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历史性转变,积极探索环境保护道路(2)

核心提示:关于环境保护有两个不争的观点:一是环境问题是世界问题复合体,二是环境问题没国界。当今世界各国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关系到该国领导人的威信问题。有一个规律,就是在应对经济危机过程中,容易忽视环境保护。最近,我们对40个城市和3个省进行了系统调查,发现有些情况相当严重,一些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又重新被提上日程,甚至已经被淘汰的落后产能、设备和企业又死灰复燃。相当一部分欠发达地区在产业转移过程中承接了东、中部地区的污染产业。

结合我国的实际,要从五个方面认识环境问题:

一是必须把环境保护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行动。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关爱生命。如果经济发展了,物质生活丰富了,人却变成了瘸子、拐子、不健康的人,这将是对现代化的一种讽刺。通过学习实践活动,我们在认识上总结了三句话:要把科学发展观当作政治信仰来追求;要把科学发展观当作科学真理来坚持;要把科学发展观当作行动指南来践行。

二是要把环境问题放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全局中来看。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环境保护的本质特征。经济发展是关系人类生活水平高低的问题,而环境则是事关能否生存的问题。人类和自然生态之间的物质变化的一般规律就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永恒自然机制,人们只有有效地保护自然环境才有可能很好地借助自然界满足自己的需要,才能更大限度地持久地变为现实的生产力,经济才能稳定持续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能以停止发展的方式来保护环境,但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绝不宽容污染。

三是要把环境问题放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中来看。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不同,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不同。从理论上讲,消费分为生存消费、发展消费、享受消费、奢侈消费。从历史上看,在一些落后地区还处在纯自然状态的生活竞争时,城里人就开始吃饭讲营养、穿衣讲时尚。当全国大部分地区基本解决温饱,实现小康后,社会将不断扩大消费领域、优化消费结构、满足人们多样化的物质文化需求,同时对环境质量也将产生极大的需求。哪里的绿化好、哪里的水干净、哪里的空气清新,人们就愿意去那里生活,就不再坚持“让污染呛死比饿死好”的想法了,而是“解决了温饱就需要环保”,“有了小康更需要健康”。现在,人们对环境的需求远远大于可以提供的环境条件,环境问题成为重要的民生问题。

四是要把环境保护放在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中来看。新中国成立初期,人们过分地消耗了环境,但那是不得已而为之。举个例子,我国原有木材蓄积量127亿立方米,建国以后50年砍了约100亿立方米,几乎把所有的森林砍了一遍。现在原始天然林已经不多了,一些所谓天然林,最多也只能算是天然次生林。林业生产为国家的原始积累做了贡献,也付出了一定的环境代价,我们不能苛求前人。一些国家的经验表明,人均GDP在1000-3000美元的阶段,政府就有条件拿钱来治理环境。按照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有的国家在人均GDP达到2700美元左右时,二氧化硫排放量开始下降。从发展阶段上看,我国已经到了治理污染、改善环境的阶段。目前,我国环境问题呈现出阶段性特征。发达国家上百年来出现的污染问题,在我国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集中出现,环境问题变得更为复杂。如果再不重视保护环境,今后治理的成本会更高,付出的代价会更大,环境将更难以恢复,我们就可能犯难以改正的历史性错误。

五是要把环境保护放在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格局中来看。经过30多年的努力,世界环境保护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是,全球环境仍处于持续恶化状态,如果不迅速采取有效措施,人类未来的生存与发展将面临巨大威胁。当前,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重要因素。在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中,发达国家把污染严重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通过进口生产过程中对环境有较大污染的廉价产品,实行低价消费。同时,又通过绿色贸易壁垒,深刻影响国际贸易的发展。在国际环境履约谈判中,一些发达国家既从环境利益出发,推动国家环境履约,又受经济利益驱动,左右谈判走势,使全球环境保护的形势异常复杂。

虽然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一些地方的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但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一是水环境状况堪忧。2008年,全国地表水746个国控断面Ⅰ—Ⅲ类水质比例为47.7%,可以满足饮用水源地的水质要求,但劣Ⅴ类水质比例仍然高达23.1%,基本丧失使用功能;湖泊富营养化仍突出;113个环保重点城市饮用水源地取水量仍有23.6%超过Ⅲ类标准。有近3亿农村人口喝不上符合标准的饮用水。全国近岸海域总体水质为轻度污染,渤海湾、胶洲湾、杭州湾、长江口、闽江口、珠江口重度污染。

二是空气环境污染依然严重。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超过292天的比例为95.6%,可吸入颗粒物是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全国酸雨污染仍然较重,酸雨发生面积约150万平方公里,集中分布于长江以南,四川、云南以东地区;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塘地区灰霾天气严重,区域性环境问题突出。

三是固体废物和噪声污染较为突出。我国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较低。2006年,城市垃圾清运量1.70亿吨,垃圾填埋场二次污染较为普遍,全国47个环保重点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及地下水污染物超标率分别达到71%和89%。对七个垃圾焚烧厂的二恶英进行抽样监测,其中四家超标。二恶英具有强致癌性、生殖毒性、免疫毒性和内分泌毒性。2007年,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17.58亿吨,排放量为1197万吨,综合利用率为62.8%。危险废物年产生量为1079万吨,排放量为736万吨。没有安全处置的工业危险废物产生的废气、渗滤液、淋溶水成为重要污染源,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责任编辑:李贤博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