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的心灵世界

核心提示:对于一个内心有准则的人来讲,富裕的物质和多元的机遇会让他的人生变得更通达、更有效率,更自信、更意气风发。但是一个内心没有准则的人呢?丰富的选择可能会成为一种生命的灾难,他会不断地陷入迷惑,不断地处于这种多元的可能的撕扯之下,不知何去何从……

面对2008年之前的北京,我想和谐这个话题应该首先从心灵开始。在座的各位都是基层党政干部,我们面对自己的群众,面对自己的团队,面对这一切的时候,我觉得,首先一个起点应是叩问自己内心,你真的了解自身的愿望吗?我们每个人从小都会受到一种教育,就是无比辽阔地去发现面对的世界,但少了另外一种发现,就是无比深刻地去发现自己的内心。

一、和谐的心灵应该是一切和谐之始

大家可能从小都受到一种教育,就是要建立我们的觉悟。觉悟究竟是什么?“觉”,字头下是一个看见的“见”;“悟”,是一个竖心,一个吾。这两个字最直白的意思就是“见我心”,就是人有一种能力,看见了“我”的心。我们往往觉得,在今天这样一个信息时代,从电脑上可以了解天体、物理、生物、化学。但是斯芬克斯之谜究竟怎么解答,仍然是一个亘古难题。最近二三十年,中国的物质财富呈几何速度增长,但人心的困惑却越来越多。

什么是真正的和谐?和谐永远是一种内心愿望驱动下的默契,大家在相同的目标下,心有所向。所以孔夫子的学生曾经去问他,老师,做政治管理要有哪几个必备的前提啊?问政,这应该是一个很大的话题了,孔子说得很简单,有三样就够了:足兵,足食,民信之矣。就这三条:第一,足兵。要有充分的国家机器,能保卫国泰民安。第二,足食。要有相对丰富的物质条件,让大家衣食无忧。第三,民有信,老百姓内心必须有信仰,能够确立自己的人生,不迷茫。学生还不满足,又苛刻地提出来说,此其三,必去其一,去何?老师想了想说,去兵。那我们宁可不要国家机器了,人总要吃饭吧,人还是要有信仰吧。学生又问,此其二,必去其一,去何?那么老师很认真地告诉他,那就去食吧。也就是说,没有粮食、没有物质的条件也不是最可怕的,所以老师最后说了一句话,叫做“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也就是说,无兵、无食,无是大家受到了人身安全上的一些危险,但是信仰仍然不能丢,如果内心很迷惘的话,那我们就什么事也做不成,活的就毫无意义。

在今天这个世纪,我们的选择比过去任何一个时代都更加丰富。丰富的选择意味着什么?对于一个内心有准则的人来讲,富裕的物质和多元的机遇会让他的人生变得更通达、更有效率、更自信、更意气风发。但是一个内心没有准则的人呢?丰富的选择可能会成为一种生命的灾难,他会不断地陷入迷惑,不断地处于这种多元的可能性的撕扯之下,不知何去何从。不说2500年前了,就说区区的三四十年前,中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个时候,人生没多少选择,咱们都记得,进厂子拿一个搪瓷的缸子,到他退休的时候,那个缸子里面茶迹斑斑,外面的字都剥落了,但是隐约看到还是那个厂。他一生就在那个厂,无非就是从一个小徒弟熬成了八级工。那时候福利分房,两间小土房,大家一住,其乐融融。等他儿子结婚的时候,拉一道帘,孙子出生、上学还在那两间小房里,没有谁去买别墅,没有谁换几套房子,根本没有商品房的概念。那时候的两口子哪怕从结婚的时候就拌嘴,磕磕绊绊一直到老,也从来不会想到离异。因为一切对大家来讲,选择了就是一生。但在今天,人们不停地跳槽,房子一套又一套地换,车子也在换,包括身边的人,离婚,家庭重组,在我们生活中变得司空见惯。通过这么多的选择,我们是提升了幸福感?还是变得更加迷惘?这需要我们每个人先来问自己。当一个人不能回答自己生命中最深刻的愿望,不能了解自己是谁的时候,我们很难去面对我们所管理的团队和整个外在令我们迷惑的世界。

有一个故事说,有一个病人,他去看心理医生,跟医生讲,我不怕工作,但是我怕一个人回到家独处。工作的时候我全身心投入,大家都说我是称职的,甚至是优秀的。但一旦回到自己的家,就不知道何去何从。每天陷入迷思之中,寝不能安食不甘味,不知道自己内心里面想做的究竟是什么。所以他说,我就想啊想啊,情绪老是处于低落,长此以往,我怕自己会得忧郁症。你能不能给我一些建议啊?那个医生看了看说,你这个情况确实是挺严重的,再下去就会得抑郁症。医生说,这样吧,我们城市有一座大剧院,那里有一个著名的喜剧演员,每一天他都会在台上演最好的喜剧,看过他表演的人,都会开怀大笑,忘却得失。你先去看十天半个月的喜剧,回来以后,情绪调整好了,你再找我,我再看看是不是需要给你治病。医生说完了以后,这个人很久很久没有抬头,等到他抬起头的时候,已经泪流满面。他对那个医生说,我就是那个喜剧演员。

