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经济> 正文

国内经济形势——十七大报告解读(7)

当前形势下我们面临的问题

当前,我们面临的问题较突出的主要是三个,就是投资增长过快、规模过大;消费信贷增长偏快;贸易顺差过大。这三个是互相影响的。

第一个问题,投资总规模偏大,这也是多年的老问题了。各地的投资积极性很高,违规的项目也很多。比如说04年一季度投资增长速度高达50%,06年一季度投资增幅又高达30%。当年的新开工项目太多了,然后清理、下马,相当大一部分还在重新上,这个累积越来越大。这就是我们现在面临的投资偏快,主要是内部干预投资增长的内在动因太强了,是利益导向。这个利益导向主要有三个表现。

一个是强制拆迁。强制拆迁和我们的城市化水平低有关系。各地要改造老城,客观上是应该做好的,但是有很多地方做急了,强制拆迁导致了大规模群体上访事件。开十七大的时候,我问了一下信访局的领导,他说最近两年向农民征地和城市拆迁的信访有所下降。这就不错,这是最近两年我们中央国家重视这个问题以后,妥善地加以解决,让各地领导要处理好,我想还是有成效的。前两年我到浙江调查,信访局说全国信访案件中60%以上是拆迁、征地导致的。这些年信访案件当中这类案件越来越多了,浙江一个省在这么多的信访中关于拆迁、征地的占80%。中央信访局的同志讲最近这两年信访的比重下降了,我觉得这是一个好的变化。

这个强制拆迁还带来什么问题?房价走高跟强制拆迁是密切相关的。因为这大规模拆迁,本来老百姓慢慢地、细水长流地买房子,结果集中拆迁以后,必然要集中地买房子,又没有那么多房子可供,大家去抢优先的房子,造成恐慌。开发商就趁机抬高房价,一个楼盘分期卖,整个一栋楼,上下都被买了,说什么全都团购了,其实是自己留着,等涨价呢。老百姓作为消费者,是没有办法的。所以说集中拆迁导致了房价走高,被动住房需求提前爆发,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再说违规批地。因为土地是政府掌握的,由市场来流转,招拍挂比重比较小。政府垄断批地以后,零地价、优惠地价批租、招商引资,也导致了建设规模过大。但是我们发现这里面土地收益流失很厉害,好多地方政府根本没有拿到多少土地收益。比如说这个地价78年批出去了,给一笔钱,他认为这个土地出让金很划算的,实际上按照香港的年租制,就是土地增值,港府是要收回来的。咱们很多地方政府,觉得一下来这么多土地出让金很好,实际上以后的土地增值收益城市老百姓和农民没有拿到,地方政府实际上也没有拿到多少。流到哪儿去了?就值得我们深思了。违规批地也是贻害无穷的。国家的卫星检测,新开工项目中的违规批地占60%,其中有地方政府直接干预的占80%,尤其是实际操作和决策的地方官,这个判断也不是瞎说,我们都是有根据的。

责任编辑:刘晓楠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