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社会> 正文

蔡昉:“十二五”时期改善民生的思路(3)

 

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对改善民生的作用

如何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是此次五中全会公报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最近几年大家讨论的也比较多,大家一致认为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劳动份额的比重是下降的。十七大提出了提高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占初次分配的比重。这次五中全会重申了这两个提高,而且提出一个原则,就是“十二五”期间居民收入的增长要和经济发展保持同步,劳动报酬的增长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要保持同步。我对于“同步”的理解是“不低于”,第一个同步在某种程度上是表明了个人和国家的关系,第二个同步是表达了职工和企业的关系。

目前我们遇到了一个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的最好时机,这就是我们即将到刘易斯拐点。在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条件下,企业根本不愁雇工人,想雇10个有100个人来面试,那么工资水平将是长期不变的。现在我国新增劳动年龄人口每年以16%的速度在减少,也就是说再过几年劳动力就不增长了,要保持经济增长速度,还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这时候就需要上涨工资了。其实2003年以后我国农民工的工资是显著提高的,基本上每年都是接近两位数的增长。刘易斯认为二元经济的发展阶段上有一个点,在这个点之前企业要多少工人来多少工人,不用涨工资,到这个点之后劳动力不是没了,而是想雇劳动力就要跟其他企业竞争,需要给劳动力涨工资,这个点就叫做刘易斯拐点。

还有一个转折点叫库兹聂兹转折点。很多人知道库兹聂兹曲线,以人均财富增长为横坐标,以人均财富分配为纵坐标,二者关系遵循倒U型曲线规律。在经济发展的早期,收入差距不可避免的会越来越大,但到了某一个点以后,收入差距就会逐渐缩小。这个点可能是政府有钱后逐步改善收入分配状况,也可能是社会矛盾不能容忍了,老百姓起来造反等。

把这两个转折点结合起来看,刘易斯转折点意味着最普通的劳动者开始享受到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短缺的反应,即工资在上涨,很显然这个点意味着收入差距缩小的一个点。库兹聂兹曲线和刘易斯转折点理论上是一致的,但现实上不一定是一致的。日本、韩国、拉美当年都出现了刘易斯转折点,但拉美没有改善它的收入分配状况,没有摆脱中等收入陷阱,而韩国、日本实现了这个转变。

因此十七大报告中说,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这次五中全会公报重申了这一点。温家宝总理最近也在很多次讲话里提到,企业发展了才有能力改善职工的收入状况,才可能扩大就业,所以不能把企业搞垮了。与此同时,经济发展成果归根结底也要让人民共享,必须提高工人工资,否则经济发展的目的就没有体现出来。

责任编辑:刘晓楠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