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与权力向基层下沉是大部制改革的普遍做法和必然要求。然而,在以往的大部制改革中,权力下放是从高层级政府向低层级政权组织逐级下放权力,权力仍是在政府内部流动,并没有流向政府之外的治理主体。...[详细] 时间:2014-04-28 09:20 查看:42次标签:大市场政府大部制改革
当前一些人企图把马克思主义边缘化。有的人忘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不是把我国的客观实际作为改革的出发点,而是把主观的设想当作改革的出发点。
...[详细]
时间:2014-04-28 09:15
查看:46次标签:改革“普世价值”
郭声琨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事关政法工作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是做好新形势下政法工作的科学指南。...[详细] 时间:2014-04-28 08:46 查看:21次标签:公安部犯罪分子郭声琨
民主政治体系及其各要素各安其位,发挥自身的位置功能,通过各自的相互作用实现自身结构和功能优化,就会促进民主政治体系整合为有机整体,进而成为民主政治体系发展的动力。当代中国民主政治要实现其自身发展,就必须把握好民主政治生态定位规律。...[详细] 时间:2014-04-27 13:13 查看:170次标签:民主建设政治生态规律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强调,近代以后,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但是,中国人民从不屈服,不断奋起抗争,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开始了建设自己国家的伟大进程,充分展示了以爱国主义...[详细] 时间:2014-04-26 20:27 查看:132次标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
对于中国来说,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社会主义宪政体制,进一步限制日益膨胀的公权力,首先需要克服来自思想观念的束缚和利益固化的阻碍。...[详细] 时间:2014-04-25 13:51 查看:134次标签:公权力异化从严治吏反腐败
乌克兰位于欧盟与俄罗斯两大经济体之间,与两大经济体有着密切的经济联系。首先,俄罗斯是乌克兰最大的贸易伙伴和主要的能源供应国。由于地缘和历史的原因,俄罗斯一直是乌克兰最大的贸易伙伴和主要能源供应国。虽然近年来欧盟的比重有所上升,但是乌克兰经济仍然离不开俄罗斯。天...[详细] 时间:2014-04-25 13:51 查看:1207次标签:乌克兰政治危机经济因素俄罗斯欧盟
中国是单一制国家,实行中央对地方的统一领导体制。因此,新一轮展开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必然为新一轮城市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提供政策依据,也必然对其产生重大的指导作用。...[详细] 时间:2014-04-25 13:49 查看:64次标签:大城市职能转变政府机构改革
当前我国反腐败面临双重任务,一方面必须彻底清除执政团队内部的害群之马;另一方面必须进行制度建设,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的建设,通过制定完善的法律制度,防止出现新的腐败现象。...[详细] 时间:2014-04-25 13:43 查看:88次标签:反腐败亡党亡国
治理,既有政府的统一管理和服务,又有公民的有序参与。这种治理体系是个系统工程,“小巷总理们”的工作,就是治理体系十分重要和基础的一环。...[详细] 时间:2014-04-25 13:42 查看:122次标签:治理群众路线转型社会中国特色
近年来,随着科技项目和经费不断增长,各界对科技工作的要求和期待也在提高。去年福建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受理近3000项,项目资助经费4亿多元。但以往繁琐的项目申报、冗长的审批流程为人们所诟病。...[详细] 时间:2014-04-25 13:24 查看:26次标签:审批权厅长
习主席强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今年是甲午战争120周年,如果以甲午战争为逻辑起点,中国人民用了第一个60年实现“站”起来,用了第二个60年实现“富”起来,当前正用第三个60年实现“强”起...[详细] 时间:2014-04-25 09:48 查看:147次标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
实际上,非行政许可审批通常被认为是一些没有法律依据的“红头文件”所规定的审批事项,而这一直以来也是政府行政权力的“灰色地带”。在非行政许可审批过程中,由于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对政府非行政许可审批权的制约监督薄弱,导致权力寻租空间较大,也容易形成腐败滋生的土壤。...[详细] 时间:2014-04-25 09:44 查看:95次标签:红头文件
改革开放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思想解放的历史。回望改革开放三十五年来的实践过程,正是人们的思想从僵化半僵化到日趋灵活、观念封闭半封闭到逐步开放的转变过程。...[详细] 时间:2014-04-24 14:13 查看:105次标签:解放思想中国社会主义改革
习近平同志多次讲到加强战略思维时,还在不同场合提到了各方面的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全球思维、底线思维、法治思维、超前思维等,这些都贯穿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都彰显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战略智慧和高瞻远瞩的时代眼光。...[详细] 时间:2014-04-24 10:00 查看:101次标签:中华民族复兴中国梦习近平战略问题
中国道路的世界意义在于:一个国家发展道路的选择可以学习和借鉴别国、别地区的经验和教训;但是,要可持续地推动一个大国特别是超大民族国家的发展,一定要寻找到基于本民族国家之特性和国家历史与现实之情形的独特发展道路。...[详细] 时间:2014-04-23 14:32 查看:76次标签:独特性中国道路世界意义
自中国政治学学科重建以来,几代学人通过不断的尝试,去开掘政治与行政体制改革新的突破口。其中从事治理理论研究的学者也不例外。他们不惜采用一种实用主义的立场与方法,选择性地阐释国外治理思想,试图提出适合中国语境的变革之路。...[详细] 时间:2014-04-23 14:15 查看:92次标签:中国政治改革治理理论公民社会谱系学
政治制度是公共权力运行的基本规范和行为准则,在民主政治的条件下,执政党及其政府要提高自身的公信力,关键在于构建有效制约公共权力的制度。...[详细] 时间:2014-04-23 14:15 查看:147次标签:公信力执政党政治信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优势就是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种制度是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的制度,因而能够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形成整体的力量。...[详细] 时间:2014-04-23 14:02 查看:73次标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辛向阳
欧洲各国之间的激烈竞争和频繁战争,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对国家统一的追求和强力政府的建设首先成为欧洲各国强大的基础。简单地说,就是残酷、频繁、激烈的战争促使诞生了近代军事上无比强大的欧洲。...[详细] 时间:2014-04-23 13:43 查看:57次标签:西方国家政治制度发展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