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社会> 正文

蔡昉:“十二五”时期改善民生的思路(4)

 

怎么保持劳动报酬和劳动生产率同步提高呢?国际上比较通行的做法是两个。一是国家通过立法来保证劳动者的权益,保持劳动者工资的稳定增长。比如2008年我国出台了三个和劳动相关的法律:《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力市场不像商品市场,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都是有买主有卖主,大家讨价还价,但价格最终由供求关系决定,而劳动力市场的不同就在于劳动力的载体是人。一个企业买来砖头是建宫殿还是修厕所,那些砖头并不在乎,但一个企业买来劳动力让他建宫殿还是修厕所,这些劳动力是在乎的。二是政府、工会代表、商会代表三方就劳动条件、社会保障标准、工资水平等进行集体谈判。因此,在这次中央的建议中非常明确地说,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建立企业和职工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机制,这是在初次分配问题上提出的一个新观点。

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初次分配也要注重公平,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命题。现在收入分配中的很多问题其实来自初次收入分配,资本的所有者是企业家,资本报酬和劳动报酬的不均衡是初次分配的问题。生产要素的占有、市场的占有不完全是通过公平竞争的方式获得,这也是初次分配的问题。垄断行业、高管的高工资问题其实也是初次分配的问题,既要在再分配中调节也要在初次分配中改革解决这些问题。还有国有企业利润如何分配才有利于形成一种全民共享的格局,都是在初次分配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再分配更加要注重公平,政府在再分配领域应该发挥特别的重要作用,比如完善个人所得税,改革消费税、财产税,推进房地产税,研究开征遗产税、赠与税,这些都是有利于再分配的措施。政府更重要的一个再分配职能是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比如提高基本社会保险水平、缩小社会成员人均收入差距等。

人们还说到第三次分配,就是所谓的社会慈善事业,之所以中国的社会慈善事业不够发展,并不是因为我们的社会不发达,而是这个事业本身不够发达,这和遗产税、赠与税制度是相关的,也和参与慈善事业能够享受什么样的税收减免政策是相关的。

调整收入分配和转变发展方式是互相促进的。一方面改善收入分配意味着中等收入群体的增长,他们会大幅度增加消费支出,这就能促进经济发展方式从过分依赖外需和投资转向依赖消费需求。另一方面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也有利于调整收入分配结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三个内容,一是拉动需求的因素转向消费需求,二是从过分依赖二产转向二三产均衡发展,其实就是显著提高三产的比重,三是从依赖投入转向依赖技术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加快服务业的发展实际上是有利于改善收入分配的,不同产业的劳动报酬所占的比重是不一样的,劳动占比最高的产业是农业,其次是建筑业,然后是三产和服务业。在过去这些年里,一个基本变化就是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显著下降,去年已经降到10.3%,在“十二五”时期农业将降到10%以下。农业的劳动占比是高的,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又是下降的,这是导致目前劳动报酬在国民经济收入中所占比重下降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因此在“十二五”时期,把二产为主的产业结构转为三产为主的产业结构也可以提高劳动占比,产业结构调整对收入分配的改善和贡献是比较明显的。

责任编辑:刘晓楠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