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4)

十七大报告解读之二

核心提示:政治体制改革应该怎样深入?概括十七大报告的内容可以表述为四个“一个”:坚定一个方向,抓住一个根本,明确一个路径,强化一个保证……一个国家文化的影响力,不仅取决于其内容是否具有独特魅力,而且取决于是否有先进的传播手段和强大的传播能力

“公民意识”一词也是首次出现在党代会的报告中,引起许多人关注。“公民意识”是相对封建时代的“臣民意识”和“平民意识”而言的。增强全社会每一个人的公民意识,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无疑是扩大人民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精神支撑。而这种“公民意识”的形成,又与我们民主政治建设的大环境分不开。中国的老百姓已切实感到,立法不再是高高在上和自己无关的事,而是直接影响着自己的生活。人们参与民主立法的热情高涨。从广州孙志刚事件发生后三位博士和五位学者上书全国人大开始,公民向有关机关提交呼吁书、立法建议书、违宪审查建议书等上书行为层出不穷,内容涉及户籍制度、暂住证制度、强制婚检、公路收费、消除歧视就业、涉黄示众等诸多方面。“公民上书”以鲜活的形式向人们演示了公民监督权、建议权等民主权利的实现路径,深刻体现了公民意识的崛起。民主立法、开门立法,也成为合理界定政府权限、坚持依法行政、规范司法行为的推动力,促进了“全能政府”向“法治政府”、“有限政府”脱胎换骨式的变革。例如,因未被及时告知,安徽来京务工人员杜保良创造一周内“105次违章,10500元罚款,210分记分”的交通违章记录,舆论哗然。由此引发了对“暗中执法”的讨论,促进了行政执法公开的步伐。从当年8月份起,北京的违章司机就开始接到“处罚通知书”,“便衣”测速、“伪装”设备统统叫停。司法机关还出台规定,要求检察机关讯问嫌疑人全程同步录音录像,防止出现刑讯逼供现象,“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标语不见了,犯罪嫌疑人的人权也依法得到保护。还有,人民监督员对办案进行独立评议;各级法院进一步为人民群众诉讼活动提供方便,降低诉讼费用,破解“执行难”;全国公安局长开展“大接访”活动等,都有力地维护了广大群众的民主权利,推动了法治社会建设。而且,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的落实,也必将增强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人翁感,使他们的聪明才智、积极性和热情得到高度激发。

十七大报告还提出,要“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并第一次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列入我国民主政治的基本制度之内,使原来“三位一体”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变为“四位一体”。这反映了我们党对基层民主在我国民主政治架构中重要作用的高度重视。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十七大报告还引人注目地提出,基层民主必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让人们对未来基层民主发展充满了期待。报告提出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并要求推进厂务公开,完善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并“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也就是说,要进一步界定政府公权力的范围,政府管理越位、缺位、不到位的状况会进一步改变。不属于政府行政管理范畴的社会生活、社会事务都要由群众自治,从而扩大群众自治范围,以更好地发挥村民委员会、社区居委会的作用,发挥社会组织在扩大群众参与、反映群众诉求方面的积极作用,有效增强社会自治功能。

在加强基层民主方面,十七大报告重申要继续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推进厂务公开,支持职工参与管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目前,中国从业的工农群众超过6亿人,约占全国总从业人口的80%尽管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工人只有3000多万,但农民工已成为工人阶级的新成员。务农农民占全国从业人员总数的比重已从1978年的70%降至目前的约40%。现在,中国基尼系数已超过0.47,贫富差距较大。全国约1亿名低收入者、贫困者及其他需要帮扶者中,主要是工农基本群众。如果我国发展失衡和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就会使人民群众尤其是工农群众当家做主的地位虚化。中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今后,中国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不会改变,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也不会动摇。为了进一步保障广大工农群众的利益,不仅十七大提高了生产和工作一线的代表比例,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也已决定,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来自一线的工人和农民代表人数高于上一届”;“在农民工比较集中的省、直辖市,应有农民工代表”。这表明中国将首次在不断壮大的农民工队伍中产生全国人大代表。我国还修订了《劳动合同法》,重点保障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并要求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在非公有制企业也广泛建立和完善工会组织,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利益。另外,我们在医疗卫生、教育、社会保障等领域进行改革,努力从体制、机制上扩大就业,缩小贫富差距。

责任编辑:陈航舟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