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经济形势与企业发展(2)

核心提示: 有些人认为“五一”放七天假,消费就能上去,其实决定消费的不是闲暇,而是收入。有人建议把外汇储备分给老百姓,这是笑话,他们连外汇储备的性质都没搞清楚。外汇储备是资产,同时也是负债。把负债分给老百姓行吗?不能说到产业升级,就不要纺织服装业、食品加工业了,大家都去搞IT产品、飞机制造,这是大错特错。传统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更需要产业升级。

第三驾马车——消费,现在看来跑得还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温和下滑。200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1.6%(正常情况下的名义增长率应该在15%以下,13%、14%是正常的),扣除物价上涨因素达到16%,高于正常水平。要消费就一定要有钱,2002年到2008年,中国人的确赚了钱,而且2002年到2006年的5年间高增长、低通胀,收入增长很快,农民工工资翻了一倍。2009年的前两个月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2%,扣除物价因素达到15.8%,只是温和下滑。物价下滑不是个好事,意味着未来一两年内我国通货紧缩的压力还是很大。CPIPPI双双负增长,说明大家没有信心。现在,不仅农业品价格下降,工业品价格也在下降,现在5000块钱就能买个52寸液晶彩电,一年前还要1万块。由于现在失业率上升,不失业的人实际收入在下降,很多人都会紧缩开支,至少对消费保持一个谨慎、观望的态度。所以,我认为国内消费将会持续下滑。很多人判断国内消费将上升,因为国内在扩大消费需求,但我认为可能会事与愿违,国内消费将会下降。我做这些判断,对接下来我分析未来两年中国经济形势是很重要的。因为不管怎么样,消费最终靠收入来决定的,如果收入上不去,消费一定不行。最近,很多企业在裁员、减薪。我做了一个小调查:春季农民工返乡后,是留在家里的多,还是出来打工的多?结果是大部分农民工选择出来打工,还是很多人找到了工作,但工资下降了10%左右。

再看生产方面,生产似乎回稳的迹象比较明显,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一二月都是在显著下滑的,但3月份好像开始回暖。2008年上半年增长16.3%,正常情况应该是12%、13%,导致大规模的库存,不仅是钢铁、煤炭库存,连收废品的都在囤货。去年十一二月下降很明显,增长只有五点几。今年前两个月,工业增长3.8%,是历年最低的,连1998年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时工业增长也达到8.9%由于一二月份工作日比去年少,同比下降5.2%,但3月份似乎有所缓解,3月份的数字没有出来,根据我们的调研来看,3月份很多企业似乎开始恢复增长。有些数据是骗不了人的,如用电量、税收增长、外汇储备等。从用电量来看,用电量还在下降,但降幅收窄。去年11月和12月分别下降9.6%和7.9%,1-2月发电量同比下降3.7%,3月份同比减少0.71%,但3月下旬发电量同比下降幅度较大。总的来说,三月份比一二月份要稍微好一点,问题在于可不可持续。

有些人认为“五一”放七天假,消费就能上来。这在经济学上是解释不通的。决定消费的不是闲暇,而是收入。人们有再多闲暇,但没有收入,照样不会消费。农村人有的是闲暇,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过去10年来,农村人的消费占全部消费的比重在下降,农村的人均消费是城市人均消费的1/3。你说是城市里人忙,还是农村人忙?消费还是要靠收入,如果消费上不来,生产就不行。生产不行的话,就得通货紧缩。2009年前两个月CPI比上年同期下降0.3%。PPI也一样,钢材的价格可能下降到10年前的水平,有色金属也在下降。物价下降对消费者来说是好事,但对生产者不是好事,生产者一看这个产品老降价,没有利润就不生产了。我们都是双重身份,8小时内是职工,8小时外是消费者。如果企业不生产了,裁员、减薪,消费就没有了。我们认为,特别像中国这种发展中国家,物价处于一个持续温和上升通道是最好的。总理说信心比黄金还重要,信心怎么体现?不管是PPI还是CPI,能够持续温和上升,人们就比较有信心。股票也一样,温和上升——慢牛,股民就有信心,要是老涨10%,股民心里也发毛。

未来经济走势判断

对未来经济走势,我轻易不做判断,因为很难说正确。现在,有人说经济学基本上就是伪科学,经济学家就是大仙。我是学理工科出身的,后来才学经济学,我一直说经济学离科学还有相当的距离。 我判断,中国未来经济走势可能是U型,而不太可能是V型。现在经济增长下降可能见底了,如果未来还要下降的话,也离底不远。问题是这个底不太可能是一个尖底,而很可能是一个平底。V字型是尖底,不太可能从谷底一下上升到9%、11%、12%的增长。因此,很可能是一个平底,去年四季度GDP增长6.8%,今年一季度增长6.1%,像小锯齿一样的小波动,但基本上是一个平滑的底。这个平底会维持一段时间,然后再往上走。有的经济学家认为是V型走势,认为经济迅速反弹,下半年增长很快了,也许还会出现通货膨胀。我觉得可能性不是很大,理由有以下几点。

首先,内需可能处于一个持续温和下滑的态势。中央把经济增长的希望寄托在扩大内需上面。如果内需能扩大,我想中国经济就会是一个尖底,然后就V型反弹了。但可能会事与愿违,内需可能会下滑。我所说的下滑不是绝对下滑,而是增速下滑。如果实际国内消费需求增速达到15%,我们可能会回归到正常。如果只有12%、13%,甚至是低于正常,内需就会下滑。我分析了一下过去30年的经济发展,国内消费需求的增长速度能维持15%以上的时期很少。而且我们的消费增速与GDP增速和工业增速相比会滞后一段时间,就是GDP增速下滑从去年年中开始,接着是工业增速下滑,而消费增速下滑会晚几个月,会从今年开始下滑。实际上,从第一季度的数据已经看出消费增速下滑了。如果消费下降,那么经济增长8%的目标就可能完不成。

