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必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框架和逻辑下进行,并通过有关制度予以保障和确认。...[详细] 时间:2020-04-26 10:55 查看:683次 标签:徐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建设
推进融媒体发展,建立全媒体传播体系,做大做强主流舆论,关键是加快主流媒体进军网上的步伐。...[详细] 时间:2020-04-26 10:43 查看:170次 标签:丁茂战主流媒体融媒体发展
乡村文化振兴不仅是乡村振兴的任务和价值追求,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和抓手,为推进乡村组织振兴、生态振兴、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提供重要支撑。...[详细] 时间:2020-04-24 09:57 查看:337次 标签:鲁小亚刘伟乡村文化乡村振兴
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健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管理和保障制度,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丰富、更优质的精神食粮,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详细] 时间:2020-04-24 09:41 查看:161次 标签:高鑫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人民为中心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详细] 时间:2020-04-24 09:39 查看:256次 标签:孙来斌中国之治文化根基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文化建设制度的价值引领,归根结底必须紧紧依靠并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详细] 时间:2020-04-24 09:27 查看:278次 标签:商志晓核心价值观文化建设制度
疾风方知劲草,烈火淬炼真金,中国在此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的优异表现不仅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力量,还凸显了中国人权文化所具有的独特优势。...[详细] 时间:2020-04-23 11:06 查看:448次 标签:尚海明疫情治理人权文化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随着科技的进步、文明的发展,文化已经与经济、政治以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融合在一起,成为直接影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详细] 时间:2020-04-21 12:40 查看:395次 标签:王光荣文化软实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当前,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头等大事。作为哲学工作者,我们有必要对抗疫实践进行哲学视角的观照和分析。因为这样的分析,可以使我们深刻领会抗疫实践所应遵循的重要原则和基本思路。...[详细] 时间:2020-04-20 15:08 查看:213次 标签:邱耕田抗疫实践哲学
黄淳耀比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更早提倡复兴古学、经济干时,他研究六经奥旨,重视实学,对清初学术有过先导贡献。他竭力反对剽摹谲怪之习,厌弃明末浮华学风,对清初文坛亦可谓影响深远。郭绍虞先生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中说他合性理、事功、文章与做人于一体,超越了秦汉、唐宋...[详细] 时间:2020-04-20 14:48 查看:126次 标签:刘霞黄淳耀古文观
日本学者注释《楚辞》,至江户时期开始出现。代表者有浅见斋(1652—1711)《楚辞师说》、芦东山(1696—1776)《楚辞评园》、冈松瓮谷(1820—1895)《楚辞考》等。其中以龟井昭阳(1773—1836)《楚辞玦》最富有创见。...[详细] 时间:2020-04-20 14:46 查看:119次 标签:大野圭介龟井昭阳楚辞玦
日本素有翻刻汉籍的传统,其刻本一般称为“和刻”。和刻之于《楚辞》也不例外,如汉王逸《楚辞章句》(《章句》)、宋洪兴祖《楚辞补注》(《补注》)及朱熹《楚辞集注》(《集注》),都是研究者必读必备之书,于是日本学者花大力气,加以翻刻。...[详细] 时间:2020-04-20 14:39 查看:132次 标签:王琨黄灵庚楚辞和刻
经历此次抗疫,我们在生死观和忧乐观上有了进一步的反思与醒悟,而在抗疫斗争中所展现出的刚健自强、万难不屈的精神,必将在继承中得以发扬光大。...[详细] 时间:2020-04-17 11:03 查看:237次 标签:郭齐勇中华民族精神力量
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指引下,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征战、艰辛努力,经过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百年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胜利在望。...[详细] 时间:2020-04-15 09:45 查看:421次 标签:王伟光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
随着国内疫情的转好,各地教育部门开始着手布置和实施中小学开学工作。在学生长期居家学习之后,一些中小学教育者对是否能够很快做好线上与线下教育的衔接和转换工作表示担忧和疑虑。要真正消除这种担忧和疑虑,就必须从教育形势的变化上去考量。...[详细] 时间:2020-04-14 16:43 查看:116次 标签:余清臣教育部门教育形势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中国的哲学,气傲烟霞,势凌风雨,反思纵横,中得心源,钩深致远,唯变所适。它将中华文明智慧的曙光,照射在哲学史上,使东方智慧之爱,尤为鲜艳灿烂。...[详细] 时间:2020-04-14 16:39 查看:175次 标签:张立文中国哲学东方智慧
民间文学由口头性引申而来的变异性,让民间文学成为开放的知识系统。正因为如此,民间文学不仅承载跨越世代的文化记忆,也能体现当代社会的精神特质。民间文学不断因应当下需要而叙说过去的事情,所以我们能在其中看到古代中国的历史风云,近代中国的屈辱与贫弱,现代中国的革命与...[详细] 时间:2020-04-14 16:36 查看:203次 标签:黄景春民间文学社会记忆
民间文学大部分产生于农耕文明时期。在宗法家族制度背景下产生的中国民间文学作品,如两兄弟故事、天鹅处女型故事等,与今天的生活存在很大的距离,随着传承环境的改变和传承人的不断减少,难以传承下去。...[详细] 时间:2020-04-14 16:35 查看:122次 标签:郑土有民间文学遗产化保护
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之间一直有着密切的关系,许多作家作品都有着浓郁的民间文学元素,甚至是以民间文学为基础进行的再创作。在“五四”新文学的建构过程中,民间文学起到了重要作用,胡适认为一切新文学的来源都在民间,刘半农曾仿民歌体进行诗歌创作,这些新文学作家还在1918...[详细] 时间:2020-04-14 16:33 查看:110次 标签:王光东民间文学当代作家文学
要努力培养一支真正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真正深入群众,真心依靠群众,真情关爱群众,真诚服务群众。...[详细] 时间:2020-04-14 08:37 查看:281次 标签:宋圭武乡村全面振兴农耕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