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动职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实现中国梦凝聚智慧力量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开创我们的美好未来,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始终为了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方针,工人阶级始终紧跟党...[详细] 时间:2014-05-01 20:39 查看:61次标签:工人阶级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
我们党90多年的奋斗历程、60多年的治国理政实践证明,党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人民。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从而始终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推动党的事业不断蓬勃发展。...[详细] 时间:2014-05-01 20:38 查看:64次标签:总装备部为人民服务基因部长红色
习近平总书记到新疆考察,深入农户家走访作客、看望基层干部职工,和宗教界人士座谈,把党和政府的温暖带到新疆,新疆各族干部群众深受鼓舞,他们表示,要按照总书记讲话精神,共同努力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的社会主义新疆。...[详细] 时间:2014-05-01 20:24 查看:60次标签:新疆总书记社会主义群众干部
民主并不自然带来有序,但失去秩序,民主肯定是无根之木,是危险之源。西亚北非那些发生了革命的国家,以及伊拉克、阿富汗、菲律宾等很多被视为卷入西式民主浪潮的国家,都是在没有很好地解决秩序问题的情况下,突然开始了民主植入的进程。西方民主的很多功能一下子被“无限放大”...[详细] 时间:2014-04-30 11:07 查看:215次标签:丁刚危险源秩序民主
明确政府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角色,首先应梳理国家治理体系的定义和构成要素。国家治理体系是为了实现善治,达到治理目标,由政府、市场、社会等多元主体在相互依存的制度环境中共同治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模式。...[详细] 时间:2014-04-30 11:07 查看:214次标签:国家治理政府角色定位改革趋势
推崇宪法权威还是推崇个人权威,决定了法治与人治的不同道路选择。历史经验表明,无论个人有多大的魅力,无论有多高的权威,任何人不能超越宪法权威。因为个人权威,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详细] 时间:2014-04-30 10:07 查看:92次标签:宪法依法治国
历史忠实记录下每一个国家走过的足迹,也给每一个国家的未来发展提供启示。中国曾经长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却没有留下殖民和侵略他国的记录;而鸦片战争以来百多年间战火兵燹,内忧外患,令所有华夏子孙对战争苦难刻骨铭心。
...[详细]
时间:2014-04-30 09:59
查看:65次标签:习近平外交和平理念
今年1月,在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重点指出,要解决纪检监察系统“灯下黑”的问题。对此,张纪南指出,正人先正己,在此次改革中,中央纪委通过加强完善内部监督机制,形成了监督管理的闭合系统,在监督别人的同时,中央纪委也更加注重自身的监督,严格管理。
[详细]
时间:2014-04-30 09:54
查看:22次标签:最高检中央机关新设机构
人权是法治的前提,法治是人权的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保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尊重和保障人权,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宪法才能深入人心,走入人民群众,宪法实施才能真正成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详细] 时间:2014-04-29 11:39 查看:199次标签:中国梦中国人权法治
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就需要认真解读和分析马、恩关于人类社会发展阶段和进程的基本原理。他们把社会看作是发展着的活的机体,确立了一定生产关系总和是“社会经济形态”的概念,认为这种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的历史过程。...[详细] 时间:2014-04-29 11:39 查看:249次标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赵明义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以结构关系失衡为主要表现的制度失范和以权利义务失衡为主要表现的规则失范构成了现阶段我国制度规则的失范现象,并且引发了社会公平正义的失和,成为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社会进步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解难题。...[详细] 时间:2014-04-29 11:39 查看:106次标签:制度规则中国政府深化改革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制度硬约束”重要思想,关键在于制度得到普遍遵守,没有人可以超越于制度之外,更不允许任何人凌驾于制度之上。...[详细] 时间:2014-04-29 11:30 查看:44次标签:路向制度建设
历史上的革命和改革都是源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互动,促使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始终是人民群众。但改革与革命不同,革命的方式是自下而上,而改革则是自上而下。...[详细] 时间:2014-04-29 11:21 查看:143次标签:中国历代教训改革经验
人民权利是国家权力的正当性基础,是国家权力的最初来源,以人民主权学说为基础的以权利制约权力的论断已得到普遍认同,然而,权利是否能够直接制约权力,以及制约力度如何,是一个过于理想化的问题。...[详细] 时间:2014-04-29 09:58 查看:46次标签:国家义务权力
当地时间2014年4月24日,美国《时代》周刊在网站上公布2014年全球100位最具影响力人物名单,习近平就任中国国家主席以来第二次入选该名单。自2009年首次入选以来,他已是第五次上榜。
...[详细]
时间:2014-04-29 09:53
查看:93次标签:习近平盘点《时代》周刊
习近平于1990年曾撰文《秘书工作的风范——与地县办公室干部谈心》对此问题就有过相关论述,对于如何当好秘书有极强的参考学习价值。...[详细] 时间:2014-04-28 14:14 查看:204次标签:习近平秘书学习
与对政府守法义务之严格要求不同的是,对于私人主体则采行“法无禁止即自由”。这是市场经济与法治国家理念与实践深入人心之后的时代共识。...[详细] 时间:2014-04-28 10:57 查看:23次标签:边界简政放权法治国家治理能力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有了实现梦想的正确道路,还需要有精神动力。...[详细] 时间:2014-04-28 10:32 查看:158次标签:精神家园中华民族中国梦
法治是一个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集中体现,法治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治理能力的高低。习近平总书记的最新论断,彰显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规律性认识,对于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着深远的战略意义。
...[详细]
时间:2014-04-28 09:41
查看:50次标签:法治改革
“为学之实,固在践履。”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应用的过程促进学习深化,也检验学习成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要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坚持学用结合、知行统一,把学习成效体现到促进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改造上,使思想真正有所提高,使工作切实得到改进和...[详细] 时间:2014-04-28 09:23 查看:125次标签:习近平刘奇葆重要讲话总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