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是朝廷的战争,败在一个私字,私则弱,弱则败;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战争,胜在一个公字,公则强,强则胜。...[详细] 时间:2014-11-13 11:08 查看:247次标签:中华民族精神品格甲午战争
每个国家建构政权,保障人权和约束公权的方式方法可能不同,会有自己的特点。中国的特色就是由法定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来领导制定宪法。同时,在治理机制和逻辑上,也有一些中国传统的特色,比如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而不是完全引入西方的治理架构。...[详细] 时间:2014-11-13 10:48 查看:129次标签:依宪治国现代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之所以行得通、有生命力,根本原因在于这是从中国的社会实践中生长起来的。当然,事物总是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中的。中国的政治体制也必然要面临不断的改革。...[详细] 时间:2014-11-13 10:40 查看:53次标签:政治体制改革逻辑
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详细] 时间:2014-11-13 09:02 查看:143次标签:宪政资本主义莫纪宏依宪执政
政府权力来自人民、源自法授,也应接受人民监督、法律监督。让政府政策透明,是依法治国执政理念的内在要求。让权力阳光运行,是建设现代法治政府的应有之义。三中全会以来,权力公开、信息公开,越来越成为各级政府的“必答题”而非“选择题”。...[详细] 时间:2014-11-13 09:01 查看:76次标签:法治改革十八届四中全会依法治国
如果要读懂这两年里中国政治的变化,那么有两样东西必须准确把握。其一,是中国政治变化的内在逻辑,那就是改革。其二,是中国政治变化的预期目标,那就是十八大上提出并一直奋斗至今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详细] 时间:2014-11-12 16:47 查看:413次标签:APEC十八大大时代中国政治
“北京纲领”“亚太经合组织成立25周年声明”“自由贸易区路线图”“互联互通蓝图”“创新发展、改革与增长共识”……一批重要文件的通过和批准,果实累累,呈现在世人面前。...[详细] 时间:2014-11-12 16:37 查看:95次标签:APEC亚太经合组织习近平亚太合作
法治的底色,必须是对规则的敬畏;法治的实现,必须是立法、执法、司法、监督的统一。...[详细] 时间:2014-11-12 13:01 查看:138次标签:法治规则权威国家治理
《决定》对加强宪法实施提出明确要求。要坚持不懈加强宪法实施,将其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抓紧抓实,确保宪法在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中的统领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详细] 时间:2014-11-11 14:25 查看:274次标签:宪法监督制度法治
这是中国土地制度改革又一份纲领性文件。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和规模经营是事关农业农村发展的一件大事,也是深化农村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意见》的政策着眼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详细] 时间:2014-11-11 14:23 查看:107次标签:三农一号文件改革农村农民
中国全面推进深化改革一年来,随着一批批带有顶层设计性质的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相继出台,随着一项项具有标志性、关键性、引领性作用的重大改革举措陆续推出,中华大地正在发生的这场深刻变革,必将为亚太和世界的繁荣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详细]
时间:2014-11-11 10:46
查看:54次标签:习近平亚太深化改革发展
理解中国模式,可以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社会主义实践、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对独立自主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从经济发展、国家治理和文明复兴等维度来进行。...[详细] 时间:2014-11-11 10:32 查看:80次标签:中国特色发展复兴中国模式
依法治国是历史的必然规律,依法执政也是执政规律的必然选择。法治完备是现代文明的基本标志,现代社会的治理方式也要求遵循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治方式。...[详细] 时间:2014-11-11 10:25 查看:218次标签:法治思维党纪
西北大地洒落着无数革命遗址,腊子口、会宁、延安……这些原本十分贫瘠的土地,因洒满烈士鲜血而成为人民心中的圣地。近年来,兰州军区持续开展“红色基因代代传”工程建设和教育实践活动。...[详细] 时间:2014-11-11 10:14 查看:87次标签:红色时代全军官兵
这次十八届四中全会对“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做出了全面论述,主要是五个具体体系,即“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和“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详细] 时间:2014-11-11 10:07 查看:181次标签:执法依法治国法治
法治重在“宪法之治”。如果说法律是治国之重器,那么宪法就是治国之基石。宪法是全国人民共同意志的体现,也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制度依托。...[详细] 时间:2014-11-10 15:12 查看:260次标签:依法治国封丽霞宪法
从经济学的视角,智库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智力资本。智力资本又由人才资本、制度资本和关系资本三大要素构成。要真正实现中国智库质量和影响力的提升,需要从提升中国智库的智力资本入手。...[详细] 时间:2014-11-10 15:12 查看:94次标签:智库国家治理全面深化改革
外交制度是国家制度体系和治理体系的一部分,是管理对外关系的体制、机制的总和,也是外交思想与活动得以贯彻和实施的根本保障。新中国外交制度是在服务国家建设和国际秩序建设的要求下逐步确立起来的,其母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详细] 时间:2014-11-10 15:12 查看:209次标签:外交中国道路苏长和
在中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和澄清的认识问题,又是一个大是大非的政治问题。...[详细] 时间:2014-11-10 13:37 查看:693次标签:李君如法治全会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大韩民国政府关于结束中国-韩国自由贸易协定谈判的会议纪要...[详细] 时间:2014-11-10 13:07 查看:16次标签:中韩自贸区会议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