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激发经济活力
一切进步都始于开拓创新,一切创新都源于内生动力,而学习是开拓创新的不竭之源。宏观调控、区域经济发展问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国企改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就业、扩大投资、扩大开放、自主创新、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依法行政、文化产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等等,每一个省委中心组学习专题,都关系着吉林发展振兴,都体现了对科学发展理念的新理解,对省情的新认识,对发展思路的新开拓,为吉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带来了不折不扣的执行力。
活力来自放权、再放权、真正放权。始于2005年的“简政放权”开始走向纵深,破除部门狭隘的利益观,强化为纳税人服务、为企业服务、为社会公众服务的理念。各地、各部门结合群众评议反映的突出问题,自查自纠不合时宜的“条条框框”,为企业多设路标,少设路障,多想可行的办法,少说不行的理由。各部门通过“晒权”等办法,把现有行政许可项目和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向社会公布,广泛征求基层群众、企业以及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加强对放权情况的监督检查,真正做到真放权、放实权。如今,长春市41个具有行政审批职能的政府部门已基本实现了部门审批集中办公,审批时限压缩了13。
活力来自“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比学赶超激情。从西部草原到东部山麓,从科研院所到生产一线,吉林大地上的每一寸土地都感受着、实践着改革创新带来的激情与活力。今年7月20日,一份2010年上半年全省各市(州)主要指标增长情况一览表,登在《吉林日报》一版显著位置:既有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全口径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又有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公开晒“成绩单”、晾“排行榜”,增强了又好又快发展的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感,激发了奋发向上的昂扬斗志,在全省上下营造出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活力来自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具能动性的“人”。能否完成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各项任务,关键在党,关键在人。“要围绕科学发展选准干部、配强班子、聚集人才、建设队伍,从干部和人才上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有力保障”,这是发自2010年3月省委中心组学习会上的声音。仅仅5个月后,吉林就在全省集中开展了一次省市县三级联动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工作。1262个厅处科级领导职位,基本涵盖了各个领域、各个层次,省管职位面向全国选拔,市州管职位不低于13面向全省选拔,县(市、区)管职位不低于13面向所在市州选拔,来自省内外的18257人报名参加公选考试,形成了各类优秀人才公开竞争、不断涌现、脱颖而出的生动局面。
活力来自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实效。2010年上半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财政收入、投资、消费等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经济呈现“高位运行、发展协调、质量提升”的良好态势。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就业形势持续好转,节能减排取得阶段性成效,吉林人迎来了经济持续增长、民生不断改善、社会更加和谐的大好时期。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