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政治> 正文

秦刚: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3)

三、怎么样落实科学发展观

我觉得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首先是转变观念,就是怎么看发展,然后是怎么去看待社会问题,怎么去解决社会问题,怎样把思想都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求和基本要求上来,不能再按老路子办事。实际上,科学发展观是总的要求,方方面面的工作体现到各个领域就会有具体的要求。我们要用科学发展观来总结我们过去的路子,分析我们现存的问题,考虑我们下一步应该怎么走?简单的“拿来”可不行,要跟各部门的实际结合起来,结合的时候要避免口号化,“穿新鞋走老路”就没意思了。

其实任何理论的提出,都要转变理念,所以更很重要的是在实践中怎么落实。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包括推进和谐社会来看,我们存在很多问题,但也有几大优势,我主要讲三点:第一大优势就是我们有不断强大的执政党,第二大优势是中国的经济势力在增强,第三大优势是有很强的目标认同感。

第一大优势,我们有一个强大的执政党。从人数上来说,中国共产党人现在是6930万,把世界上所有的政党党员都加起来也未必能赶上中国。为什么要说这一点?世界上200多个国家,5000多个政党,只有20多个小国不允许政党存在,这些国家基本上都是撒在太平洋上的明珠。实际上现在世界的政治,基本上都是政党政治,不过是有不同的类型而已。我们政党人数之所以这么多,是想把方方面面的优秀人才和社会精英都吸收在党内,或者团结在自己的周围。

有人说,我国就一个执政党,而一党执政缺乏制约,再多一两个会不会更好呢?我认为,世界上有两党也有多党,我国严格说来是一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本质上一党执政。抛开党的性质,多党有多党的优势,多党有多党的弱点;一党有一党的长处,一党有一党的不足,很难说哪个绝对好。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多党、两党,从实践的结果看,在欧美国家确实是抑制了腐败现象的蔓延,这是事实,咱得承认。但是多党制在很多资本主义国家也不灵,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上100多个,也分三六九等,最贫穷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不足100美元。多党制或两党制推广到亚洲来,在日本韩国还可以,在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等国家就不灵,在这些国家里几乎是一三五你腐败,二四六我腐败,轮着来,哪个政党下台几乎都因为腐败问题。这就说明多党制或两党制并不一定就能解决腐败问题。

我们应该看到,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个一党执政的国家在反腐败这方面做得特别有成效。我们共产党在这方面做得也不是很好,腐败问题的解决还没有达到让全党放心的程度,也没有达到让老百姓满意的程度。新加坡的廉政可以进入全世界前十名,而中国排在第77位。我们自己已经认识到腐败问题的严重性了,我们要通过体制上包括权利制度架构上的改革去解决腐败问题,不解决这个问题,就是在自我毁灭。

实行一党制还是多党制、两党制,这是历史选择、现实要求、文化铺垫的结果,可不是说谁想怎样就怎样的。今年是抗战胜利60周年,抗日战争结束的时候,中国不只有国共两大党,据说那时候有100多个党,有点发言权的就有几十个,为什么那时候没有民主建国或者多党竞争呢?中国共产党在抗战结束以后,真心实意要跟国民党民主建国,但国民党是政治做秀,共产党也只有两手准备,最终还是靠武力将其征服,这是历史和人民共同选择了共产党。除了国民党蒋介石的反动统治外,不能民主建国的因素还有很多,中国的传统文化始终制约着人们的政治行为,比如天上没有两个太阳,一山不容二虎等,这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它制约着人们的政治行为。历史选择了共产党,共产党用鲜血换来了政权,在这样的发展过程中,怎么可能去制造所谓的两党、多党来制约它呢?

现在,中国共产党人至少要完成一个任务――强国富民。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共产党也要与时俱进。有人说,台湾不是弄得挺好,挺热闹的吗?台湾的多党是李登辉当时为搞“台独”而弄出来的,在台湾成立一个党很容易,就像注册公司一样,但真正起作用的就那么三五个。但台湾的一些立法议会上经常出现拳头棍子一起上的现象。要是中国大陆搞成台湾那样,拳头棍子一起上,遭殃的还是老百姓。所以,一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是我们的优势,是我们搞建设、促发展的前提。

第二个优势,中国的实力在增强。要解决目前医疗卫生、教育、社会保障这些领域内存在的问题,就需要政府财政的大量投入,没有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增强,就解决不了这些问题。今年4月份,布什在美国国会上的一次演讲中说,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这个国家正在疯狂的发展,美国必须要关注中国的发展,考虑怎么跟中国处理好关系。他用“疯狂”这个词来形容中国的发展,这种发展确实为我们解决现在社会中存在的很多问题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中国共产党在世界上已经创造出了一种奇迹,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世界上有很多国家都曾持续20年高速发展,比如日本、韩国、东南亚四小龙、德国、法国,但20年以后仍能保持高速发展的国家就没有了,现在我们已经持续高速发展了28年,如果我们能把现存的问题解决好,到2020年还保持这样的发展速度,那就真是奇迹中的奇迹了。

美国学者有一个测算,他说中国尽管存在着很多社会问题,比如收入差距拉大、腐败等,只要中国保证7%的增长,到2048年,中国的总体实力就能跟美国旗鼓相当。现在我们总体实力只相当于美国的一半,当然,美国学者的测算也只供我们参考,我们也得头脑清醒。到那时候,我们的人口将近16亿,中国的蛋糕做得再大,人口一多,人均就有限了,我们现在总体实力是世界第六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下子就落到100位以后了。

