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经济> 正文

国内经济形势——十七大报告解读(5)

我们说为什么粮价、肉价今年涨得快?这要给大家解释一下。粮食连续四年丰收,价格为什么还涨?这是很奇怪的。短期来说,国际粮食产量下跌,粮价上涨,是一个拉动因素。第二个因素是美国大量的玉米用来生产工业酒精。美国国内有一个生物制能源法,鼓励生产生物制能源,生产玉米对他来说是很合算的。国际的玉米价格一涨,刺激了我国大量的种玉米,玉米价格上来了,而我国不鼓励用这么少的人均耕地来生产粮食转化成能源。能源专家说,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多地少的大国,靠农地来转换能源是极不合算的,这并不符合国家的导向。因此,这是一个短期的国际市场波动因素,我们将来把这个导向正过来以后,农民慢慢明白了,玉米价格就有可能会回落了。

还有一个粮食短期影响。去年粮食丰收,年底我们中储粮公司按照国家的保护价敞开收购粮食,导致了集中收购,把粮价给抬高了,中储粮又不想卖,想等着高点再卖,这样可以盈利多点,因此没有及时地吐粮食。中储粮公司的职能要吞吐平抑市场的,国家发现这个问题以后,要求他们平抑市场价格,他们这才及时投放粮食,所以一季度国内市场的粮食价格回落了。三四月份我们的消费价格是下跌的,是负增长。为什么?就是因为粮食价格回落带来的。现在价格回升,主要不是粮食上涨,粮食价格只上涨了6.4%,主要是肉、食用油、菜。菜是有季节性的,淮河50年不遇的大洪水会影响到菜价。

最深刻的教训是肉价。去年上半年,农民养猪损失很惨重,生猪收购价格跌到了最低点,两块七一斤。那时,我们如果及时发现,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的话,不会导致今年这个被动局面。但媒体,当然也包括我们这些研究者,对这个关注不多。到了下半年,又来了一个“蓝耳病”的冲击。农民养猪的积极性受到了严重的挫伤,把母猪杀了,仔猪卖掉,导致了猪肉供给绝对减少,存栏数绝对下降,最终导致猪肉价格飞涨。飞涨了以后,城市还有一些地区,就跟炒股票似的炒猪肉。这种情况需要我们来分析一下它的教训,一定要及早发现问题,把稳定价格的重心往前移,尤其是农产品和畜产品有一个生产周期,一定要前移到生产环节。猪肉的生产周期是五个月到六个月,我国是今年七八月份采取的措施,到明年才能明显得增加产量。如果增加多了以后,猪肉肉价下跌,又要影响农民的积极性。所以我们说要吃爱国肉,明年会出现这个问题的。那么养牛多长时间?两年。如果农民再不养牛了,那就要恢复两年,这是一次比较深刻的教训。

所以说,农产品的价格稳定,一定要往生产环节前移。如果太看重消费环节了,为时晚了,这个波动是很剧烈的,不像我们城里的工业生产,现在很多大企业为什么搞战略联盟?就是为了规避市场波动风险,规避国际价格、国内价格的波动,它很稳定的,自己可以调控,计划性很强,避险机制很丰富。农民恰恰没有。比如说这个猪,“蓝耳病”来了以后,国家给一头母猪50块钱的补贴,看起来这是很好的一件事,但是真正调研结果是什么?分散的农户不愿意要。因为养五头猪,给250块钱,根本应对不了这个“蓝耳病”,所以他还是杀掉、卖掉。而且农民说,国家给母猪防疫的补贴是不对的,因为母猪的怀孕期和人的怀孕期是一样的,是抵抗力最强的时期,仔猪才没有抵抗力。这就面临一个问题,我们怎么发展规模养殖?通过国家财政投入来扶持农业生产保险,来分散农民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经营所面临的疫病、天灾,这是农业生产的特殊性,大面积撒钱。我们比较反对这样做,老这么一家一户发补贴,不如去建多样化的农业生产保险,来帮助农民抵抗这种天灾和疫病。我觉得这一轮的物价上涨,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反思、总结,然后在未来才会处理得好一些。

大家可能还有一些议论,说方便面都涨价了,还有什么不涨?因此有些低收入者就去抢购了,登三轮一买就好几大包。那么我们就要想,这一轮的物价上涨到底影响谁了?然后我们国家要采取什么措施?客观地分析,影响的主要是在校的困难学生和城镇的(当然也包括农村)低收入者,此外对绝大多数没有影响。把在校的困难学生和城镇低收入者给保住了,如果农村的低保受到物价上涨的影响,就提高低保的标准,这就是对症下药。要弄清楚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到底影响谁,这样就不会慌了,就不会反应过度了,就不会再破坏市场机制了。我们现在很多的供求之间衔接不好,还是农业生产方式、流通方式比较落后,你得去建设市场,不要再继续用行政干预,以为控制价格就可以怎么着,我觉得这是最笨的办法,而且多年的计划经济已经证明是不成功的办法。

责任编辑:刘晓楠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