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上午9时,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这次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胡锦涛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向大会作了大会报告。今日上午,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张峰教授做客...[详细] 时间:2012-11-11 22:56 查看:223次标签:张峰十八大
11月8日上午9时,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这次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胡锦涛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向大会作了大会报告。今日下午,国防大学教授公方彬做客人民网,以&ldquo...[详细] 时间:2012-11-11 22:56 查看:427次标签:公方彬十八大
[主持人]: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亲爱的网友朋友们,大家好,您现在正在收看的是人民网和北京电视台共同推出...[详细]
时间:2012-11-11 22:56
查看:612次
标签:郭建宁 十八大 解读
十八大报告实际上也是指引我们未来建设、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详细]
时间:2012-11-11 22:56
查看:941次标签:李忠杰解读 十八大
[主持人]: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在胡锦涛总书记所做的报告当中我们也注意到了一个新的词:五位一体。它指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详细] 时间:2012-11-11 22:56 查看:399次标签:李义平 解读 十八大
随着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会期的临近,中国社会乃至整个世界对十八大的聚焦也越来越集中了。在这一过程中,相当多的...[详细]
时间:2012-10-17 23:11
查看:235次
标签:十八大 思想建设前瞻辛鸣
核心提示:本期嘉宾纪宝成认为,国家“十二五”规划中的高等教育改革方向会侧重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使人才培养质量有一个比较大的提升。他还分析,中国高等教育改革进行到今天,进一步的改革需要更多方面的联动,牵涉到社会、经济等方方面面的体制和...[详细] 时间:2012-10-17 09:26 查看:56次标签:纪宝成高等教育高考
在很大程度上,世界社会主义的未来取决于当代无产阶级联合的水平和工作效率。这里只简要地谈一下与此相关的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要实现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讲的“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目前应加强以下6个形式或途径的...[详细] 时间:2012-10-17 09:01 查看:69次标签:程恩富社会主义无产阶级左翼政党
随着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会期的临近,中国社会乃至整个世界对十八大的聚焦也越来越集中了。在这一过程中,相当多的人把关注重点放在了十八大的人事变动上。这一关注不能说偏离主题,但仅仅停留于此,恐...[详细] 时间:2012-10-17 09:01 查看:152次标签:辛鸣思想建设十八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今年是中国官方正式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第二十周年。江泽民在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的主题即是&ldquo...[详细] 时间:2012-10-16 14:18 查看:175次标签:崔之元国有化美国
胡锦涛同志在“7·23”讲话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重大理论和实践成果,最重要的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详细] 时间:2012-10-15 09:21 查看:67次标签:秦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特色理论特色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北京9月29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28日召开会议,建议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2年11月8日在北京召开。今天,中共中央党校教授辛鸣接受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专访表示,十八大是中国处于重要“历史方位&...[详细] 时间:2012-10-10 16:01 查看:409次标签:十八大 历史使命方位辛鸣
中共中央政治局28日召开会议,建议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2年11月8日在北京召开。今天,中共中央党校教授辛鸣接受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专访表示,十八大是中国处于重要“历史方位”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担负着重大&ldquo...[详细] 时间:2012-10-08 09:07 查看:173次标签:辛鸣十八大历史方位历史使命
为什么政治学学者尤其要多做实证研究、经验研究呢?原因很简单——因为光靠读书读不懂政治。研究政治学,要在阅读有字之书之外,再读另一本无字之书——实践。 欲读无字之书...[详细] 时间:2012-09-26 23:28 查看:141次标签:学者政治房宁
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国际上的反社会主义学者曾为此弹冠相庆,庆祝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失败”。正当西方许多学者为资本主义的“胜利”而高呼、以为资本主义将成为“永恒”时,先是被冷战...[详细] 时间:2012-09-21 13:19 查看:127次标签:国际金融马克思主义危机时代秦宣
国家与社会协同治理的实质,就是政府与公民对社会政治事务的合作管理,简单地说,就是官民共治。这些年来,包括政治学界在内的中国知识界越来越重视并倡导国家与社会...[详细] 时间:2012-09-14 15:20 查看:202次标签:俞可平中国官民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