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与扩大内需及投资

核心提示:我国出口那么多东西,其生产和运输是要消耗能源、带来污染的,我国很多方面对能源的补贴等于补贴国外市场。目前我国人均投资是发达国家的30%—40%,这表明我们国内投资需求远远没得到满足。如果生产出来的东西都能卖出去,还会有技术进步吗?2009年,美国欧洲制造业也过剩25%—30%,并不只中国过剩,这样一来竞争就更加残酷了。

今天我向大家汇报的是关于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扩大内需及投资问题,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我是做这方面研究的,今天我以一个研究人员的身份谈一些自己的意见,不代表我们投资研究所,更不代表国家发改委,完全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供大家参考。

2010年2月3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在中央党校开班时胡锦涛发表了讲话,特别强调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关系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实际上,党的十七大就已经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从宏观上讲,就是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从产业结构的角度看,十七大报告也提出要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振兴装备制造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等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

下面我着重给大家讲一下科学发展与扩大内需及投资问题。

科学发展与扩大内需

扩大内需是中央特别强调的,它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也是调整经济结构的首要任务。李克强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上指出,要坚持内需为主,内外需结合,在开放型经济条件下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继续稳定和拓展外需,充分发挥国内需求潜力巨大的优势,着力增强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持续拉动作用。要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积极寻求投资与消费的结合点,实现增投资、促发展与扩消费、惠民生一举多得。进一步完善消费政策,培育消费热点,改善消费环境,多策并举促进消费扩大。

扩大内需并不是仅仅要求绝对量的增长。随着GDP每年的增长,投资、消费都在增长,也就是说内需的绝对量在不断增长。那“扩大”的概念是什么?我的理解是扩大内需占GDP的比例,重比例而不是重绝对量。那“内需”的概念是什么?内需在宏观经济学领域内在国民经济核算上等于消费加投资,消费主要指居民消费,投资主要指固定投资。外需是出口减去进口等于净出口,相当于是我们把钱借给别人了,也可以理解为资本输出。为什么说相当于资本输出呢?假设我国生产出来的1万吨钢出口到美国能换来数亿美元,而这么多美元咱们自己不花,拿去买美国国债,如果我们用这数亿美元买了些飞机回来,就能使内需外需达到平衡。

现在中央强调扩大内需,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

按照2008年的数据,我国的外需即资本输出为2万4千亿,大致相当于我国6个不太发达的省1.8亿人一年的产出,相当于我国财政支出中的教育、科学技术、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几项重要支出总和的1.08倍,相当于我国全年固定教育投资的9.6倍。也就是说我们把那么多的钱以外需或者资本输出或者贸易顺差的形式输出了,其实质就是我们自己创造的财富,我们自己舍不得用,而将其中的一部分以国债的形式借给了外国特别是美国。

从宏观上看,生产出来的商品和劳务除了用掉一部分外,剩下的一部分就是储蓄,从上世纪90年代到现在,绝大部分时间里我国储蓄和投资的差额越来越大,换句话说就是资本输出越来越大。其实这跟我国奖出限进的贸易战略密切相关,不管是用汇率政策还是税收政策,确实是想多赚一点美元、多存一点美元。现在我国每年贸易顺差几百亿乃至上千亿美元,其实就相当于我们把钢材、食品、设备、衣服都给了别人,我们拿着换回来的花花绿绿的票子再去买他们的国债。

我国大规模的资本输出很容易造成不太好的影响,我们应该看到中国是全世界的经济明星,发展非常快,但如果考虑到人均就没多少了。世界银行2005年的数据显示,如果按照购买力平价比较的话,我国的人均收入相当于美国的18%、日本的24%、英国的22%。换句话说我国的人均收入只有人家的20%左右,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把钱借给他们,继续保证和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这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

问题还不仅如此,投资在我国宏观经济中是非常重要、非常敏感、关注度非常高的一个课题。我国投资规模大、投资率高、投资增长速度也很快,2009年的投资增长了32%左右。但我国的人均投资状况就不是这样了,世界银行的报告显示,美国人均投资是我国的2.6倍,英国是我国的2倍,而我国就是在这样一个状况下进行人均资本输出的,那么我国的收益是什么?这是必须慎重考虑的问题,如果我国对外投资的收益很高,借出一块钱收回两块钱,那也值啊。实际上我国主要是买美国的国库券,大概8000多亿,收益不是很高;还有一些美国地方政府、大企业的债券,收益可能稍微高一些,同时风险也更高一些,总体来看我们对外投资的收益率只有3%-4%。还要考虑人民币升值的问题,人民币每年升值4%-5%,这么一来,我们的收益就更少了。

我国国内投资的收益率有15%左右,中国经济之所以发展这样快,跟我国国内的投资收益率相对比较高有密切的关系。现在美元贬值趋势稍微明确一点,人民币升值趋势稍微明确一点,国际的热钱就又回来了。我国把钱借出去,他们又把这些钱拿到我们国内来,买楼盘买股票,等着人民币升值,这是一石二鸟的,这对我国来说也是一种成本、一种风险、一种损失。最关键的问题是美元将呈现一个长期贬值的趋势,大家想一想我国2万5千亿美元的外汇每年要是贬值1%的话,咱们损失多少?

