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深层次的社会体制机制问题
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科学的社会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努力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深化制度改革,为了确实保证人民的权益,引导公民依法行使权益、履行义务。六中全会的决定,提出要完善六个方面的制度:一是民主权利保证制度,二是法律制度,三是司法体制机制,四是公共财政制度,五是收入分配制度,六是社会保障制度。这六大制度建设好了,并且真正落到了实处,就能够有效的保证社会公平正义,从而促进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
在这六个制度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财政制度,能够把我们的官员从财政上有效地控制住是至关重要的。我在这儿给同志们举个例子,日本防务学院就相当于我们的国防大学,防务学院的校长到咱们国家来的时候,我在我们那里请他,就咱们日常生活当中,接待高级一点的客人的水平来接待他,他感动得不得了。后来我到日本去,到他那儿去,他难看的不得了,他再三再四的给我解释,说许将军啊,我把我们学校接待中国客人的钱,一分一毫都不剩地全用上来了,来招待你,我就这个水平,我要再动别的一分钱,我就犯法了,我这个校长就当不成了。你看人家那个制度,那完善的程度。
还有,我到美国,去美国国防大学,提前了两个小时,结果人家不接待,你就在外面等着吧,到了时间人家才开始接待。我们国家不行啊,一大帮人提前好长时间就去等着了。制度的规范,特别是财政的规范,能够把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从钱上严格的卡住,这是至关重要的。所以,中央这次提出要健全制度是很值得我们思考的。
公平正义的问题,要从六个方面加以保证,建立六大制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根本,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围绕建设和谐文化,《决定》从四个方面进行了部署:一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是一个新提法;二是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三是坚持正确导向;四是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
这里我特别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什么,包括四条: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三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四是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题和根本。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决不能淡化,更不能忘却这个主题和根本。
3、社会管理不够科学的问题
有社会就必然有管理,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管理的内容、方式、手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就要求我们深入研究社会管理的规律,创新社会管理的体制,提高社会管理的水平。围绕着社会管理问题,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决定,做了七个方面的部署,这七个方面,同志们应该都已经看过了,我就不再一一说了。社会管理是至关重要的,没有社会管理,人们的觉悟再高,社会也很难和谐。
4、社会分配不公的问题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充满活力的社会,也是团结和睦的社会,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最大限度的激发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团结。现在,影响社会活力的因素尽管很多,但是据好多方面的反映,最主要的就是两条:社会分配不公和某些领域存在严重的腐败,这两点极大挫伤了群众的积极性。所以,《决定》中强调,要从世界观的高度来看待这个问题,提出了三个坚持。
一是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强调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都要从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当中汲取智慧、经受检验,要相信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根本立场,没有这个,其他一切都免谈,共产党的世界观最重要就是这一条。
二是坚持发挥生产力作为最活跃、最革命因素的决定作用。坚定不移地通过深化改革,破除各种障碍,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是什么?就是生产力。生产力发展了,生产关系就改变了;生产关系改变了,人的思想观念就改变了。
三是坚持创新精神。把创新精神贯穿到治国理政的各个环节,保护创新热情,鼓励创新实践,宽容创新挫折,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这三个坚持确实做到了,我们就能够有效的激发社会活力,现在我们有些人出毛病、出问题,就是世界观上出了毛病。我过去说过一句话,一个人世界观上出了毛病,就像树从根上烂一样,所以世界观上绝对不能出毛病。现在,好多人就是从世界观上出了毛病,那么多人犯错误,在受到惩罚以后后悔得不得了。要保证不犯错误,我送大家三句话:不三不四的人不交、不明不白的事不做、不干不净的钱不花。这三条做到了,保你不犯错误。
5、某些领域存在的腐败问题
刚才讲的几个方面都涉及这个问题,我就不再单独讲了。
七、从党的执政地位和党在社会生活中的核心领导作用上,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第七个想法,从党的执政地位和在社会生活中的核心领导作用上,来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因素。我们要构建和谐社会,关键的因素是什么?是党。要从什么样的角度和高度来把握这个问题,要从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和我们党在社会生活中的核心领导作用来看这一条,提不到这样一个高度,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当中这个领导作用也就很难发挥。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是为了巩固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如果共产党执政,搞得我们这个社会不和谐,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就会受到影响,要从这个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要巩固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就得按照规律办事,否则执政地位是巩固不了的。
什么叫执政的规律?你可以写厚厚一本书,一本书写不完可以三本。但是在老百姓看来简单得很,就一句话,我们的古人早就告诉我们了:“举事以为人者众助之,举事以自为者众去之。众之所助,虽弱必强;众之所去,虽大必亡。”要我看,执政的规律就是这个,历朝历代一代一代的垮台,垮在哪儿了?都是为个人而不为大家了,老百姓就离你远了,你“举事以自为”,老百姓就离你很远,你尽管很大也终究是要失败的。如果“举事以为人”,老百姓都团结在你的周围,你尽管还很弱小也终究会成功的,这就是规律。如果违背了这一条,别说写了三本,就是写了八本都等于零。所以,构建和谐社会要从我们党执政的角度来考虑,要巩固我们的执政地位,就要跟老百姓搞好关系,就要干群和谐、党群和谐,有了这一条,我们的政权才能巩固。
我今天耽误了同志们不少时间,就我对中央决定的学习,谈谈这样一些想法,不一定对头,供同志们参考!谢谢!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