其实这句话,很像是我们每一个人藏在心灵里面的声音。在生活的舞台上,我们每个人在投入职业角色的时候,特别是担任着行政职务的管理干部,你可能是优秀的、精彩的、杰出的,起码是称职的。但是当一个人夜深人静,叩问自己内心的时候,我们还有多少惶惑、多少不安?我们的内心有多少迷惘?这些不知所终的东西让我们可以为别人带来欢笑,但是能够拯救自身吗?靠什么来拯救自身?其实文化是这样一种力量,它让我们在失望,甚至绝望的时候,仍然知道文化经典中有理性,有种救赎生命的力量。所以,和谐的心灵应该是一切和谐之始,因为有了她你就能够知道自己内心的愿望是什么。

二、做到内心和社会真正的和谐

你了解了内心的愿望,就意味着一定能够实现吗?就意味着这一生能够真正做到完美吗?有人可能会说,我会陷入两难的选择。首先就是我看清了内心的愿望,但是社会不允许,我必须要放弃或者压抑心里真正的方向,而顺从社会外在的标准选择。这是痛苦的。另外一种人说,我看见了心灵,我愿意听从心底的声音,所以我勇敢地按照我的想法,特立独行地生活着,但是我跟社会的准则发生了冲突,为他人所不容,大家总是在指责我,所以我内心仍然不快乐。

究竟是听从内心,还是顺应社会?说到这儿就要说到圣贤孔夫子。孔夫子是怎么描述人的历程的呢?他说人从年少时学习,然后在一生不同的阶段上要有不同的感悟,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七十岁的这个标准,恰好就是我们所追求的:第一叫从心所欲,就是真正听从内心的声音,跟从内心的愿望去行动。第二是不逾矩,丝毫不超过社会外在的规矩法则,不伤害他人的利益情感,做到内心和社会真正的和谐。所以,孔夫子把它放在人生的最后一个阶段,人近耄耋之年,穿越一生沧桑。所有的彻悟,最后要抵达的愿望,无非是个人心灵世界的和谐与外在社会规矩法度的和谐终于融为一体。

所以说,和谐社会这个命题古已有之,它在我们所有的经典之中。这句话如果转化成庄子的表述就更简单。庄子说,人这一生的境界,简单说就五个字,叫做“外化内不化”。什么叫外化?化就是顺应社会,遵守规矩,应该敬业的时候就在岗位上爱岗敬业;应该坚持自己内心的时候,就要做到内不化,在自己心灵中坚持“我之为我”的方向,用生命去执守一生的梦想。最佳的境界是一方面“外化”到不漏痕迹,能够与一切人和谐相处;另一方面更要做到“内不化”,让自己的心灵坚定、无悔、执著、勇敢,知道“我之为我”的愿望和梦想,这就是外化内不化。

我们最怕什么呢?很多人一辈子做的是内化外不化。所谓“内化”,就是人容易顺应。你想想,每天晚上看电视的时候,铺天盖地的广告,等到你自己去超市买牙膏的时候,不自觉就会想起哪个广告来。人的行为在这样一个繁复的物质时代,内心特别容易受到暗示而顺从。什么是外不化呢?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这个人不好合作。成功的人,千万不要把这两端做反了。孔子提出的标准是“君子和而不同”。和而不同,其实就是外化内不化。“和”就是外化,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和谐社会。一个团队摆在那儿,大家需要哪个工种干什么事,你一定要恪尽职守,自己去把本分做到,这个是职业化的外在标准。“不同”就是每个人一定要坚持自己的主见,这个世界的精彩应该是由很多的不同最后构筑的和谐。我们小时候物理课做过一个实验,老师给你一张白纸,上面画七等份赤橙黄绿青蓝紫,拿蜡笔涂起来,一看很漂亮。然后在这个纸的最中间戳一个小眼,拿铅笔尖把它顶起来。老师说你搓这个铅笔,看七彩纸转起来是什么颜色?小孩子都认为七彩已经这么漂亮了,转起来肯定像彩虹一样会更漂亮的。但是不然,七彩真正转起来的时候,你看到的是一种空净的白色,它覆盖了所有的色彩。每一个人都有主见,我可以是红色,你可以是蓝色,他可以是橙色,但是赤橙黄绿青蓝紫在一个动起来的格局之中就和谐为一种纯净的颜色。这种纯净就是社会和谐,这就叫和而不同。如果说一开始就同,比如都是白的、什么颜色都没有的话,那么最后你是不会得到一个生动和谐的彩盘的。

所以说,了解外在世界,构筑整个社会的建设,最关键的是我们自己的内心。而内心就是中国古人所说的君子之德。

责任编辑:杨婧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