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治发达国家通过行政程序法典对行政决策进行调整已经有一定的立法经验,在这些国家行政决策的程序规则中都对行政决策的方式作了相应的规定。例如,决策中的听证、决策中的专家咨询、决策中的方案选择等等。...[详细] 时间:2014-04-23 10:18 查看:58次标签:地方政府行政决策评估制度
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自身性质看,它与“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五位一体’伟大布局”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一样,同属于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重要内容。...[详细] 时间:2014-04-23 09:45 查看:56次标签:三中全会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依法治国顶层设计是法治建设规划与部署的总体构想,是融合理论与实践的路径与蓝图,既具有目标的明确性又具有具体的可操作性。...[详细] 时间:2014-04-23 09:43 查看:183次标签:依法治国顶层设计
辽阔的国土、悠久的历史和勤劳勇敢的人民,正是这三者的结合构成了被拿破仑称为“睡狮”的中国,习近平庄严地向世界宣告:现在,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头和平的、文明的狮子。...[详细] 时间:2014-04-23 09:08 查看:437次标签:欧洲习近平自信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讨论通过了《东北亚名人会共同倡议》,提出了尽早达成三国自贸协定、重启中日韩高级别会议、共同承担起地区和平重责、建设“东亚命运共同体”等多项倡议。与会代表表示,将就会议提出各项倡议进行探讨,并为落实倡议、推动合作、促进东北亚经济一体化和地区民众...[详细] 时间:2014-04-23 09:07 查看:76次标签:“东亚困局”“东北亚名人会”第九次会议曾培炎
各部门面向地方政府等方面的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凡与地方政府之间能够协商处理的,或者直接面向市、县、乡政府的,或者由地方政府管理更方便有效的,或者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要于本通知印发后一年内予以取消或下放。...[详细] 时间:2014-04-22 22:03 查看:64次标签:国务院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基础、是前提,和平统一是目的、是归宿,两者如同车上的轮子缺一不可。从战略上考虑,要将和平发展的良好势头逐步引向和平统一,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共同点、着眼点和落脚点。...[详细] 时间:2014-04-22 14:40 查看:344次标签: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平统一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没有成功,这是由许多因素造成的,他所做的一切,并非都一无是处。莫德罗对于戈尔巴乔夫所倡导的公开性是持肯定态度的,他认为:“公开性和透明度被认为是改革的内部属性,是一对孪生子。”...[详细] 时间:2014-04-22 09:46 查看:91次标签:社会主义者苏联灭亡根源
纵览中国历史,先贤为我们树立了典范。前有北宋大儒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济世格言,后有清代民族英雄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为官信条,既反映了先贤们做人的宽阔胸襟,更体现了他们为国为民的政治情怀。...[详细] 时间:2014-04-22 09:15 查看:91次标签:国家治理“为官不为”群众路线
中国正处于现代化转型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构建是成功实现这种转型的关键。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中国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国家治理现代化转型之路。...[详细] 时间:2014-04-21 14:54 查看:93次标签:国家治理体系基本框架
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创造理想并勇于实现社会理想与人生理想的民族,正因为有着不息的理想追求,才创造了汉武盛世、开元盛世和康乾盛世等一个个人间奇迹,走在世界前列,为人类文明发展了作出了巨大贡献。...[详细] 时间:2014-04-21 14:54 查看:188次标签:中国梦社会主义现实意义
研究中国发展问题,需要登高望远,站在世界发展大格局的高度,在当今时代发展变化的历史潮流中去认知和把握,既要对国外舆论进行批判与评析,又要勇于批判和吸收国外学者的一些合理见解,拓宽理论视野,借鉴积极成果,在中国发展和中国国际形象问题上掌握我们的国际话语权。...[详细] 时间:2014-04-21 13:39 查看:171次标签:评析国外舆论中国发展
抓住事物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采取一般与特殊点面结合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实践论》等著作中就提出抓住主要矛盾等治国理政的重点论观念,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详细] 时间:2014-04-21 13:37 查看:128次标签:方法论法治中国
公平正义,应当是中国本轮改革新的旗帜。但有人可能会怀疑,公平正义的目标是不是过于理想化?公平正义能真正实现吗?这个问题关键是怎么看。...[详细] 时间:2014-04-21 13:33 查看:252次标签:改革孙立平既得利益集团公平正义
虽说1992年十四大、1997年十五大、2002年十六大,都曾不同程度地提到了国家安全,但只有2004年9月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才第一次比较系统地论述了国家安全问题,并首次提出要“抓紧构建维护国家安全的科学、协调、高...[详细] 时间:2014-04-21 13:23 查看:105次标签:专家解读国家安全观
为什么一面是倡导精简的机构改革浪潮,另一面则是衍生机构隐性膨胀之风呢?究其原因,还是衍生机构同自己的母部门之间形成了一种十分紧密的相互依赖关系——衍生机构愿意“靠着大树好乘凉”,母部门也可以从这个不太在场面上宣扬的孩子那里得到些好处,二者之间的彼此依赖助涨了隐...[详细] 时间:2014-04-21 09:37 查看:47次标签:政府机构改革灰色地带隐性膨胀
长期以来,在一些地方、部门和行业中,“潜规则”渗透蔓延,危害甚大。作为“一种未必成文却很有约束力的规矩”,“潜规则”存在于社会方方面面。...[详细] 时间:2014-04-20 20:17 查看:60次标签:现代化国家治理现代化潜规则
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目的,在于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以作风建设的新成效重建与人民的血肉联系。从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的经验看,顺应群众期盼搞活动,诚心诚意欢迎群众提意见、挑毛病,从群众呼声中找差距、找问题,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基本标准,老百姓的满意度就越高,活动成效也就...[详细] 时间:2014-04-19 19:56 查看:235次标签:三实三严慎海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对于政府而言,网络问政的本质在于如何利用新型平台与人民群众保持沟通。深圳罗湖区的“家园网”坚持了7年多,构建了老百姓与政府沟通的管道,打造社区治理的综合性平台。而广东省总工会的“工人在线”则率先体现了“通过维护公民权利来实现社会稳定”的理念,通过“维权”来实现...[详细] 时间:2014-04-18 13:12 查看:149次标签:社会治理“善治”政府国家治理
法治思维,是以合法性为出发点,按照法治精神求解问题的思维模式。上海自贸区率先试点“负面清单”制度,就是以法治思维推进改革的一次实践。它打开了一个缺口,并以此形成对“权力清单”的倒逼作用。...[详细] 时间:2014-04-18 13:07 查看:54次标签:法治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