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中国有记载的地震历史,至今已有4000多年之久。中国最早的地震记录是什么时候?历史上伤亡最大的地震是哪一次?古代关于地震的科学文章又是出自谁人之手? ...[详细] 时间:2017-08-25 15:09 查看:560次标签:地震地震记录天人感应雷册渊
汉朝以后,狐狸精的祥瑞地位急剧下降,慢慢成了生活作风出问题的代名词,至今仍未翻身。 ...[详细] 时间:2017-08-25 15:08 查看:290次标签:童话寓言故事狐仙聊斋志异狐狸精中国古典文学
唐人有“斗酒诗百篇”和“乞酒缓愁肠”之说。由于诗人与酒的关系极为密切,唐代诗歌中不但写到了酒,还写到了酒价。 ...[详细] 时间:2017-08-25 15:06 查看:216次标签:杜甫诗歌唐代诗歌周孔唐代诗人酒价
当现代社会的交通工具把都市里的人们带到这个藏在崇山峻岭中的女儿国,只一眼人们就再也忘不了这一切。这里似乎是人们心目中的理想国,仙境般的山水,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没有压力和竞争的悠闲生活。泸沽湖是纯粹的,愿她一如既往的带给世人美的享受。 ...[详细] 时间:2017-08-22 17:05 查看:691次标签:泸沽湖女儿国走婚摩梭族
莱特兄弟发明飞机不过一百多年的历史。那么,飞机发明以后,民航运输事业又是怎么建立发展起来的? ...[详细] 时间:2017-08-16 14:13 查看:339次标签:孙林莱特兄弟发明飞机民航运输事业
西瓜自古就是消暑解渴的首选食品。“大暑品读西瓜诗,心中凉意自然生”。苦暑吃瓜品诗,笔者感到是最惬意的一件事情了。 ...[详细] 时间:2017-08-16 14:12 查看:325次标签:卢恩俊西瓜消暑解渴西瓜诗
汉字书法的形式美,正是汉字象形特征带来的。汉字的形拥有大量信息,这是记音文字难以替代的。语言学家赵元任曾著《施氏食狮史》一文,116字全部一个音,因为使用汉字,故其义一目了然。 ...[详细] 时间:2017-08-16 14:09 查看:573次标签:汉字书法《施氏食狮史》汉字先人智慧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曾有一段学习世界语的热潮,而今却渐入沉寂,很多年轻人甚至从来没听说过世界语。然而世事难料,谁能断言,推广国际语言不会在未来的什么时候重新成为热点? ...[详细] 时间:2017-08-16 14:07 查看:567次标签:世界语《第一书》《世界语史》《世界语发展史》
一直以来,人们对“抚顺”之名理解有误,认为是明朝抚绥建州女真之意。经专家考证,“抚顺”的真实含义是朱元璋对元朝在东北的残余势力所采取的招抚政策并对这一政策能顺利实施充满期望。 ...[详细] 时间:2017-08-16 14:02 查看:237次标签:辽宁抚顺乾隆皇帝招抚政策
伏天,民间生活多有习俗,农业生产亦有规律可循。 ...[详细] 时间:2017-08-16 14:00 查看:364次标签:伏天习俗三伏王宗征
在现代社会,尽管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物质相对而言已显得丰富,但是古人变废为宝的智慧,对于我们践履低碳环保、发展循环经济仍有不可忽视的借鉴价值。 ...[详细] 时间:2017-08-16 13:58 查看:334次标签:低碳环保时代主旋律《述古书法纂》
距离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已经整整过去了72年。但有关那场战争的记忆,从来没有淡去。 ...[详细] 时间:2017-08-16 13:47 查看:769次标签:抗日战争日本投降血战南天门
古人的消夏方法还有很多,他们充分借鉴各种自然条件,发挥奇思妙想,把炎炎盛夏过得似乎比现代人更清凉快乐、更富有情趣。 ...[详细] 时间:2017-08-14 17:15 查看:706次标签:钟芳消夏方法屈原消暑用具
“雷锋精神既不过时,也无国界,因为他承载着人们的精神追求,在一代代人的记忆中,雷锋不仅是一个名字,更是一种美好的精神寄托和追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积淀和延续。” ...[详细] 时间:2017-08-12 11:22 查看:431次标签:雷锋精神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雷锋
朝阳门至通州的路是进京人员、粮食、货物的要道,也是皇帝拜谒东陵及巡幸江南之路。这条路是土路,马拉铁瓦轱辘车,每遇雨雪天气,车辙成深沟,泥泞难行,常发生陷车事故。 ...[详细] 时间:2017-08-10 17:10 查看:160次标签:朝阳门至通州江南之路北京城秦始皇
她以英国《曼彻斯特卫报》记者的身份,以为中国红十字救护总队考察江南敌后情况撰写调查报告为由,去寻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和游击队。 ...[详细] 时间:2017-08-10 17:06 查看:659次标签:史沫特莱《曼彻斯特卫报》新四军游击队
提起曾中生,尽管他曾是鄂豫皖苏区和红军的最高领导人,但许多人未必熟知。徐向前元帅在回忆录里盛赞这位战友:“能文能武,智勇双全”,是“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对党忠诚,待人诚恳,才思敏捷,浑身充满革命者的战斗激情和力量”。 ...[详细] 时间:2017-08-10 17:04 查看:439次标签:曾中生徐向前智勇双全共产主义战士
“喀秋莎”本是极其常见的俄罗斯女性的名字,后来战士们把自己心爱的火箭炮也亲昵地称为“喀秋莎”。艰苦卓绝的战争岁月,《喀秋莎》在前线战士的心中燃起了胜利的希望。 ...[详细] 时间:2017-08-10 17:03 查看:249次标签:喀秋莎罗斯女性《喀秋莎》苏联民歌战争岁月
随着时间的流逝,京城的水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河道淤塞,水路不通,后门桥一带失去了盛时的喧嚣,渐渐地被人遗忘了。 ...[详细] 时间:2017-08-08 14:56 查看:430次标签:玉泉山北京漕运历史积水潭桑希臣
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后,人民军队的军旗曾有过许多式样,经历了从“借用”国民革命军陆军军旗到“仿制”苏联国旗,再从“借用”中华民国国旗到素面红旗等,最终创制八一军旗的曲折过程。 ...[详细] 时间:2017-08-07 16:47 查看:1526次标签:刘中刚八一军旗南昌起义中华民国国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