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 由是而论,甲午战争对于中日两国的近代化进程来说,可谓是一道名副其实的分水岭,甲午战后中日两国选择了完全不同的近代化之路。甲午战后的中国,痛极思痛,在国家、民族生死存亡危机的压力下,艰难求索与不断抗争,而战后的日本,则由此开始走上了军国主义的发展道路。
    ...[详细] 时间:2014-04-28 09:47 查看:316次 标签:甲午战争视野历史

  • “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历史虚无主义虽然是社会思潮的支流,但必须认真对待。这种持历史虚无主义观点的人,根本上是要搞乱人心,妄图颠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需要我们高度警惕和认真对待。...[详细] 时间:2014-04-23 14:13 查看:1048次 标签:诉求历史虚无主义“重写历史”梁柱

  • 康熙帝诸子四五岁开始读书,以儒家典籍为主,兼有骑射训练。皇太子允礽由康熙亲自施教。每早必将前一日所学背诵、复讲一遍,以求精熟贯通。...[详细] 时间:2014-04-23 14:04 查看:549次 标签:教训经验康熙政治家

  • 在子女身处异国他乡或经历困难时,毛泽东总是鼓励他们要坚强起来,心系国家和人民,努力在政治和事业上追求进步,不断磨炼毅力和品格。1946年1月,毛岸英回国后,毛岸青仍然留在苏联。毛泽东很牵挂他,于是写信鼓励他“在那里继续学习,将来学成回国,好为人民服务”。...[详细] 时间:2014-04-21 09:31 查看:670次 标签:家风毛泽东家书

  • 武汉市文物考古所报告认为,该遗址的文化堆积虽深,但未见一定的时代延续性。他们推断,新石器时期,此地较适宜人们居住,形成了较厚的文化堆积,可能由于突发的自然灾害,或者人们找到了更适宜的居住区域,从而搬离了马投潭。...[详细] 时间:2014-04-17 15:05 查看:616次 标签:汉口新石器遗址人类居住史

  • 中共关于建交的原则是否会被美国接受呢?毛泽东指出:“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的彻底的反帝国主义的性质,使得帝国主义者极为仇视这个革命,竭尽全力地帮助国民党……从来敌视中国人民的帝国主义,决不能很快地就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我们”。...[详细] 时间:2014-04-17 15:05 查看:2418次 标签:毛泽东外交形势判断

  • 如果日本军国主义胆敢再次把战争强加在我们头上,我们是否做好了再打一场“甲午战争”的准备?如果再打一场“甲午战争”,我们是否能以决战决胜、决战到底的勇气和能力打赢战争?我们反思历史,在于把握现在,赢得未来。...[详细] 时间:2014-04-10 13:22 查看:1259次 标签:余爱水甲午战争中日海战

  • 位于宝鸡市区正南的渭河南岸台地上,共清理墓葬15座,出土了各类文物共计230余件(组)。其中,多达92件的青铜礼器与26组铭文及族徽符号,特别引人瞩目。墓地周边还发现数座同时期灰坑,说明这里曾是居址,弥补了以往这类居址遗存甚少的缺憾。...[详细] 时间:2014-04-10 10:22 查看:390次 标签:考古新发现

  • 说到中国道路,就不能不说毛泽东和邓小平,毛泽东是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邓小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没有中国社会主义道路,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详细] 时间:2014-04-04 13:50 查看:544次 标签:毛泽东中国梦中国道路

  • 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对党员干部中存在的各种官僚主义现象,都进行了揭露和批判。他指出,工作上的形式主义和领导上的老爷主义,是官僚主义的两种主要形式,是领导机关最容易犯的政治病症。...[详细] 时间:2014-03-31 09:31 查看:644次 标签:毛泽东官僚主义

  • “科考”所考的,应该也是这方面的内容。这三场考试都合格的儒士,就取得了参加“乡试”的资格,可以以“充场儒士”,也就是和通过科考的生员们的“同等学力”,参加三年一次的“乡试”。...[详细] 时间:2014-03-30 14:52 查看:685次 标签:同等学力科举明代

