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战争与大国崛起

核心提示:美国外国出生的科学与工程博士20%来自中国大陆,14%来自印度,4%来自中国台湾;清华、北大已成为美国大学博士生来源最多的学校;世界各国普遍把人才移民作为重要发展战略,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也纷纷开放了双重国籍,放松签证,大量提供奖学金吸引外国学生,并设法把他们留下。

很高兴与大家进行关于人才战争和大国崛起的交流。说起人才的重要性,大家都不会质疑。国家主席胡锦涛讲过,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人才话题是世界各国领导人都在强调的,如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曾讲过这样的话,在这个时代,所有的发达国家为了增强竞争力,都必须依赖外来的移民和人才。如果美国都需要吸引外国人才,那么新加坡就更需要这么做。美国前商务部部长古铁雷斯说过,就像公司招聘最优秀的员工,大学录取最优秀的学生,我们国家将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加强竞争,留住最优秀的人才。

不同类型国家的人才竞争情况

现在世界上公认的人才观是,不仅要培养本国人才,还要竞争世界人才,广纳天下人才为我所用。因此,中国不仅要吸引外国人才,还要努力吸引在海外的本国人才回归。为什么要用人才战争这个提法,有这么严重吗?有必要提到这样的高度或者这么重要的位置吗?我认为这并不是在夸大。

今年是二战胜利65周年,在目前这个世界格局下,发生新的世界大战已经不太可能。现在朝鲜都有核武器了,如果打世界性的军事战争,这个世界肯定要被毁灭掉。人才战争是在新形势下战争的转型,这种转型从二战以后就开始了。比如美国的氢弹之父、美国的电子计算机之父都来自于欧洲。盟军在诺曼底登陆以后,美国曾经派了一个特殊的战队(美国动用一个伞兵师、两个装甲师加上整个第六集团军,组建了一支特殊作战部队——“阿尔索斯突击队”)跑到德国去抢他们认为最有价值的资产,当时前苏联也在德国抢他们认为有价值的东西,前苏联忙着搬设备、工厂,而美国抢的是人才,德国研发氢弹、原子弹的科学家都被挖到了美国。当时美国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只是德国的1/3,而今天,美国拥有全世界2/3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现在人们常常谈论到很多“战争”,有货币战争、粮食战争、石油战争等,从根本上讲,还是人才的战争。谁拥有了人才,谁就能真正主宰这个世界的命运,所以人才是个很关键的问题。

据教育部统计,去年我国出去了140万留学生,回国的只有39万。前年中国社科院有个报告,中国流失的顶尖人才数量居世界首位。中国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采取了很多措施,比如四万亿的经济拉动。四万亿经济拉动有个很怪的现象,一方面大学生就业成为很大的难题,另一方面又缺乏很多高端人才。我认为中国投资拉动型的经济在这次金融危机中没有得到很好的转型,还是“铁公基”——铁路、公路、基建在拉动经济,但这些并不能给大学生提供多少岗位。人才密集的行业才能给大学生提供更多岗位,比如管理、金融、保险、传媒、教育、咨询等领域,而这些行业的发展还是非常不充分的。我国第三产业或者服务行业才占GDP的 40%,而发达国家是70%-80%。我们应该利用四万亿推动人才密集领域的发展。“铁公基”发展的是大量低成本的中国制造,或者是蓝领等技术较为低端的职业,当然它对吸收农村富裕劳动力还是很有作用的。

实际上,很重要的是许多领域里缺少创意人才,缺少为第三产业的领军人才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我举个例子,比如1999年底怀抱“科技改变人们生活”梦想的李彦宏回国创办了百度,百度今天能创造五千个就业机会,产业上下游加起来带动了一万个甚至几万个人的就业,这些从业者都是大中专以上的毕业生,像李彦宏这种人才的回流是非常重要的。现在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缺乏人才,这听起来有点自相矛盾,但实际上是很重要的现象。我们现在应该从投资拉动型经济转型到人才型经济,因为现在缺乏的是高端人才、创意人才,这是中华民族在未来三十年能不能成为世界大国、世界强国的关键。

下面我具体讲讲这方面的竞争情况。首先是国际人才竞争的现状。整体而言,全球人才目前基本上是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这就是穷者更穷、富者更富的两极局面形成的根本原因。不过这种恶性循环也是可以打破的,这里包括了很多方面的因素,像经济、待遇、生活环境等。另外还有一些根本性的因素,像制度、政策、创业环境、文化土壤、人才机制等软件基础。现在中国很多地方已经非常漂亮了,我们的硬件可以说是世界一流的,但我们运行的程序和软件怎么样?我们的机制和体制怎么样?这是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而且这里很重要的是:我们的人才是不是到位?是不是充分发挥了作用。

发达国家人才方面的情况怎么样呢?根据联合国秘书长的报告,2005年前世界大约有三十个国家制定了方便高技能人才出入境的政策和计划,其中十七个都是发达国家。从这一点就能看出发达国家对人才的重视程度。发达国家不是说不欢迎移民,只是他们欢迎的是人才移民,在这方面实际上他们比发展中国家还开放边界。比如说1990—2000年这十年间,美国一共接收了415万高等教育的移民人才。同样是这十年,欧盟也吸纳了200多万,而当时欧盟只有15个国家。

所以,说到今天的国际人才竞争,美国是最大的赢家。整个美国大约有1/3的科学家、工程师都来自国外,美国只培养了40%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而全世界70%的诺贝尔奖都在美国工作。美国对人才非常重视,像欧洲、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的很多人才也流失到美国。不过这些国家都有补救措施,比如加拿大每一名人才流到美国,它就会从其他国家引进四个人才作为补充。

新兴国家和地区也是一样的重视人才。像“亚洲四小龙”,也都抓住了产业转型的机会实施国际人才竞争战略。这些国家有个特点,不仅促使本国人才回归,还促使外籍人才到他们国家去。比如新加坡就吸引了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在他们国家工作,2000年的时候新加坡人口还只有300万左右,现在新加坡人口已接近400万。从数量上看,像中国或者印度、巴西等新兴发展中国家,目前是世界上最主要的人才流失国。但由于经济的增长,这些国家的人才状况也会从原来的“流失”转为“回归”。

发展中国家为什么会人才流失呢?国际上也有学者早就做过分析,一般有两个因素,一方面本国教育体制、人才培养体制、国内一些环境把很多人才推出去;另一方面是国外的拉拢,比如提供奖学金,放宽移民签证,放宽绿卡等。加拿大和澳大利亚这些国家原来对留学生移民不是直接鼓励的,而现在你刚到那儿上学就鼓励你移民,并给你提供就业机会,毕业就可以获得实习签证。另外,还有一些国家开始承认双重国籍,比如巴西、印度、墨西哥、越南等。

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是在人才战争中输得最惨的国家,比如安哥拉、塞拉利昂、毛里求斯等。在美国芝加哥,来自塞拉利昂的医生,比整个塞拉利昂全国的医生还多。

有学者计算,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一年得到的人才移民就可以节约8.83亿美元的教育经费,而同一年中发展中国家却会损失32亿美元的教育经费。还有人计算过,发展中国家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这三十年时间里,流失人才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到了700亿到1400亿美元,间接损失则无法计算。这还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的美元,如果换成今天的美元,大家想想看,这个数字将是多么惊人。

责任编辑:杨婧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