长期以来,国内有这样一种观念,认为我国拿着美国那么多国债,可以以此制约美国,如果我国把持有的美国国债给卖了,美元就会贬值,很多人认为这是我国的战略武器。从某种意义上它确实是一个战略武器,如果我国卖了美国的国债,美国的国债价格就会下跌,搞不好美国的经济就会崩溃。但是美国认为中国是一个纸老虎,他们认为中国不会为了惩罚美国而抛售美国国债,因为如果美元不值钱了,没有人要美元了,就会使中国的国际资产大幅度贬值,也就是说如果抛售美国国债,在伤害美国的同时,也会影响我国外汇储备的价值,这是一个双刃剑。而且美国还认为中国别无选择,只能继续购买低收益的美国债券。为什么呢?因为中国的人民币是全世界唯一盯住美元的货币,此外美国是唯一能够相对安全平稳吸收中国这么多外汇的国家,中国要是买日元,波动更大,欧元也不稳定,因此到目前为止美元还是相对安全的。

美元贬值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美元和人民币的汇率问题,也不是简单的美国和中国之间的问题,而是美国如何利用自己目前在国际上的地位去剥夺全世界的问题,全世界都得使用和需要美元,而美元每年贬值1%-2%,大家都无法抛、不能抛,这样以来美国就在一点一点地剥夺全世界,这就是美国的战略思维。

关于美元贬值的问题,中国和美国进行了很多讨论,比如在2010年进行的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中中国提出,中国非常关切中国在美国投资资产的安全,美元不能贬值。美国只给出了采取措施提高个人储蓄率以及使美国维持最可持续的水平这样一点点承诺。

大规模输出资本对我国的宏观经济产生了很多影响,比如流通性过剩与调整通货膨胀货币政策的两难处境就与此有关。美元在国内不能流通,而企业要结汇,央行就得拿出人民币,这样社会上就会增加货币流通,带来了一种潜在的通货膨胀压力。对于这种情况,按照宏观经济学来说,应该提高利率,控制通货膨胀,但有时候我国要提高利率也有点麻烦,因为现在我国的利率水平已经比国外高了,如果再提高利率的话,各种热钱就会更积极地流入进来。

大规模的资本输出又相当于能源的出口。我国出口那么多东西,它们的生产和运输都是要消耗能源、带来污染的,我国很多方面对能源的补贴等于在补贴国外市场,这就是这样的一种外需的比例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早在2006年美国国会就已经提出了所谓的次贷危机,实际上美国早就看到它的房地产泡沫了,但那时美国国会在讨论次贷危机时把很多问题归咎到中国身上了,认为是人民币的问题使美国的贸易赤字不断恶化。美国房地产过度投资造成的经济泡沫跟中国有什么关系呀?美国认为中国把钱借给了他们,美国资产市场的钱就多起来,钱多了利率就会下来,利率下来后房地产跟着也就下来了,这就是他们的理论,如果仅仅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有一定的道理,但实际上却不是这么简单,次贷危机的产生首先是由美国自身挥霍无度造成的,经济结构收支不平衡。对此,温家宝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专访时曾对这些富裕的发达国家进行了批评,中国是急需资金建设、改善民生,结果那些靠举债而过度消费的人却反过来责难借给他们钱的人,这不是颠倒是非吗?

综上所述,现在我们必须反思为什么搞改革开放就一定要扩大外需,必须改变现在这样一种外需的格局,调整我国经济对外需的依赖。中国消费不到GDP的50%,美国消费则占了GDP的90%。现在我国要注意外需和内需的长期平衡问题,从经济核算的意义上说,应该减少外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现在是8%,这在全世界发展大国里是很高的,最好能实现外需零贡献,应该在贸易政策上或者宏观经济政策上明确这样的一个目标。一定要区分长期的政策方向和短期的政策方向。从长期来看,外需要向零率靠近,但从这一两年的情况来看,我国出口市场还是需要稳定和扩大的,因为这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不是想调就能一下子调过来的。有统计数据显示,现在我国每年生产110亿双鞋,国内消费30亿双,还有80亿双就出口全世界了,像这样的产业一下子是调整不了的。

责任编辑:杨婧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