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原点、原著和原理上来

回到原点、原著和原理上来

 

  十七届四中全会对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强调马克思主义是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等重大命题,要求党员、干部重点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央委员和省部级领导干部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著作。这些决定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对于建设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具有深远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本本”不能丢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指导思想。但近些年来,却出现了马克思主义被“口号化”、“标签化”、“边缘化”等问题,一些人缺乏理论兴趣,特别是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兴趣,少数人甚至公开宣称要“超越马克思主义”,要“去马克思主义化”。这些现象之所以出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部分人错误理解毛泽东、邓小平的有关论述,在反对“本本主义”的时候把“本本”也反掉了。

  

  谈到反对“本本主义”、“教条主义”,最常引用的是两段话。一是毛泽东的。1930年他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二是邓小平的。1992年他在南方谈话中指出:“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长篇的东西是少数搞专业的人读的,群众怎么读?要求都读大本子,那是形式主义的,办不到。我的入门老师是《共产党宣言》和《共产主义ABC》……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提倡这个,不要提倡本本。”从这两段文字不难看出,无论是毛泽东还是邓小平都没有反对过读“本本”,他们反对的是死读“本本”,反对死抠字眼而不能把握其精神实质的做法,反对把理论和实际割裂开来的做法。但一些人没有读过毛泽东、邓小平的原话,而是一知半解、断章取义,得出“毛泽东、邓小平反对读马列”或者“毛泽东、邓小平不主张学理论”的结论。特别是当下,一些干部不是精学马列的问题,而是几乎不学马列;“长篇的东西”不仅群众不学了,干部不学了,甚至连“少数搞专业的人”也不学了。

  

  1939年,在与马列学院学员的谈话时,毛泽东指出:“马列主义的书要经常读。”“《共产党宣言》,我看了不下100遍,遇到问题,我就翻阅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有时只阅读一两段,有时全篇都读,每读一次,我都有新的启发。我写《新民主主义论》时,《共产党宣言》就翻阅过多次。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于应用,要应用就要经常读,重点读。”他不仅自己读,而且经常把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推荐给干部读;他不仅荐书,而且在读书方法上进行指导,希望以此在党内造就一大批精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高级干部和理论工作者。据邓小平的家人回忆,在江西下放劳动日子里,邓小平随身携带并阅读了大量的马列著作。正是经常研读原著,毛泽东、邓小平才能抓住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东西,并用以指导实践,开辟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道路。

  

  毛泽东、邓小平对待科学理论的态度告诉我们,读“本本”是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前提,只有把“本本”搞懂了,才能把握“本本”的精髓,才能辨明真假、有效地反对“本本主义”,才能灵活自如地运用“本本”阐发的原理,进而发展“本本”。
 
 

本文关键词: 李晓暐 反腐 制权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杨婧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