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如:从“学习”到“学习型”,一字之变的深意

李君如:从“学习”到“学习型”,一字之变的深意

  

  进入21世纪以来,“学习型社会”、“学习型政党”、“学习型党组织”等概念相继被写进党的重要文献,最近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进一步对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作出了全面的部署。在“学习”后面加一个“型”字,这里有何深意呢?

  

  我们党提出建设学习型政党、学习型党组织,不是简单地强调学习,而是把现代管理学的学习型组织理论,引入到我们党的建设中来了。

  

  传统的管理理论认为,团队的管理者可以凌驾于团队所有成员之上,可以发号施令,团队所有成员要服从团队管理者的指挥。这样的团队,成员是被动的,团队也缺乏活力。如何使团队成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整体呢?学习型组织作为现代管理学的理论,强调可以通过学习把这个团队组织起来。这里面有几个基本要求:一是团队成员要通过终身学习,不断超越自我。二是通过学习之后,所有的成员可以把自己的岗位目标和团队目标融为一体,形成一个共同愿景。三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是平等的,管理者不是发号施令者,而是一个设计师、导师、仆人。这样的团队中,每一个成员都能够创新、发展,整个团队具有生机活力。

  

  现在,我们把这个理论引入到我们党的建设中来,有重大意义。因为它不是一般地强调学习,而是强调要通过学习使每个党员干部提高素质和能力,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而且,还不是一般地强调要提高素质和能力,而是强调要形成一个组织内在的凝聚力,形成一个组织的共同愿景,以应对外部环境各种挑战和考验。可见,“学习”和“学习型”这两个概念是有联系的,但建设学习型政党、学习型党组织,强调的是一种组织的功能、整体协调的功能和内在的生机活力。

  

本文关键词: 苏海南 收入分配 改革 我国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杨婧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