第三个优势,目标认同感在增强。在我们的社会中,爱国的不一定爱党,爱国的不一定赞成共产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多元化以后确实就是这样的状态。中国共产党用什么样的目标把整个民族团结起来?这个目标就是强国富民,强国富民是从基本实现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目标推演过来的。在这个目标之下,我们选择什么道路呢?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个道路走得怎么样呢?可以用强国富民的目标去衡量,在这个道路过程中坚持共产党的领导,领导得怎么样?执政得怎么样?也可以用这个目标去衡量。每一个爱国之人,都希望国家强大,都希望百姓富裕,有了这样一个共同的目标,中国共产党就可以把方方面面不同信仰不同追求的人团结在一起、凝聚在一起,所以这也是我们的一大优势。

在中国,共产党讲社会主义好,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都要跟社会发展联系在一起,不能抽象地讲;讲马克思主义得从解决中国问题入手,一旦抽象地讲,马克思主义就没意义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思想进入中国都是为了解决中国问题。

接下来讲我们需要进一步推进哪些工作,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

一是进一步推进改革。《读本》有一章专门写改革,其实读本最初起草的时候,没有这一章,后来按照中央的要求专门加了一章。为什么专门加一章改革呢?这是因为目前人们对改革有议论、有看法、有困惑。

我们看到,20多年来,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没有改革就不可能有今天。但改革也有偏差,也有失误。改革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谁可能事先把所有的事情都设计好?因此,改革过程中难免有失误。另外还有改革不配套的问题,有时候改革不配套可能会出现多方面的问题。但总的来看,没有改革就没有出路,必须把改革继续往前推进。对于改革中出现的问题,要正确看待,一是要承认改革中有问题、有偏差,但这不是主要的。要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还得靠推进改革,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改革的步伐不能停,改革的方向不能动。改革走到今天,已不仅仅是打破这个打破那个,要从创新体制上去考虑,在这个过程中,创新也是一种试验,步子要稳,要考虑到社会上方方面面的承受能力。因此,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个要求就是要推进改革。

二是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在改革过程中,我们的政府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我们的政府最早是一个搞阶级斗争的政府,政治性的政府,后来转向经济性的政府,搞经济建设,现在我们要转向一个服务性的政府,由政治性、经济性向服务性转变。随着这种转变,我们政府已经有了几大变化,由无所不能的全能型政府变成了有限型的政府,由人治型的政府变成了法治型的政府。尽管政府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现在我们对政府履行职能过程中的“越位、缺位、错位”现象仍深有感触。在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我们要不断改变政府的这种形象。从我们党的文件来说,现在我们强调的政府职能主要有四个: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在我看来,目前中国的社会发展处在一个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的过程中,处在一个由乡村化中国向城市化中国转变的过程中,处在一个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过程中。也可以概括成两大转变:一个是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一个是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在这种转变过程中,社会容易产生各种问题,产生各种秩序的混乱,因此要特别强化社会管理,这种强化管理要依法。社会各个领域出现这么多的问题,就是因为这种转变太快、太急。

我们今天的社会是一个公民社会,公民社会是什么特点呢?是多元化!利益多元,就业、生活方式、价值追求都是多元的,由过去一元化的社会或者单一性的社会转变成多元化的社会,人们的心就乱了,价值观念也乱了。在这种混乱的时候,如果政府管理跟不上,就会引发出社会的极度混乱。而且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必须依法进行强势管理。现在我们讲法制建设,但执法过程中的抗法现象是非常严重的,这跟我们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混乱是有关系的。

在加强社会管理方面,中央提出,在加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的同时,提高社会协同和公众参与的程度。政府要在社会管理上进行管理体制的创新,改革这么多年,经济体制有了变化,政治体制也有所变化,方方面面的体制都有所变化,就是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相对滞后一些。政府怎么加强社会管理体制,这是我们的新课题,六中全会以和谐社会为主题,其实就是要加强社会建设,加强社会管理。

三是进一步强化领导干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邓小平曾说过,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党”,就不用说了,“关键在人”,关键在谁呢?我的理解是关键在各级领导干部,在各级政府的公职人员。这些人是我们共产党执政的骨干,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要进一步强化领导干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现在,为什么强调领导干部都要学习理论,因为各级领导干部包括公职人员是大政方针、法律法规的制定者、执行者,这些法规政策为什么这么制定?为什么这么执行?都要有一个依据,这个依据就是我们党的基本理论,我们党的基本理论是什么呢?就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领导干部必须对这些基本理论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这样才能对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做到心中有数。

四是进一步加大反腐力度。腐败现象不断蔓延肯定是要出事的,这不仅是党的问题,也是每个党员、党的领导干部自身的问题。很多因腐败而下马的领导干部都是比较有能力的,也确实为党为人民做过一些工作。但从大理上说,腐败害了党的事业,从小理上说,腐败害了自己和家庭。说到这,我想起吴官正同志在中央党校做的一次反腐败形势报告,他说,有些党员、有些党的干部不是用党的权力和人民的权力为自己谋私吗?不是经营自己的小圈子吗?不是为自己的子孙后代谋福吗?我就让你身败名裂,我就让你倾家荡产,我就让你家破人亡!不管你为党为人民做过什么事情!

当然了,反腐败不光是教育、监督、惩罚那些滥用公权谋取私利的干部们的问题,还有一个制度问题。要不断完善制度,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一定要有制度保障,没有制度保障,没有相应的规章制度保障,现在很多事情说说就完了,很多事情得不到落实。除了转变观念,加深认识,还要有制度保障,用制度保障才能长久。目前,至少要做到两点:一方面,对干部的评价机制要健全;另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机制也要跟上。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刘晓楠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