拉动内需,要靠政策来刺激消费。什么政策能够很快地大规模地刺激消费?目前,我们还没有找不到。现在出台了政策,如家电下乡、汽车下乡这些刺激政策,但农民的消费潜力到底有多大?这是一个问题。消费主要还是在城市,或是农村人到城里打工,在城市里消费。家电下乡能起多少作用?一个彩色电视机有13%的补贴,如果一台2000元市场价的电视机,就有260元补贴,但CPI、PPI在下降,即使没有260块钱的补贴政策,价格本身就在下跌,所以家电下乡对刺激消费起不了多大作用。汽车下乡有意义吗?如果汽车价格也在下跌,而且汽车是一次购买长期使用,集中释放完就没有了。所以,“五一”放长假能不能刺激消费?能!但5月1号到7号消费完了,5月7号到5月30号就不消费了。我们分析数据得出,1999年起实行双休日,并没有促进消费,因为人们在双休日消费了,非双休日就不消费了。从长期来看,消费增长并不乐观,而且消费中的汽车消费是一个很大的未知数。从今年第一季度来看,汽车消费比较旺盛,但主要是小排量汽车,这与我国出台1.6L以下汽车消费税减半有很大关系。这是不是集中释放?如果集中释放完了,消费能不能跟上?更主要的是很多企业产能阶段性过剩。

其次,出口到底能不能止跌回升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现在,服装、食品等产品好像已经起稳了,其他商品能不能也回升?现在看来,想要恢复到过去几年的每年20%以上的出口增长,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这涉及到对欧美经济的判断。我国出口主要对象是欧美,我判断欧美未来经济走势是L型的,现在它们的经济在谷底,未来几年没有希望往上爬,可能是零增长,甚至是连续几年的温和负增长。美国要恢复到过去3%的增长,基本上是一个梦,至少在奥巴马第一个任期没有可能,顶多增幅在0上下波动。如果欧美经济不增长,怎么能指望它们消费呢?怎么能指望它们进口中国的日用品?

我对美国经济挺悲观。有人说奥巴马挺厉害,团队也很强,他会不会成为第二个克林顿啊? 1992年克林顿上台时,美国经济处在一个谷底,然后慢慢好转,连续十几年的高速增长,这是美国的黄金时期。那么奥巴马行不行?这不是个人行不行,而是形势比人强,人再有能力也没有用。为什么我说美国经济增长是L型?因为美国经济有两个问题在短期内无法解决。第一,美国人支付能力的恢复需要很长时间。过去的几年里,美国人把支付能力全部透支了,人均信用卡负债约3000美元。几百万穷人家庭根本没有钱买房子,把这几百万人套牢还不要紧,问题在于很多有“毒”的次贷卖给更多人,把更多人扯下水。不管奥巴马注资几千亿美元,或是清理有毒资产,或是要把老百姓的欠帐撇掉,想要恢复支付能力肯定不是三两年的事。美国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2007年最高达到71%,而中国是36%。美国经济增长靠消费,现在大概占到68%、69%,而美国储蓄率只有1%,我国储蓄率百分之几十。现在美国开始储蓄了,才上升到3%。美国人有的就是信用卡,高负债消费使美国国人支付能力的恢复需要很长时间。第二,新增长点的形成需要很长时间。光有支付能力,没东西可买也不行。美国人什么都不缺,那还买什么?中国人许多都缺,农村人更是什么都缺。90%的城里人家里面有空调,而农村人只有10%有,所以有家电下乡。不管城市还是农村,还有许多人需要买汽车。而美国人新的增长点是什么?在90年代那一轮经济增长中,新的增长点是IT产业。一是技术有突破。互联网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网络产品能够进入家庭,当时戈尔推动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功不可没。二是通过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家家户户都能上互联网,从而促进了IT产品需求的旺盛,像笔记本、家用个人电脑(PC)等就是在那时成为大众产品,然后随着技术成熟,价格在下降,维持了十年的经济增长,而IT产业到2001年基本上就破灭了。之后,格林斯潘为了维持经济增长,避免经济快速下滑,实行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当时利率非常低,通过过度宽松的的货币政策,把两个“市”搞起来了。一是股市,老百姓有财富效应,就是指人们资产越多,消费意愿就越强。于是,股市涨,人们就消费,但股市一跌就没有钱了,像花旗银行的股票从70多美元跌到90美分。虽然美国股市大盘跌得没有中国的多,但很多股票从几十美元跌到几十美分。二是楼市。房地产在涨价,买房的人就敢消费,2002年后美国经济主要靠房地产。现在这两个泡沫都破灭了,新的增长点还没有形成,奥巴马政府把宝压在新能源上,但新能源和当年的IT产业是不一样的。当年的IT技术已经实现突破,而且形成大众消费产品。新能源技术突破并形成大众消费产品,可能还有一段距离。以新能源汽车为例,我去美国考察过,燃料电池汽车还远不成熟,成本非常高。太阳能肯定不能作为汽车能源。现在就只有混合动力汽车发展得还可以,但这不是一个革命性的技术。革命性的技术是电动汽车,但它成为大众消费产品肯定还需要时间,两三年内还很难实现。在这个技术上,中国可能发展得更快。现在中国有些像比亚迪等企业的电动汽车的某些技术还较先进。但电动汽车要像一般汽车一样,充一次电能行驶三四百公里,这还需要很长时间的研发。由于没有支付能力和新的增长点,美国经济要恢复是很难的。

责任编辑:李贤博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