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谈一下对世界几个主要经济体的展望:
第一,美国经济贸易发展与政策展望。
我们预测,2009年美国经济增长率在0.5%,2010年美国经济将增长3%。
一是消费驱动型经济模式不会改变,“再产业化”也难以改变其贸易失衡格局。
美国试图通过提出“低碳经济”来主导国际经济新规则和把持国际话语权,但低碳、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在技术上尚未实现重大突破,这些新兴产业在国内和国际上都有对立面集团,实施阻力巨大。后危机时代,由于经济全球化的总体趋势没有改变,美国消费驱动经济模式长期不会变,短期储蓄率上升是对危机前过度失衡的调整。由于当今国际分工格局不会有较大变化,美国经济已完全进入高端服务业和知识产业阶段,美国试图“再产业化”的努力难以改变贸易失衡格局。
二是宽松货币政策将继续,但可能会以非利率措施收回流动性。
由于当前美国经济尚处于“失业型”复苏阶段,通胀指标仍处于萎缩区间,美联储在2009年11月的决策会议上仍决定维持基准利率在0到0.25%的历史低位不变。预计美联储在2010年第二季度前仍会把利率维持在较低水平,“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在近期退出的可能性较小。但美联储将会强调控制通胀预期的重要性,并可能采用非利率措施逐渐收回流动性。
三是美元汇率将呈现长期震荡下行趋势。
从中长期来看,美国经济复苏意味着美元汇率中期仍会保持相对强势。但低利率、巨额财政赤字和经常账户赤字等因素预示着美元还将趋于贬值。拥有庞大债务的美国政府也希望通过美元贬值刺激出口,转嫁危机成本,减少经常账户赤字。因此,美元汇率将呈现长期震荡下行趋势。
四是中美经贸合作前景广阔,但贸易摩擦将成为常态。
中美两国经济在各方面具有很强的互补性,经贸合作给双方带来了巨大利益。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增强和出口占全球总份额上升,各国针对中国产品的贸易摩擦事件会越来越多。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就发起了多起针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反补贴等调查,如中美轮胎特保案。因此,中美贸易摩擦是长期存在的、是常态的。不过由于中美经贸关系已经形成一种相互依存、互利共赢的基本格局,故中美经贸合作的前景是十分广阔的。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