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经济形势分析与“十二五”展望(2)

核心提示:科学发展观在“十一五”规划中的体现主要是提出一些指标,解决了一些认识方面的问题,在“十二五”规划中将得到进一步深化和全面落实。今后要逐步实现产业组织网络化、产业系统开放化、产业管理信息化、产业市场一体化,这样可以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中国经济对内是和谐增长,城乡、地区、产业、利益集团关系要和谐;对外是包容性增长,追求双赢、多赢。

当前经济政策分析

总的政策动向年初两会期间讲得很清楚,最新的政策大致有以下几个变化:一是对房地产的调控越来越紧;二是货币信贷的收缩,特别是货币政策由原来的数量调节向价格调节转变,从10月20号开始加快调节,这是很重要的变化。

在利率调控政策下怎样评估今后我国经济的走势?现在有两种看法:一是中国的货币政策进入了加息周期;二是没有加息周期,这次加息只是示范性的、信号性的,主要是对房地产、CPI上涨的压制,要弱化一种预期。我持后一种观点。我认为此次加息主要是管理通胀预期,因为当前我国经济主要是在企稳回升,而且外部环境不好,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还在深化,美国的资本市场很疲软,此外还担心人民币汇率因利率变化而升值,所以中国也是一再地等时间。美国准备发1.7万亿美元的国债,由美联储购买,就是用钞票来购买国债。美国财政部的国债原发给美国老百姓、中国、英国、日本等,现在发给美联储,没有商品对应,纯粹是印票,成本只有几分钱。中国在这样内外两种形势挤压下进行了象征性的加息,总体来讲我是比较赞成的。如何评价利率调节,我有几个想法跟大家探讨一下。

第一,我认为这次加息不会是连续性的,不会一次一次持续加下去,和接下来再次加息的时间间隔会比较长。

2004年加了一次,相隔一年零八个月以后,2006年又加了一次。非典以后我国经济发展明显加速,这种情况下人民银行在2004年加了一次,我当时讲了一句话叫做“点刹”,就是说加息的目的不是为了把速度减到每小时60公里以下,而是因为我们的速度已经到140了,要点刹一下,回到120的均衡快速。2006年之后的再次加息是因为那时CPI上涨,国际商品、服务价格大幅上涨,经济也是持续的快速增长。

我认为这一次加息也会走非连续性的路线,只有在经济各方面发生新的、更大的压力情况下才会改变。这是我的一个基本判断。这意味着政策的导向不应该在当前这种情况下一而再、再而三的加息,因为明年还是要控制外部的风险和国内经济小周期下降等方面的风险。

目前的外部情况制约我们进一步连续性加息。现在的货币战、贸易战是我国改革开放32年来、2001年加入WTO以来从未面临过的全新的外部环境。现在世界各国争相货币贬值,日本憋不住了,开始着手干预,欧洲也在抱怨美国,只有像印度、巴西、以色列、越南、韩国、中国等新兴经济体表现相对还不错,但是也在加息。

第二,我认为在全球出现货币战、贸易战的情况下,各国的货币政策要更加谨慎。

这就出现两种相互交叉的情况:一是欧美等发达国家不断在通过印钞票增长货币,他们关心的是就业,对通胀不是很关心;二是从发展中国家、新兴经济体来讲,他们的经济发展很快,中国连续10%左右的经济增长,澳大利亚也是连续几年增长,巴西的增长也非常好,这些国家的货币政策还是偏紧的,所以说核心国家和外围国家的货币政策是有差异的。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更应该考虑欧美日国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因为他们是我国的主要贸易伙伴。

欧美国家是“紧财政、松货币”,我国是“松财政、紧货币”,不过我国货币政策总的来说也是适度放松的,或者叫稳货币的政策,现在的货币供应量增长依然保持12%以上。欧美日“紧财政、松货币”的政策主要因为他们要减赤字,减少国家债务。最近英国、法国以及其他跃跃欲试的欧洲国家想减军费,而美国不想让他们减军费,希望他们跟着自己对亚洲施加更多的影响,但我估计“十二五”期间欧美减军费是必然趋势,他们也是不得不减,否则根本承受不了。

现在美国必须紧财政,因为美国国债的上限不断提高,现在是11.3万亿美元,美国能支撑下去吗?借新债还旧债,本金那么大,利息那么多,所以只能减少信贷、多印票子,二战以来美国都是这么做的。但今后美国这样做还有多大的空间?我认为美国的处境是越来越困难,因为美元、欧元、人民币三大货币体系的确立使美元的地位发生了一些变化。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进入小周期下降,采购经理人指数是下降的,工业增加值是下降的,GDP也是下降的,这种情况下连续加息可能会加速经济下滑。国内房地产调控政策效果还在逐渐显现,如果加息的话,会使房地产的购买成本提高,这种情况下我认为还是要掌握节奏。此外,中国的国民储蓄超过70万亿,居民储蓄超过45万亿,储蓄大于投资,投资空间是很大的,而连续加息可能促使居民储蓄由活期转定期,如果强化储蓄率的话,对结构转化和经济增长都是有影响的。

今年的货币政策总体来讲就是象征性的资金价格从紧,利率是资金价格。按照原则开支和收入增长,今年我们的赤字会比较低,减税不会很多。所以整体来讲,今年的财政货币政策变化在主动性调控里起了很大的作用。我认为主动性调控应该保持节奏,现在内调和外调相比,外调的压力太大了,很多政策到了一个非常敏感的时期,需要我们多观察,以静制动,等待一些措施显现效果,需要防止政策叠加。当然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是产生了一些问题,主要是部门之间调控行为的独立性产生了一些政策追加,导致宏观调控经常滞后,总是要慢几拍。虽然主动性调控取得了成绩,但与科学的宏观调控相比还有需进一步加强和改善的地方。

责任编辑:杨婧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