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在早期把自由和理性作为分析法律现象、探讨法律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理性法、自由法观念像一根红线,贯穿于马克思早期的法学著作之中。马克思早期的法学思想迈出了从唯心主义的理性法律观过渡到历史唯物主义法律观的第一步。没有马克思早期的法律观,也就不会有成熟的马克思...[详细] 时间:2014-11-10 10:37 查看:42次标签:马克思法学思想付子堂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它使我们彻底告别了几千年的人治传统,真正从主要依靠政策治理国家转向主要依靠法律治理国家,并使我们找到了国家治理和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实践路径,这就是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法治化。...[详细] 时间:2014-11-10 10:35 查看:155次标签:中国法治社会主义张文显
现有研究经常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放在一起讨论,辨别两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也是一个共同关注的话题。此外,还有很多分行业、分领域的论述,如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与法治化、经济增长模式、收入分配改革、特区发展、财税改革、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等等,大大丰...[详细] 时间:2014-11-10 10:21 查看:59次标签:国家治理陶希东历史全面深化改革
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是贯穿《决定》通篇的一条红线,是实现《决定》的总目标、总蓝图和新部署的路径保证,也是立足我国国情,总结近代以来我国法治发展的曲折历程和世界各国法治道路所作出的唯一正确选择。...[详细] 时间:2014-11-10 10:10 查看:318次标签:法治袁曙宏全会决定
国家治理现代化离不开法治的现代化;越是强调法治,越是要注重法的质量与品格。...[详细] 时间:2014-11-10 09:37 查看:157次标签:江必新法治全会决定
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性前提,维护国家安全是一国对外战略的核心要素与首要考量。安全观既是一国对其所处安全环境的总体性判断,也是对其准备应对安全威胁与挑战所要采取的措施的政策性宣示。...[详细] 时间:2014-11-10 09:17 查看:183次标签:习近平安全观亚洲外交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既要求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也要求党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党内法规既是管党治党的重要依据,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有力保障。要坚持问题导向,遵循管党治党规律,进一步完善党内法规制度,加快形成以党章为根本、配套完备的党内法规制度...[详细] 时间:2014-11-10 09:17 查看:426次标签:法治社会主义栗战书四中全会精神
习近平用“新常态”向世界描述了中国经济的一系列新表现,包括增速变化、结构升级、动力转变,特别阐述了新常态派生新机遇,指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发展前景更加稳定。...[详细] 时间:2014-11-10 09:00 查看:645次标签:新常态APEC中国经济习近平讲话
在马克思主义者和人民大众的眼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无论是改革开放前的三十年还是后三十年,都是走向辉煌的实践探索。这段历史虽然不是直线一条,出现过曲折和失误,但是比起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曲折和动荡,简直算不了什么。经过短短几十年的发展,到今天,中国共产党人领导...[详细] 时间:2014-11-09 14:38 查看:21次标签:刘书林虚无主义马克思主义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毋庸置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项全局性政策安排、系统性执行链条、前瞻性顶层设计。...[详细] 时间:2014-11-09 14:34 查看:427次标签:法治国家治理依法治国
《决定》在建设法治政府方面有许多发展和创新,为十八大确定的2020年基本建成法治政府的宏伟目标设计了整体的“施工图”和具体的实施路径。...[详细] 时间:2014-11-09 14:21 查看:277次标签:四中全会全会决定解读依法治国
《北京反腐败宣言》的通过,表明APEC各方对共同清除腐败毒瘤方面的认识更加一致,有望让中国和包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在内的APEC成员在引渡条约、司法协助、反洗钱等领域的谈判加速。...[详细] 时间:2014-11-09 09:18 查看:24次标签:反腐败北京反腐败宣言跨境追逃APEC
11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来到APEC会议国家会议中心新闻中心和怀柔雁栖湖新闻中心进行考察。他强调,做好APEC会议的新闻报道是中央交给我们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努力提供充足畅通便捷的媒体服务,使...[详细] 时间:2014-11-09 09:16 查看:12次标签:刘奇葆媒体新闻中心APEC
习主席在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对话会重要讲话中指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互联互通相融相近、相辅相成。如果将“一带一路”比喻为亚洲腾飞的两只翅膀,那么互联互通就是两只翅膀的血脉经络。...[详细] 时间:2014-11-09 09:09 查看:104次标签:专家解读习近平讲话互联互通
意识形态对经济、政治的反作用日益凸显,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已经以前所未有的程度摆在我们面前。意识形态工作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政治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关乎人民群众的安危祸福,关乎民族复兴伟大事业的兴衰成败。要保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致半途而废,...[详细] 时间:2014-11-08 09:49 查看:163次标签:共产党意识形态理论研讨会
法治社会建设的根本问题之一,是必须将法治理念和法治信仰内化于人心,外化于人们的行为。法治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详细] 时间:2014-11-08 09:33 查看:197次标签:丁元竹依法治国法治
这次中日达成的四点原则共识,为两国关系逐步走出低谷创造了必要条件,使两国关系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成为可能。其中一个重要看点,就是第一次以见诸文字的表达,明确了中日在钓鱼岛及东海存在主权争端,双方强调存在不同主张,这一点非常重要。...[详细] 时间:2014-11-08 09:31 查看:66次标签:专家解读中日关系四点原则共识
《决定》规定“对决策严重失误或者依法应该及时作出决策但久拖不决造成重大损失、恶劣影响的,严格追究行政首长、负有责任的其他领导人员和相关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这一紧跟在“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后的规定是对行政决策责任追究构成要件的规定,当然...[详细] 时间:2014-11-08 09:26 查看:101次标签:重大决策制度责任追究
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是依宪执政。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就是要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详细] 时间:2014-11-08 09:22 查看:145次标签:十八届四中全会四川发言摘要依法治国
我们的法治建设,是为了人民,为了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为了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为了人民的和谐幸福。离开这些去谈法治,就会对社会主义法治误读。...[详细] 时间:2014-11-08 09:20 查看:86次标签:卓泽渊国情法治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