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刻回答了有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以及全党全国人民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进一步巩固了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对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鲜明阐述,与邓小平维护社会政治稳定思想中体现出的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定信念一...[详细] 时间:2014-07-30 10:15 查看:1280次 标签:邓小平社会政治稳定思想

  • 日本在发动甲午战争时,受挫时,以及战败后,都曾有机会对自己走过的道路进行认真的回顾与反思,从而悬崖勒马,避免越陷越深。然而直到今天,它仍然沉迷在历史的梦境里未能清醒。只要它一天弄不清其中的道理,就一天找不到未来发展的正确方向,因为历史是无情的,它永远不会被遗忘...[详细] 时间:2014-07-29 14:10 查看:543次 标签:甲午战争日本国策武寅 

  • 1975年整顿是对“文化大革命”拨乱反正的开始,是改革开放的实验,邓小平理论也在1975年整顿中酝酿和开创。1975年整顿,为随后发生的“四五运动”和粉碎“四人帮”,为结束“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作了十分重要的精神准备和物质准备。...[详细] 时间:2014-07-29 10:34 查看:1440次 标签:邓小平领导艺术

  • 习主席讲的很好,历史是一本最好的教科书,也是一种清醒剂,能使得我们清醒起来。而从甲午战争这本教科书里我们能够学到很多东西。我认为我们研究甲午战争、总结它的历史教训,应该有一种大历史观,就是要有宏大的历史眼光和广阔的国际视野。...[详细] 时间:2014-07-29 10:11 查看:486次 标签:甲午战争大历史观王晓秋

  •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它不会重复时间和情节,但会重复规律和教训。今逢甲午,狼烟犹存。我们回望甲午,就是为了更好地镜鉴甲午;我们反思甲午,就是为了更好地走出甲午,不让甲午的悲剧再现。...[详细] 时间:2014-07-28 14:01 查看:1731次 标签:悲剧甲午战争褚益民

  • 在德国挑起战争的说法中,还有两条重要依据。一是德国早就制定了攻击法俄的战争计划。二是德国率先宣战。我认为,这些并不能说明德国拥有挑起战争的主观意图。事实上,德国是在战争不可避免情况下,才决定首先开战的。...[详细] 时间:2014-07-25 13:57 查看:2250次 标签:起因列强争霸一战

  • 当然,和平不能止于希望与祈求,享有和平要有保有和平的能力。汲取甲午之战以及此前此后的诸种教训,建设一支准备打仗、能打胜仗的威武之师是中国社会国家治理的题中应有之义。...[详细] 时间:2014-07-25 13:41 查看:481次 标签:甲午战争启示国家辛鸣

  • 腐朽的无望,更加激活了列强贪婪的胃口。那是多么黑暗屈辱的一页:一方面,清廷昏聩,任由“无官不贪,无事不贿,上下相欺,大小相欺”现象蔓延肆虐;另一方面,帝国主义列强加紧侵略中国,清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条约,割地赔款,一再让步,中华民族的危机空前严重。...[详细] 时间:2014-07-25 13:37 查看:486次 标签:甲午战争贪腐

  • 今日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顺顺当当就能实现的,我们越是发展壮大,面临的阻力和压力就会越大,遇到的风险和挑战就会越多。...[详细] 时间:2014-07-25 09:18 查看:880次 标签:战争与和平辩证法中日甲午战争

  • 毛泽东作为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他既是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设计者,又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者。...[详细] 时间:2014-07-24 13:23 查看:997次 标签:毛泽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贡献

  • 世上事物总是发展变化的。走上领导岗位后,抬“轿子”、拍马屁的人多了,领导干部应自警、自醒、自重、自爱,进一步加强学习,自觉改造世界观,不断矫正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若不如此,就容易滑向犯罪的深渊。现实中我们常听到领导干部在沦为阶下囚后反悔时,有一句共同的话:自己放...[详细] 时间:2014-07-24 13:16 查看:481次 标签:周恩来谦谦为人矫矫为官

  • 今天,重温30多年前邓小平对毛泽东的评价,联想“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面临命运转折时思想领域的复杂局面,不能不赞佩邓小平的胸怀、眼界,特别是他深刻的大局观。同时,我们也可以更好地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评价历史人物的重要论述。...[详细] 时间:2014-07-24 13:14 查看:478次 标签:邓小平大局观毛泽东张国祚

  • 文化没有优劣之分,文明程度却有高低之别。如同中国历史上其他少数民族一样,入主中原的满族有一个自觉接受先进的中原生产方式、学习儒家文化的历史过程。...[详细] 时间:2014-07-24 13:09 查看:1210次 标签:甲午战争日本中华文化中国

  • 马克思主义具有大众化的鲜明理论特质,然而,马克思主义传播在当今出现弱化却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关涉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所面临的另一重大问题:如何认识和看待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规律。回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众化传播的历史,我们可以从中获取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历史经验。...[详细] 时间:2014-07-23 14:39 查看:279次 标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邓小平军事战略思想,是在对时代特征认识的重大突破和发展基础之上形成的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思想。它着眼于中国的稳定和发展,着眼于全人类的和平与发展,寓国家安全于发展之中。...[详细] 时间:2014-07-23 10:29 查看:672次 标签:邓小平军事战略战略决策

  • 甲午海战在开启中国人民的文化自觉历史进程的同时,也开启中国人民开放学习的历史进程。2014年4月习主席到欧洲去就讲了这个问题。我们并不排斥西方制度中的优秀内容,我们近代也尝 试过各种制度选择,但是发现它们不适合中国国情,中国人既不能走老路回到封建社会,也不能走...[详细] 时间:2014-07-22 10:20 查看:1211次 标签:甲午战争张文木历史总结

  • 甲午战争对于日本而言,同样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它是近代日本从“被压迫国”变为“压迫国”的转捩点,也是日本迈向军国主义的标志性事件。...[详细] 时间:2014-07-21 10:32 查看:329次 标签:甲午战争

  • 实质上,李鸿章一生中外交行为的对与错,根源在于“外须和戎,内须变法”的“和戎”。为了内部而对外“和戎”,为了稳住阵脚而对外妥协,这在中国历史上的确有不少先例。...[详细] 时间:2014-07-15 13:16 查看:333次 标签:李鸿章弱国外交

  • 伟大的政治家都是有远大眼光的人物,他们懂得历史的长度,绝不会是鼠目寸光的人。什么是战略思维,就是懂得历史长度的思维。战略家们把眼前的事物放在历史长河中考察、权衡、布局,考虑它几十年甚至百年或更长时间的后果。如果历史没有长度,那只能将就眼前事变,过一天算一天。<...[详细] 时间:2014-07-14 14:43 查看:386次 标签:历史长度眼光

  • 今时今日,从战争苦难中脱身的中国人民和日本广大人民,以及亚洲大多数国家和人民一样,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珍爱和平,也更加憧憬一个繁荣昌盛的未来。...[详细] 时间:2014-07-09 13:46 查看:475次 标签:甲午战争后果影响

理论大视野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