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批示指出,“把政法综治工作放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大局中来谋划”,为平安中国建设指明了方向,道出平安中国建设的真谛。...[详细] 时间:2014-11-07 14:08 查看:191次标签:专题依法治国十八届四中全会
我们现在经常讲一句话,改革要步稳蹄疾。何谓“步稳”?改革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于法有据,改革走的每一步都在法治轨道上。只要经过了充分论证和评估的改革,只要是符合实际、必须做的,该干的还是要大胆干,但不能乱折腾,不能不守法。...[详细] 时间:2014-11-07 14:08 查看:304次标签:习近平讲话中国路线图辛鸣改革法治
依法治国是现代文明的基本标志。一个社会有没有法治,是这个社会有没有文明的重要标志。为什么我们国家最早的法律的象征是一个独角兽?独角兽代表了公平正义。英文、德文、法文中的“法治”是一个多义词,有公平、正义以及规则的意思。...[详细] 时间:2014-11-07 14:08 查看:380次标签:法治标准国家李步云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在于坚持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法治、国治、党治是法治中国建设的“三位一体”:法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中之重,也是执政党建设的重中之重;党的领导是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保障,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根本保障。...[详细] 时间:2014-11-07 14:08 查看:162次标签:迟福林法治行动纲领十八届四中全会
在今天的时代,中国要真正成功崛起,就不得不直视这些挑战。如果说西方的智慧是理性思辨,东方的智慧则是体现在超强的生存能力和务实主义。我们也相信,一个以五千年文化为底蕴的中国,一定会给出一个不同于西方的、更加优越的解决答案。...[详细] 时间:2014-11-07 14:08 查看:267次标签:中国共产党能力治理挑战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3年内,根据国际国内的形势和恢复发展国民经济的客观需要,对知识分子实行在团结、教育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的思想改造,是符合当时历史发展实际的,而且也得到广大知识分子的认可。...[详细] 时间:2014-11-07 14:08 查看:42次标签:知识分子建国初期思想改造
在《共产党宣言》的“无产者和共产党人”这一节中,首先明确了“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随后又论述了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一步步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以至达到“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详细] 时间:2014-11-07 09:58 查看:38次标签:马克思共产主义社会《共产党宣言》
2013年以来的中国外交已经开始向大国外交“转型”。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之路的开启和中国外交战略转型基于两点:一是当今世界的变化;二是中国自身的变化。外部环境的变化和中国自身的变化,正在重塑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这要求中国外交在战略上更加具有国际视野,更加前瞻,更...[详细] 时间:2014-11-07 09:28 查看:96次标签:国际格局外交转型
全会指出,“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在价值追求上要体现公平、正义。吴兴彬说,公道正派是组织路线的价值规范,是组织部门的永恒主题,二者在终极目标上具有同向性,在终极价值上具有同质性。因此在选任干部时,要保证过程的公平,结果的公正。...[详细] 时间:2014-11-07 09:19 查看:1107次标签:依法治国十八届四中全会法治思维
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的辩证统一,不仅是理论命题,而且是实践命题。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就是全面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详细] 时间:2014-11-07 09:17 查看:73次标签:依法治国党的领导
司法权承担着判断是非曲直、解决矛盾纠纷、制裁违法犯罪、调节利益关系等重要职责,必须健全对司法活动监督制约的制度机制,让司法权在制度的笼子里运行。...[详细] 时间:2014-11-07 09:16 查看:44次标签:孟建柱司法权力改革
党的十五大就提出依法治国,1999年写入了宪法,至今已有17年的历史。依法治国现在被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特别是十八届四中全会就依法治国专门作出决定,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尚属首次,《决定》也是第一个关于法治建设问题的文件。...[详细] 时间:2014-11-06 15:08 查看:165次标签:全会决定起草人依宪治国胡云腾
四中全会对法治宣传教育提出了很高要求,比如把“制”改为“治”,这就要求法治宣传教育要继续在过去几十年加强法律条文宣传、法律知识传播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法律的实施、法律的执行,关注各种法律活动。更加注重培养对法律精神的崇尚,对法律实践活动的参与。...[详细] 时间:2014-11-06 14:22 查看:135次标签:司法行政改革张苏军
中央巡视组已陆续向今年第二轮巡视的全部10个省区市和3家单位反馈了巡视意见。记者梳理这些意见发现,“为情妇经商谋利提供方便”“能人腐败”“参教信教”等问题首次写入中央巡视组的反馈意见中,有关地区对这些问题的处理结果值得关注。...[详细] 时间:2014-11-06 13:41 查看:49次标签:中央巡视组小官巨腐带病提拔
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保障。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通过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党内法规、政治惯例等各种规范,从制度上、法律上发展社会主义...[详细] 时间:2014-11-06 13:41 查看:108次标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法治沈春耀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在国家生活中发挥领导作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也领导人民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改革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坚持司法体制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离不开党的领导。...[详细] 时间:2014-11-06 13:41 查看:110次标签:司法体制改革共产党依法治国陈建华
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公平正义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贯主张,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法者,天下之公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离不开法治有力保障。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着眼于依法治国与公平正义的有机统一,对以法治促进公平正义做出了全方位部署。本期话题,宣讲家网站从立...[详细] 时间:2014-11-06 10:42 查看:114次标签:法治正义四中全会精神
新中国成立初期,对广大知识分子采取团结、教育的策略,是从当时经济建设的客观实际出发,同时也是符合当时知识分子实际需要的。执政党与知识分子的关系基本是融洽与和谐的。知识分子以饱满的爱国热情,从未有过的政治积极性,投入了新中国各项建设事业。...[详细] 时间:2014-11-06 09:55 查看:24次标签:知识分子思想改造夏杏珍
法治文化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精神内涵,是科学立法、公正司法、严格执法的内在动力,也是全民守法的内在因素。法治文化具有教化与调控的功能,具有软约束力,在精神与思想深处制约着人们的行为方式。...[详细] 时间:2014-11-06 09:49 查看:90次标签:依法治国法治文化刘斌
法治的核心价值在于公平正义,终极追求是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权利。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详细] 时间:2014-11-06 09:33 查看:58次标签:法治社会主义四中全会精神汪习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