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的心灵世界(4)

核心提示:对于一个内心有准则的人来讲,富裕的物质和多元的机遇会让他的人生变得更通达、更有效率,更自信、更意气风发。但是一个内心没有准则的人呢?丰富的选择可能会成为一种生命的灾难,他会不断地陷入迷惑,不断地处于这种多元的可能的撕扯之下,不知何去何从……

四、儒道相济,塑造和谐人生

所谓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给我们自己心灵中加一些仁、智、勇,那么外在社会的忧或惧,相对会少很多。这就看我们自己做得到,还是做不到。当然,这种做不是说一下子就做到,人生毕竟是一个历史性的过程。生命的成长,有时候很难,每一段要做每一段的事情。

从小所受的教育让我们在少年时,对世界有太多的憧憬,有宏图伟志,要大济苍生,背着这样的想法走到20岁。20岁是什么年纪?大学毕业走上社会,要开始去建立自己的社会功勋了,突然发现,这社会有很多的规则,人需要顺应,有很多艰难。这一切都是那么不容易,所以人就开始想,这样吧,我把少年的梦想暂且存在校园门口,等到我成功了再回过头来取我的梦想,再让它实现。人放下这些,就会身轻如燕,嗖嗖嗖走过你的30岁、40岁,也建立了自己一定的功勋。中年时回头一看,会看出这一生的差别来。很多男生会说,哎哟,当初我们班学习不如我的男生,现在他凭什么办了一个大产业?女生一看,说当年我还是我们班的班花,我们班那个又丑学习又差的女生,她凭什么嫁了一个好老公啊?为什么她现在日子过得比我好啊?心理开始不平衡。所以人有时候到了三四十岁,会开始抱怨,开始指责,觉得社会有对不起他的地方,觉得一定要想办法在这个社会上捞回点什么,这就导致“59岁现象”的出现。人在60岁的时候,会觉得时光走得太快了,晚年养养生吧,没什么抱怨了,打打拳,练练剑,安安稳稳过了20年。终于到80岁了,暮年回首,往往发现生命中的遗憾就是少年时候的梦想其实一天都没有真正跟随过你。从你走进社会开始,就把它遗忘在年轻的岁月里了。其实这是一条不归路,这一生丢了什么?丢了自己生命的钥匙。

对人生哪个年龄段上该做什么,孔子都提醒到了,从“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开始,现在社会教育大大提前了,别说“十有五而志于学”了,家里有5岁孩子的,不是上钢琴班,就是上舞蹈班,都早早开始学习了。但我要问一问,建构一个和谐的社会,我们需要怎样的公民?他们在小时候应该受什么教育?什么叫好的“志于学”?其实,今天,我们不缺很多有用的学科,我们的孩子真正缺少的是一种创造力,就是孩子创造快乐的能力没有了,有很多时候,甚至是被剥夺了,就是因为我们的家长老让他们学一些有用的东西,而忽略了无用是人生的大用。比如说一个小孩子,如果他在窗口看了一下午的蝴蝶,妈妈会说你看这是没用的。如果他要是弹一下午的钢琴,就会说,这是好孩子。如果一下午他在外头玩泥巴,爸爸会说你多淘气,没用。如果他一下午打计算机,会说这个孩子好,有用。但其实,有用和无用真的这么明显吗?有一个美国小故事,说一个小男孩,周末的晚上,妈妈给他换了一身崭新的漂亮的衣裳,然后在厨房里面给他做丰盛的晚餐。外面忽然下起瓢泼大雨,这个小孩就穿着新衣服一头冲进了雨里,在那儿蹦啊蹦啊,弄得浑身上下都是泥点子,一边跳他还一边冲着窗子大喊,“妈妈我要跳到月球上去了”。可以想想,如果是中国的父母,大半是把孩子揪回来,暴揍一顿,这个周末谁都别想过好。但美国的妈妈说什么呢?她淡淡地对外面说了一句,“好啊,孩子,别忘了从月球上回家吃晚饭啊”。这个孩子后来成为1969年人类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他从月球飞行器上,迈下自己的左脚,要踩到月球的时候,他给自己照了一张左脚的照片,旁边写了一句话,他说这对于我个人来讲,仅仅是一小步,但对于人类来讲,是一大步。这个为人类迈出一大步的宇航员,当他从月球归来的时候,所有的媒体围上去,让他讲此刻最想说的话,他对着镜头淡淡地说了一句,“妈妈,我从月球上回来了,我要回家吃晚饭了”。

