统一土地要素市场,需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与国有建设用地享有同等权利、遵循同等规则,实现“同地同权同价”;健全土地市场化配置机制,扩大土地有偿使用范围,减少行政划拨用地;同时要统一土地交易规则,如交易平台、交易流程、价格形成机制,避免“本地保护”,推动土地资源跨区域优化配置。
二是在劳动力要素市场方面,重点是“消除壁垒、服务均等”。劳动力要素的自由流动是提升市场活力与资源配置效率的关键。因此,亟需消除户籍、社会保障等制度性障碍,以加快劳动力自由流动与合理配置。统一要素资源市场,需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一方面应大幅放宽特大城市落户限制,取消不合理门槛,另一方面建立常住地户口登记制度并精简迁移流程,实现“户口随人走”,便利农民工、专业人才等流动人口按实际居住地落户,有效解决“人户分离”问题;需推进社保制度改革,一方面推动社保跨省转移接续全程线上化、便利化并缩短时限,另一方面建立全国统一的缴费标准、核算与待遇计发体系,破除区域壁垒,保障劳动力流动中社保无缝衔接、待遇稳定享有;需统一公共服务标准,一方面推动教育、医疗、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务与户籍脱钩,依据常住人口配置资源,另一方面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平等入学、便捷异地就医、公平申请保障房,使流动劳动力享有同等公共服务,方能实现“流得动、留得住”,为统一劳动力市场提供持久动力。
三是在资本要素市场方面,目标是“多层次、高效率”。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我国资本市场仍存在“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不畅。统一资本要素市场,需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完善主板、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等市场功能,拓宽企业直接融资渠道;统一资本市场规则,如上市标准、交易规则、信息披露要求,避免“市场分割”;同时要深化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完善资本流动管理,推动资本要素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流动、高效配置。
四是在技术要素市场方面,核心是“打破割据、促进转化”。完善技术交易市场,促进技术转化应用。我国创新成果转化效率不高,技术要素流动存在“创新割据”问题。统一技术要素市场,需完善技术交易市场体系,建设全国统一的技术交易平台,整合技术成果、人才、资金等资源,推动技术要素跨区域流动;统一技术交易规则,如技术定价、知识产权归属、交易流程,避免“技术壁垒”;同时要健全技术成果转化机制,如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完善技术转移机构,推动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提升技术要素配置效率。
五是在数据要素市场方面,关键是“规则统一、安全有序”。规范数据交易行为,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数据要素是数字经济的核心,但我国数据市场仍存在“规则缺失、流通不畅”问题。统一数据要素市场,需制定全国统一的数据交易规则,如数据确权、数据安全、数据定价,明确数据交易的权利义务;建设全国统一的数据交易平台,推动数据资源有序流通、高效配置,避免“数据孤岛”;同时要加强数据安全监管,建立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制度,确保数据流通安全,释放数据要素价值。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