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扣中国渔民的背后动机是“主权”,除了印尼之外,菲律宾、马来西亚、越南等东南亚国家都成立了专门的海洋维权机构,甚至直接动用军队控制周边海域。他们对中国渔民抓了又放,放了又抓,实际体现了对这片海域的控制权和司法管辖权,也是他们一种所谓的主权宣示手段,这是他们侵占中国南海权益的一张王牌。近年来,南海周边国家不仅实际控制了南海,而且还实行法理吞并,包括向联合国提交划界线,注重国内法的建设,在实际控制的背景下,他们手上的筹码越来越多了。
2009年以后,南海争端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南海周边诸国纷纷增强军备。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家纷纷向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提交南海划界方案,各国对南海岛礁海域的争端逐渐明晰和公开化,国际法斗争与军事准备斗争“双管齐下”的特点日益突出。
2009年,南海周边国家包括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一改全面撒网的战略,开始将军购重点瞄向高性能的常规潜艇、远程战斗机、先进水面舰艇等重型装备,用于维护各自国家的海洋权益。2009年1月,俄罗斯国防产品出口公司与越南国防部签署了出售12架苏-30MK2战机,总额达5亿美元。凭借南海油气田带来的滚滚财富,越南的军力建设再次进入高潮。与此同时,越南在南海的军事战略及战场建设也在悄悄进行着调整。俄罗斯“海军造船厂”2009年4月24日宣布,将为越南建造6艘价值18亿美元的“基洛”级柴电潜艇。
为什么越南这样一个不太富裕的国家,一年就能拿出23亿美元用于军事装备呢?我们再看另外一组数字,2008年越南在南海石油的收入是70亿美元,占其当年外汇收入的40%。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