这是一个很温暖的故事,它让我们反省,我们的孩子学的东西真的是有用的吗?其实,人的创造力跟思考力永远比僵死的文明要有用得多。其实,我们所谓“没用”的最大的用处可能是超乎常人想像的。所以,作为一个老师,一个教育工作者,我要说我们现在应试教育的体系让我们孩子学太多有用的东西了,无用的这种创造力太少,这会影响他的一生。现在孩子打四五岁就志于学,学出来了吗?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说写词这个东西,首先要入乎其内,才能出乎其外。他说入乎其内,故有深情,但出乎其外,固有高致。一个人要想有超迈高旷的风格气象,那需要出乎其外,要能拔得出来,这就是人的思维方式。

学来学去是为什么?孔子提出人生的第二段,叫做三十而立。什么是立?一直有不同的说法,在我看来真正的立是内外兼修,两个标准。外在的“立”容易,大家说这个人是不是立业,有职称、买房子啊,觉得这是立。但内在的“立”呢?就是你是否建立了评价自己一生的准则?我认为人在30岁以前,应该用加法生活,要积累在世界上的知识、财富、朋友、各式各样的认可,不断地累积到生命中。30岁的人以后就要开始学会用减法生活,就是把你心里不用的东西要扔掉了。年轻时候不得不应酬的人和事,你现在可以说不;不得不违心去挣的那份钱,现在不愿意受委屈了,可以不挣;你的那些酒肉朋友,不想交往了,大家可以疏淡。有很多事情不必迁就他人,面对内心有所坚持,开始说不,这就是开始学会用减法生活。

其实,我们的心灵也像我们家里的房子一样。大家都有过这种经历,买新房的时候高兴啊,我住这么大的房子,摆多少家具啊,因为房子都是越买越大嘛。但你看看,过不了三五年,家就摆成胡同了,家里什么东西都搁着。到这个时候,就该扔东西了。其实人30岁,在这个社会上要给自己做一个心灵排毒,就是自己内心真正的确立,要剔除所有的庞杂,最后确立笃定不移的信仰。古人说,“事欲有所为,必先有所不为”。你先要明白,自己不做什么。你现在问一个十几岁的孩子,你长大想干什么啊?那孩子什么都想干,他可以说一堆他想要做的事。但是一个30岁的人,如果还说什么什么我都想干,那是不对的。你能干成的事情并不多,一定要有自己的信仰。30岁,人心所谓的“立”就在于用自己明净的理性,用可以忍受的情怀守住一生必须完成的信念。

那么,你要走进社会,怎么去选择职业?在职业团队中,有没有大快乐可言呢?我把职业分成这么几个层次:最高的境界是在职业中有幸福感。你选择这个职业,相信它是你的信仰,你将被这个职业成全,你的生命会因此得到提升,同时,你也可以在职业中成全他人。第二层,就是我没有幸福感,但是我有乐趣,起码想起这个职业来,不发怵,很快乐,享受这个过程,就是大家所说的Enjoy  job。第三层,我把它称为职业化,就是说我可以不做到很好,但是我能完成工作,起码对得起我的薪水,对得起我的职称,能够恪尽职守,尽管我没有什么生命的动力。第四层,那就是低于职业化了,你想起上班就头疼,觉得挨领导的批,面对同事的竞争,没有能力完成好,心里充满沮丧。

责任编辑:杨婧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