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事变”发生前,毛泽东就对国民党存有戒心,曾制订过一个大胆的先发制人的计划,打算派15万精兵打到国民党后方去,但这个计划被共产国际否定了。这件事强烈刺激了毛泽东。这是延安整风...[详细] 时间:2013-07-11 10:45 查看:17923次 标签:延安整风
原题:国民党中央代理宣传部长 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以后,中国共产党通过国民党这一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发动和组织了反帝反封建军阀的革命斗争。 ...[详细] 时间:2013-07-10 14:58 查看:245次 标签:毛泽东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保证党中央领导人的饮食安全与健康,“香山农场”筹备建立。当时有人戏称“我们种的是党中央一块小小的自留地”。农场如何为毛...[详细] 时间:2013-07-09 13:37 查看:6916次 标签:食品特供
马振犊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副馆长、研究馆员。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在民国档案与民国史研究领域,发表论文90余篇,独著合著出版史...[详细] 时间:2013-07-08 10:07 查看:1579次 标签:南京大屠杀
【作者简介】:张寿春,汉族,1933年生,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教授,江苏省瞿秋白研究会特约研究员,全国周恩来生平和思想研究分会理事,江苏省周恩来研究...[详细] 时间:2013-07-05 15:07 查看:961次 标签:张闻天群众路线张寿春
做“扫把”,体现的是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服务精神;做“泥菩萨”,则折射出高高在上的当官做老爷心态。做“扫把”还是做“泥菩萨”,实际上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观和群众观,拷问着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和政治责任。越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这样的追问越具有现实意义。...[详细] 时间:2013-07-05 15:07 查看:343次 标签:曲青山彭德怀泥菩萨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二大最主要的成果是发表了《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在这个宣言的起草过程中,时任中共中央局书记的陈独秀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大第一天的大会结束后...[详细] 时间:2013-07-04 10:31 查看:636次 标签:陈独秀中共二大
毛泽东在广州担任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所长期间,主编出版了一套《农民问题丛刊》。这不仅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宣传革命思想和指导全国农民运动的重要文献,而且是研究中国近代农民问题的宝贵资料,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农...[详细] 时间:2013-07-03 10:31 查看:141次 标签:毛泽东农民群众
邓小平的政治智慧 文章来源: 学习时报 [作者:王长江] 发布时间:13-07-01 16:05:47 5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长期探索选择了我们自己的道路。在不断学习、借鉴和继承的同时,如何防止因学习而把我们...[详细] 时间:2013-07-02 11:19 查看:183次 标签:邓小平政治智慧改革开放
考察中国近代化的演变轨迹,我们不难发现,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虽然波澜壮阔,但却一波三折,举步维艰。中国的近代化固然没有取得应有的成就,但它遗留的经验教训却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并蕴涵着深刻的历史启示。...[详细] 时间:2013-06-26 14:42 查看:31286次 标签:中国传统文化华夏中心现代化建设近代化进程
“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习近平同志的这一重要论述,对于澄清一些模糊认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详细] 时间:2013-06-26 14:41 查看:1328次 标签:改革开放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齐卫平
《国史稿》第二卷(以下简称“国史稿二卷”)写的是从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发生前这十年的历史,反映了党带领全国人民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是这十年的主题和主线。...[详细] 时间:2013-06-22 21:55 查看:502次 标签: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两弹一星文化大革命三大改造
...[详细] 时间:2013-06-21 15:17 查看:1135次 标签:接班人胡锦涛科学发展观邓小平十二大宋毅军
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为什么挺进井冈山去开辟革命根据地?最初向毛泽东推荐井冈山的人是谁呢? ...[详细] 时间:2013-06-20 10:10 查看:741次 标签:井冈山毛泽东王兴亚田树德
世间万物,大至国家、民族、社会形态,小至个人生活的喜怒哀乐,所有的形成、发展、转换、变化、结束,最终都将成为历史。时下,一些“穿越剧”“宫廷戏说”和“抗日神剧”为寻求卖点和看点,主观臆测、胡编乱造,最终沦为大众批判和嘲讽的笑柄。...[详细] 时间:2013-06-19 17:32 查看:298次 标签:神剧透脱5000年历史事实死历史剧笑生以史为镜
对城市主政者来说,整齐划一、井然有序的审美图景无疑是很有吸引力的,但这种与市民日常生活为敌的审美秩序,终究阻拦不了内在于市民生活的自发秩序,坊市制最后还是不知不觉间瓦解了。北宋政府承认...[详细] 时间:2013-06-18 10:47 查看:1175次 标签:城管拆迁清明上河图坊市制吴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