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党建> 正文

解读十七大新党章(6)

正确认识十七大修改党章的意义

我在这要分开谈一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入党章的意义,科学发展观入党章的意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布局写入党章的意义,等等。实际上是讲修改党章的意义。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入党章的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过去也强调。这个问题非常关键。关键在哪里?关键在它是决定方向的问题,到底是怎么走法?在这个问题上,我想给大家回答两个问题,我想这两个问题恐怕也是大家困惑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觉得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首先要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从1956年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以后,一直在进行艰辛的探索。我觉得社会主义,首先是一种理念,然后才是制度,然后才是道路。

所以,要把握社会主义首先得从理念这个层面来讲起。我觉得把社会主义放到它产生的环境里面,你就明白社会主义是什么意思了。社会主义产生于什么时 候?最早就是空想社会主义者傅里叶、圣西门、欧文提出了社会主义这样一种理念。后来马克思恩格斯为什么把这种理念作为他们理论体系里面最核心的问题?就是 因为他们处在18世纪、19世纪的欧洲,资本主义刚刚发展,可以称作是原始的资本主义。原始的资本主义是一种非常野蛮的资本主义,羊吃人的圈地运动就是非 常典型的例子。资本家把农民的地强行圈占,使他们丧失土地,变成无产阶级,整个社会慢慢分化为两个阶级,50%的无产阶级和50%的资产阶级。资产阶级对 无产阶级残酷压榨,形成了极度的社会不公正。社会主义就是针对这样一种不公正的社会提出来的。

社会主义的理念简而言之就是社会的公正。怎么实现社会公正?空想社会主义提了一些提法,指望资本家回心转意、施舍,最后不行。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里 面讲的很清楚,为了实现社会公正,无产阶级就要组织起来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来实现社会公正。这就是马克思主义提出的 科学社会主义。怎样实现社会公正?马克思当年设想,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共产党领导,等等。大家看看,从列宁到毛主席,基本上就是这么走过来的。 就讲我们中国建国以后,看看毛主席是怎么来落实社会公正这个理念的。建国以后要实现社会公正,但咱们没有现成的路可走。谁搞过社会主义?谁也没有搞过,只 有苏联搞过,按照苏联那个办法,经济上搞计划经济,所有制上搞公有制,然后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党的领导。通过这些办法,就是社会主义制度来实现社会公正。 结果毛主席恰恰犯了一个错误,什么错误?马克思恩格斯当年思考社会公正,有一个前提是在资本主义发达社会的基础上来思考社会公正的问题。中国生产力极度落 后,又要实现社会公正,蛋糕太小了,分不着,也要实现社会公正,那怎么办?即使是个小蛋糕了,也要每个人切一小块,尽管你吃不饱,也是一人一小块。所以, 搞来搞去,搞成了平均主义,谁不服气,谁就要挨批,说句不好听的话,甚至成为革命对象。这就是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

历史进入了邓小平同志这一阶段,经过痛苦的思考,邓小平认识到,我们中国的国情不同于欧洲,也不同于苏联,中国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生产力极 度不发达,蛋糕非常小。所以,邓小平认为,要想实现社会公正,得先把蛋糕做大,先发展经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生产力不发达的中国,要想实现社会 公正,就要先发展经济。这就在社会主义前面加上了“中国特色”。

虽然中国这个阶段,从大的方面来讲都叫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是我刚才给大家谈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间也有小阶段和小阶段之间的区别。邓小平同志所 面临的那个阶段就是温饱社会阶段,特点就是蛋糕太小,吃不饱,所以,邓小平那个时候的任务就是为人们吃饱饭而奋斗,就是要把蛋糕做大。所以,面对实现社会 公正的问题,小平同志的回答就是,要想实现社会公正,就要先发展经济,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或者说邓小平那个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后来, 随着从温饱社会慢慢进入小康社会,人们就不满足于吃饱,不但要吃饱,还得有个精神享受,有牢骚还得有个地方发,这就需要发展民主,需要提高人的生活质量。

这个时候,光经济发展就不行了,光做大蛋糕就不行了,还要做好蛋糕,公平切分好蛋糕。相应地就要求你不仅要发展经济,还要发展政治,还要发展文化, 还要发展社会。所以,到了这个时候,邓小平同志所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又加了内容。我们后来对邓小平这个思路也好,邓小平的理论也好,有一个完整的 概括,这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就是党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 把我们国家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很完整的一套思路。这个思路是我们十三大报告给完善的。这个思路里面,大家看看社会公正的目标 就是建立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现在加上了和谐。

大家看看1977年邓小平复出,他在和外国友人谈话的时候,就讲了,他说我们革命已经胜利了31年了,到现在为止工人的工资一个月只有40多块钱, 农民绝大多数都处于贫困状态,我们干革命图的啥?这句话问得好。小平同志说自己是愧疚的,自己在思索这个问题。老百姓还吃不饱饭,怎么办?方法很简单,赶 快做饭,把蛋糕做大,发展经济,解决老百姓的问题。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之后,完全退休在家休息期间,还在思考大事,一次和他的弟弟邓垦聊天,他讲了一段话, 我觉得非常好,而且非常便于我们把握邓小平这个思路。小平同志在1993年9月16号讲了这样一段话,说1978年到1989年,我那个时候,没有考虑别 的,就是先发展起来再说。发展起来以后,问题也不会少,比如说收入差距拉大的问题。这个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解决,中国总有一天要出大事。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是非常清楚的: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 的东西。今天我们就是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不光你资本主义能办,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并不能成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区 别。社会主义的根本理念就是公正,只有共同富裕才能体现公正。但邓小平认为,今天对于生产力不发达的中国来讲,要首先发展生产力,首先发展经济。咱们大家 有兴趣回去再读一下,十三大报告在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时候,讲得很清楚,两个基本点是服务于一个中心的,紧紧围绕这个中心展开。先是一个中心,然后 才是两个基本点。小平同志的理论从当时那个实际出发,非常符合当时的实际,所以尽管他老人家经常强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但是咱们大家琢磨一下,这个人精力 旺盛,除了发展经济之外,还有非常富裕的精力干别的,那肯定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但问题是经济建设这个任务太重了,我们领导干部除了抓经济建设,别的都 顾不上了,所以必然导致一手硬一手软。所以,现在再按那个路子,不完全能够解决问题了,因此又加上了市场经济,加上了民主政治,加上了先进文化,加上了和 谐社会,来丰富道路的内容。

讲到这里,大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个问题就更清楚了。十七大报告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中国国情,以经济 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完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先进 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把我们国家搞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这就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这段话里面,共产党领导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为把我们国家搞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这不 都是邓小平同志讲的吗?但是,里面又加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目标层面又加了一个和谐,这 个体现了我们中国的道路从温饱社会进入了小康社会这个阶段,我们的新认识要加进去。不加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和谐社会,你就无法体现我们中国的 改革和发展进入了小康社会这个阶段。只有这个样子,才能在中国逐步实现社会公正。

责任编辑:采编二部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