  • 今年初,在勘探、发掘中,考古人员同时还在城址范围内发现有多条古河道。其中一条古河道便毗邻“北城墙”,今年3月,在古河道附近掘地三尺之后,考古人员发现,古河道地表4米以下竟然出现了一小段木板“路”遗迹,面积约80平方米。木构遗迹与“北城墙”间还发现有长条形坡状分...[详细] 时间:2014-03-29 14:05 查看:856次 标签:三星堆码头古城古河道

  • 从《共产党宣言》到《资本论》,马克思深刻阐述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及灭亡的历史趋势,建立起经典的资本主义批判理论体系。然而,马克思知道自己批判的是资本主义吗?之所以这样提问,是因为在20世纪末,中国理论界有一批学者宣称,马克思并不知道“资本主义”这个词。他们所说...[详细] 时间:2014-03-24 13:15 查看:816次 标签:马克思资本主义

  • 十月革命后,斯大林被任命为民族事务人民委员(部长),尽管这不是一个无足轻重的职务,但确实逊色于外交、军事、经济等要职。列宁和托洛茨基认为在俄国革命后,欧洲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热潮也将连带掀起,斯大林对此持保留意见,事实证明后者的判断更为准确,德国等欧洲国家的类似...[详细] 时间:2014-03-17 14:11 查看:922次 标签:斯大林俄罗斯格鲁吉亚人苏联领袖

  • 历史事实是,立宪派与革命派之所以最终走到了一起,是由于立宪派对清政府后来的一系列所作所为彻底绝望,而当初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之际,恰恰是体制内的改革派对政府充满期待,表示热烈拥护之时。...[详细] 时间:2014-03-17 09:32 查看:472次 标签:辛亥革命预备立宪

  • 大量华人移居东南亚,不仅缓解了中国国内的人口压力,也极大地推动了东南亚各国经济的开发与发展。可以说,东南亚的近现代历史是土著族群与华人共同书写的。目前,华人作为东南亚各国本地族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得到所在国的认可与认同,但历史与现实纠葛的阴影并未消失殆尽,华...[详细] 时间:2014-03-14 13:13 查看:342次 标签:“下南洋”东南亚晚清移民

  • 在历史研究与历史书写中,我们强调历史书写优先于历史研究;在大历史与小历史书写中,我们强调小历史书写优先于大历史书写。由小历史而大历史,人人都是历史学家,历史离我们并不遥远,历史就在我们身边。...[详细] 时间:2014-03-14 13:13 查看:1187次 标签:钱茂伟小历史书写公民写史个体史家族史

  • 我们也必须看到,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又一次转型,也有其历史合理性,这就是当代意识形态必须面对的:在以和平发展为特征的时代条件下,意识形态如何发挥作用。对于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而言,就是如何在这一新的历史环境中继续保持其革命理想主义。...[详细] 时间:2014-03-13 10:07 查看:1275次 标签:意识形态转型

  • 作为“五四”以来中国思想文化界的启蒙大师,胡适一生牵惹的问题与瓜葛自然颇多。然而,即使对其有门户之见甚至多有攻击的人,胡适也往往能做到持平论之,甚至挺身相助。如胡适与鲁迅早有交往,后因政见相左而产生嫌隙。鲁迅对胡适有过激烈的批评,上海的左翼作家在鲁迅领导之下曾...[详细] 时间:2014-03-12 13:55 查看:265次 标签:胡适之张海晏中国思想文化界鲁迅

  • 在中央决定邓小平做总书记时,他曾向毛泽东提出,书记处还是作为政治局的办事机构,负责对军队和国务院的文件呈送。毛泽东不同意,强调书记处是党中央的办事机构,什么事都要管,中央的事都由书记处做,发文用中央名义。这实际上是赋予书记处重要责任,也是对邓小平的信任。在以后...[详细] 时间:2014-03-11 08:57 查看:231次 标签:邓小平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理论大视野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