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坚持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道德才有可靠的制度支撑和刚性约束。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必须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用法律的权威增强人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以法治的力量推进道德建设、提升全社会文明程度。...[详细] 时间:2014-11-24 09:27 查看:183次标签:雒树刚依法治国以德治国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乃至世界最成功的故事。各国都在研究中国成功故事,关注中国发展道路,关心中国前途命运。中国要顺利发展,必须要增进外界对中国的全面了解和正确认知,必须要提升中国的感召力和亲和力。...[详细] 时间:2014-11-24 09:10 查看:53次标签:王毅习近平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九次峰会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要实现治国理政观念的重大创新和深刻变革,作为“后发国家”,就要对西方的先进理念和经验进行学习借鉴,同样也要清醒正视其教训和挫折,引以为戒。...[详细] 时间:2014-11-21 14:34 查看:296次标签:李以所现代国家治理推进治理现代化
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11月20日,《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公布。《意见》传递出以经营规模适度为目标促进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尊重农民意愿为前提引导土地...[详细] 时间:2014-11-21 14:30 查看:239次标签:家庭经营农村土地流转经营规模适度严防过度集中
中国地方环境政治研究建立在环境政治学的学科基础之上,但问题意识受到中国研究的中央集权—地方分权理论范式的主导。公共政策分析理论的引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研究者的观察视角,可能避免受到主导性理论范式的支配。当然,为了展现更为复杂的、多维的中国地方环境政治图景,...[详细] 时间:2014-11-21 14:25 查看:39次标签:环境政治学集权—分权环境政策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的新一轮农村改革,在加速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过程中,承包地、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和农村集体资产等农民主要权利载体,正在进入明晰产权、还权赋能的改革深水区,为维护农民权益、创新农业经营体系、推进农业现代化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详细] 时间:2014-11-21 13:43 查看:26次标签:乔金亮改革红利农民权益创新农业经营体系
国土资源部、农业部日前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国土资源部有关部门将根据近期地方实践经验和面临的难点问题,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将划定的城市开发边界落实到法定规划中,进一步...[详细] 时间:2014-11-21 12:54 查看:52次标签:永久基本农田城市开发边界生态保护“红线”划定
反对用西方宪政概念和标准来对照和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民主政治建设,并不是说我们要全盘否定西方国家在自己的历史中积累起来的政治文明,每个国家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每个国家都不应该看着别人的制度文明不舒服。这符合我国在国际关系中倡导的和平共处的精神...[详细] 时间:2014-11-21 10:45 查看:66次标签:苏长和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依法治国
国家治理的基本问题是如何运用制度理性对国家实施有效治理,如何对公共事务做出有效安排,从而实现秩序、公平、正义等社会价值。制度是国家治理的根本,宪法法律是国家基本的制度安排。...[详细] 时间:2014-11-21 10:42 查看:102次标签:丁国强法治改革国家治理
《决定》指出,必须以规范和约束公权力为重点,加大监督力度,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应以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为目标,进一步加强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制度建设,不断增强监督合力...[详细] 时间:2014-11-21 10:23 查看:45次标签:潘盛洲依法治国法律人人平等
怎样把《决定》精神贯彻好、把法治中国建设好?关键在把握核心要义,真抓实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根本要求是厉行法治。厉行法治,亦须把握核心要义。...[详细] 时间:2014-11-21 09:42 查看:39次标签:郑剑十八届四中全会厉行法治核心要义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需要付出长期艰苦努力。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确保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详细] 时间:2014-11-21 09:39 查看:61次标签:张鸣起依法治国人民主体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详细] 时间:2014-11-20 20:12 查看:133次标签:国务院办公厅农村土地经营权农业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已是拥有420多万个基层组织、8500多万名党员的大党,集中了全国数量众多的先进分子和各方面优秀人才,具有强大的组织动员力。这是巨大的组织资源和组织优势。我们把党的组织优势、联系群众的优势与国家治理体系的优势结合起来,这种叠加优势所产生出来的创造活力...[详细] 时间:2014-11-20 16:19 查看:216次标签:李锡炎党的独特优势国家治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依法治国和依规管党齐头并进,是中国法治体系建设的实践基础和重要特色。四中全会强调,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详细] 时间:2014-11-20 16:10 查看:132次标签:中国共产党执政史依法治国党的领导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确定了建设法治政府的六大任务。省社科院副院长刘旺洪教授认为,贯彻全会精神,要按照全会提出的法治政府建设的重点问题,结合我省实际,推进依法行政,让行政权力不逾越“法”的边界。...[详细] 时间:2014-11-20 14:48 查看:55次标签:十八届四中全会任松筠行政权力依法决策机制
法治是一种国家治理、社会管理、维护老百姓合法权益的方式。法治跟传统的人治的方式是相对应的。所以法治多一点,人治就少一点,如果人治强化了,法治自然就会受影响。什么东西能把权力关进笼子里,只有法治。...[详细] 时间:2014-11-20 14:41 查看:317次标签:马怀德法治政府建设依法行政
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多方面综合推进,不能单靠某一地区、某一个方面发展,区域内生态建设更是如此。在生态建设上,京津冀是一个整体,河北的生态建设与环境治理不仅决定着河北省生态建设的成败,也直接关系着京津两市生态建设的成败。...[详细] 时间:2014-11-20 14:41 查看:43次标签:生态建设张治江京津冀协同发展
概括地讲,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主要标志是在公共权力严格规范化基础上的国家治理的法治化、民主化和高效化。...[详细] 时间:2014-11-20 14:41 查看:83次标签:张有恒国家治理现代化依法治国
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是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四中全会提出推进法治社会建设的重大任务。社会依法规范运行是法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重要保障。在法治社会中,所有权力的运行都纳入法治轨道,公民依法理性表达利益诉求,社会矛盾纠纷依法有序得到解决,人民群众权利受到...[详细] 时间:2014-11-20 14:41 查看:188次标签:管砚依法维权化解纠纷机制十八届四中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