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以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为引擎 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开放是市场发展的“必由之路”。坚持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相结合,是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方向和动力引擎。只有坚持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相结合,才能让全国统一大市场既“联通国内”又“对接全球”,不断增强发展活力与韧性。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核心是实现“内部协同、外部接轨”,推动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深度融合。
一是在对内开放方面,重点是“打破封锁、区域协同”。地区封锁、行业垄断是制约国内市场统一的重要因素。要进一步打破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防止搞自我小循环,促进区域间的经济合作和协同发展。一方面,打破地区封锁。禁止地方政府设置限制外地商品要素进入的壁垒,推动商品、服务、人员、资本在区域间自由流动。另一方面,打破行业垄断。放宽自然垄断行业的准入限制,如铁路、电力、电信,引入竞争机制,避免“行政垄断”。同时要推动区域市场一体化,总结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市场一体化经验,推广统一市场规则、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要素自由流动的做法,以区域一体化带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二是在对外开放方面,关键是“制度接轨、全球配置”。对外开放要加强与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发展合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当前,我国开放已从“商品要素流动型开放”转向“规则制度型开放”。准确把握高水平对内对外开放的新要求,推动更深层次改革和更高水平开放深度融合,推动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深度融合,推动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深度融合,不断提升我国市场的国际化水平和影响力。
扩大对外开放,需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在知识产权保护、公平竞争、环境标准、劳工权益等领域,加快与国际规则接轨,提升开放型经济的制度型供给;优化外资服务,统一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消除外资准入的隐性壁垒,为外资企业提供与内资企业同等的待遇,增强我国对全球高端要素的吸引力;同时要支持企业“走出去”,完善对外投资服务体系(如金融支持、法律服务、风险防控),鼓励企业参与全球产业链分工,推动我国技术、标准、服务走向全球,提升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话语权。
三是在内外融合方面,目标是“双向赋能、循环畅通”。国内统一大市场与国际市场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相互促进的。推动内外融合,需畅通出口转内销渠道,支持外贸企业将出口产品转向国内市场,统一内外贸产品标准,降低转内销成本;推动国内规则国际化,将我国在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领域的规则标准向国际推广,提升国际影响力;同时要利用国内大市场吸引全球资源。通过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吸引全球高端制造、研发中心落户我国,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畅通高效。
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战略任务,关乎中国式现代化的全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需以“五统一、一开放”为指引,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向纵深推进,凝聚全国上下共识,破解重点难点问题,推动超大规模市场实现“质的有效提升”与“量的合理增长”,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为全球市场治理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报告人 | 陆小成
责编 | 王瑱
校对 | 赵苇
审核 | 张一博、孙楠、叶其英
监审 | 刘妍君、刘斌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