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周边安全形势新动向(3)

摘要: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我们对全球战略看法的一些变化,主要来自于美国的变化;美国对中国在战略上是防范型,并没有把中国军队当作现实作战对象,但在战术上是进攻型。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日本会对我国越来越有礼貌,但中日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根本解决。

马来西亚的动作也比较引人注目。2009年1月27日,法国向马来西亚交付了第一艘“鲉鱼”级潜艇,并计划于2009年底交付第二艘。马来西亚从德国购买了4艘排水量为1650吨的护卫舰,负责在南海海域执行巡逻任务。另外,马来西亚于2009年底前从俄罗斯接收最后一批苏-30MKM战机,之前已经购买了12架,全部装备了最新式雷达,使得该战机具备南海局部海域的空战优势。

这些国家纷纷斥巨资购买装备,就是为了维护他们已经拥有的海洋权益,这些国家不仅在外交上跟我国存在争端,军事上也具有一定的作战能力。近年来美国在南海活动频频,美国海军无暇号利用音波探测器来侦测及追踪我国海军舰船、潜艇等目标,这种做法也给其他国家一个信号:美国来了,有我在这里监督和执法,你们小国不要害怕,可以放开手干自己想干的事儿啦。

2010年7月23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越南河内举行的东盟地区论坛上公开宣称:“南海问题是美国要优先解决的外交事务,南海航行自由事关美国国家利益,美国主张建立南海问题的多边机制。”大家知道,从2009年1月份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到2009年9月份,中美关系基本上是比较平稳的,高开高走,而2009年10月份美国对中国打出了经济制裁、对台军售、会见达赖喇嘛、谷歌事件、人民币汇率等一系列组合拳。希拉里的这番话体现了美国对华政策、对亚洲政策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就是除了直接打拳,还调动其他国家各个方面的因素对中国进行骚扰,让中国应接不暇。

我国外交部部长杨洁篪在会上提出了“七问”:第一,南海的形势到底是和平、稳定的,还是紧张的?第二,南海问题是中国同东盟之间的问题吗?第三,本地区国家在南海问题上的共识是什么?第四,《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作用是什么?第五,南海地区国际航行自由和安全出问题了吗?第六,在南海问题上谈“胁迫”用意何在?第七,将这个问题国际化、多边化会有什么后果?这七问实际上揭露了美国丑陋的目的。南海本来无事,是美国把水搅浑了,而南海的问题不是中国和整个东盟的问题,只是中国和其中几个国家的问题。

美国太平洋总部司令维拉德海军上将讲:美国太平洋司令部一直以来就有一个使命,那就是保障本区域的安全,安全是指美国以及美国的盟友和伙伴的利益。美国海军已在本区域水域航行150年,看管着南中国海、东中国海,还有马六甲海峡和新加坡海峡等往来频繁的海上通道,这些都是非常具有战略意义的国际水域。这很清晰地暴露出美国在南海地区的战略意图,而且前不久我见到一些美国学者,他们说美国绝不会在南海退缩。

第二,日本、印度动作频频。

责任编辑:陈航舟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